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EPAH)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实验小鼠血清中的SOD、CAT、MDA、GSH的活性,同时检测肝、脑中脂褐素(Lf)的量以及胸腺系数和脾系数等多项指标,研究了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抗衰老活性,并通过耐力实验研究了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对小鼠增强耐力的作用.结果显示EPAH能明显降低老龄小鼠肝、脑脂褐素的含量,降低老龄小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增强老龄小鼠血浆中SOD、GSH、CAT的生物学活性,同时增强抗应激能力,提示EPAH有提高小鼠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利用杉木的F1代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春发  施季森 《遗传学报》2004,31(10):1149-1156
对于杉木11分离的分子标记位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策略.通过二点连锁分析,任意两个位点的连锁相和重组率可以得到推断和估计.对于一个连锁群中的最优排序,采用隐马尔可夫链模型的方法进行多位点的连锁分析.该作图方法比通常林木上所用的"拟测交"作图方法更有效.采用该作图策略,利用句容0号无性系(♀)×柔叶杉(♂)的F1代群体的AFLP分子标记数据重建了句容0号无性系和柔叶杉的遗传连锁图谱.在句容0号无性系的连锁图谱中,有101个标记分布在11个连锁群上,图谱的总长度为2 282.6 cM,平均图距为22.6 cM,单个连锁群上最多含有17个标记,最少含有5个标记;在柔叶杉的连锁图谱中,有94个标记分布在11个连锁群上,图谱的总长度为2 565.8 cM,平均图距为27.3 cM,单个连锁群上最多含有16个标记,最少含有4个标记.构建的句容0号无性系和柔叶杉的遗传连锁图谱比原有的图谱分别增加了26个标记和28个标记,双亲的图谱共增加了54个AFLP标记,使图谱上的分子标记总数达到195个,双亲遗传图谱的跨度均超过了2 000 cM,基本上达到了杉木基因组的长度,图谱的覆盖率接近于100%.利用新的作图方法可以较大提高分子标记在图谱上的分辨率,得到可认为是覆盖了整个基因组的遗传连锁框架图.  相似文献   
73.
隐半马氏模型在3′剪接位点识别中的应用(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的基因识别软件比先前的软件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外显子水平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然不十分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已有软件对于剪接位点,翻译起始等生物信号位点的识别还不够有效.如果能够分别提高这些生物信号位点的识别效果,就能够提高整体的基因识别效率.隐半马氏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3′剪接位点(acceptor)的结构.据此开发的一套对acceptor进行识别的算法在Burset/Guigo的数据集上经过检验,获得了比已有算法更好的识别率.该模型的成功还使得我们对剪接点上游的分支位点和嘧啶富含区的概貌有了一定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于acceptor的结构和剪接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74.
在进行啮齿动物数量调查时,于2 0 0 3年9月在东灵山地区小龙门林场( 1 1 5°0 6′N ,40°0 0′E)采到1只松鼠科啮齿动物,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马勇先生鉴定,为隐纹花松鼠(Tamiopsswinhoei) ,隶属于松鼠科(Sciuridae)花松鼠属(Tamiops)。采集生境为人工油松林,海拔约为1 2 2 0  相似文献   
75.
改进筛选新生隐球菌Cap59荚膜缺陷株ura5突变株的方法。采用硫酸二乙酯化学诱导新生隐球菌Cap59荚膜缺陷株 ,利用 5 氟乳清酸 (5 FOA)反筛选法筛选ura5尿嘧啶合成基因突变株。用新方法筛选到 2株Cap59荚膜缺陷株ura5突变株。建立了一种筛选新生隐球菌荚膜缺陷株ura5突变株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76.
云南省榕小蜂和榕树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榕小蜂是榕树(Ficus spp.)唯一的传粉昆虫,榕树隐头果又是榕小蜂唯一的寄主:榕树必须依靠榕小蜂传粉才能获得有性繁殖;而榕小蜂又必须依靠榕树隐头果内的瘿花作为食物和栖息场所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因此两者间有着不可互缺的互惠共生关系,二者缺一就面临着两类物种同时消亡和群落的灭绝。云南是中国榕树和榕小蜂种类最丰富的省份。本文报道了在云南采集到的榕小蜂类群,隶属12属50种。云南的榕树和榕小蜂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河谷和海拔1600m以下区域:随着海拔的升高,两类物种数量随之减少,到了海拔3700m以上地区,除了人工种植外,已无自然分布的榕树种群。榕小蜂的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都是在滇南地区热带雨林内最高,滇西北的高山峡谷区最低。  相似文献   
77.
