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脏手术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住院拟行肾脏手术的患者69例,分为后腹腔镜肾脏手术组(39例)与开放性肾脏手术组(3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术后72h术后120 h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腹腔镜肾脏手术组、开放性肾脏手术组两组ACTH和CO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107.286,P=0.000;F_(分组)=9.092,P=0.004);各个时间点的ACTH和COR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221.454,P=0.000;F_(时间)=94.257,P=0.000),术后1 h两组的ACTH和COR均明显增高,术后24 h、术后72 h及术后120 h两组的ACTH和COR均明显降低,后腹腔镜肾脏手术组术后72 h ACTH和COR降至术前水平,开放性肾脏手术组术后120 h ACTH和COR降至术前水平;后腹腔镜肾脏手术组不同时间点ACTH和COR的变化幅度小于开放性肾脏手术组(F_(交互)=36.446,P=0.000;F_(交互)=7.271,P=0.000)。CRP比较,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41.526,P=0.000);各个时间点的CR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405.201,P=0.000),术后1 h、术后24 h、术后72 h CRP持续升高,术后120 h CRP明显降低;后腹腔镜肾脏手术组不同时间点COR升高幅度小于开放性肾脏手术组(F_(交互)=14.111,P=0.000)。结论:后腹腔镜肾脏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程度小于开放性肾脏手术,能较大程度地维护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稳定,更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82.
糖尿病足内科治疗的治疗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目前许多学者也对糖尿病足内科治疗做出了很多年的研究,但是该病情往往出现病情的周期长、病情的控制较为困难等情况。现在对于现在关于糖尿病足内科治疗与护理工作进行一个相关的总结。  相似文献   
83.
生理情况下,心脏和肾脏在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激素等调节中相互作用,对于循环系统的稳态维持起重要作用。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情况下,心脏和肾脏之间存在明显