目的几种染色方法显示星形隐球菌和曲菌的比较。方法Grocott-Gomori六胺银改良法,Gomori氏嗜银法和PAS结果G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改良法显示上述两种真菌效果最好,该法对真菌的显示颜色鲜艳,图像清晰,真菌的孢子和菌丝被染成深黑色,易与其它成份相区别;Gomori氏嗜银法对大量含有菌丝的组织有一定的染色效果,PAS法也能将上述两种真菌显示出来,但所着染成份较多,较难区别。结论G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改良法是染真菌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8.
植物蓝光调节的反应主要有向光性、抑制幼茎伸长、叶绿体迁移、刺激气孔张开和调节基因表达等。蓝光反应的有效波长是蓝光和近紫外光(320—400am),故蓝光受体也叫蓝光/近紫外光受体。植物蓝光受体研究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以拟南芥为例,已得到确认的受体至少有隐花色素(CRY1、2)和向光蛋白(phototropin)两大类。转基因拟南芥对蓝光、紫外光和绿光敏感,并发现CRY1是一个可溶性蛋白。CRY2编码一个核蛋白,蓝光在转录水平对该蛋白进行调节,它的作用是增加拟南芥对蓝光的敏感性。CRY1和CRY2共同介导了拟南芥植物的向光性。隐花色素的蛋白与辅基之间以非共价键连接,可以吸收蓝光和近紫外光。CRY1和CRY2蛋白之间,尤其是N端相似性很高。向光蛋白目前只发现PHOT1和PHO12两种,向光蛋白作为丝/苏氨酸激酶蓝光受体含有两个光氧化结构域(LOV)并参与了植物向光性叶绿体运动、气孔开放等。  相似文献   
79.
张龙现  宁长申  蒋金书 《动物学研究》2001,22(6):511-515,T001
取 2日龄海兰雏鸡 5 0只 ,分为 5组 ,分别接种 0、 0 8× 10 6、 1 6× 10 6、 3 2× 10 6、 6 4× 10 6个鸭源贝氏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baileyi)卵囊。接种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剖杀雏鸡 ,取法氏囊、气管和喉头。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贝氏隐孢子虫主要寄生在鸡的喉头、法氏囊、气管。裂殖体有 2种类型 :Ⅰ型裂殖体含 8个裂殖子 ,Ⅱ型裂殖体含 4个裂殖子。子孢子或裂殖子在钻入过程中 ,虫体逐渐由香蕉形过渡到鼓槌形 ,最后形成球形的滋养体。带虫空泡分为有球形残体的带虫空泡和无球形残体的带虫空泡。观察到小配子的释放和虫体寄生于杯状细胞的现象。贝氏隐孢子虫寄生于气管引起纤毛倒伏、排列紊乱、纤毛融合、脱落 ;致使法氏囊上皮肿胀 ,法氏囊粘膜表面形成皱褶 ,微绒毛脱落、融合、排列紊乱 ,粘液性分泌物增多 ,炎性细胞渗出  相似文献   
80.
三种拮抗酵母菌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苹果果实上分离获得的50余种酵母菌中筛选出了能够有效地抑制苹果青霉病(Peniclium expansum Link)的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Lindner.)Diddens and Lodder)。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和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Fresen.)F.C.Harrison)。其中,抑病效果最好的T.pullulans是一种用于采后果实生物防治的新型拮抗菌,研究了这三种拮抗菌不同浓度处理和外加营养物质以及与钙配合使用对苹果青霉病的抑病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浓度越高,抑病作用越强;外源营养物质的加入削弱了酵母菌的拮抗效果;在C.laurentii的细胞悬浮液中加入0.18mol/L的CaCl2能显著提高其抑病能力。但增加CaCl2对T.pullulans和R.glutinis的抑病效果却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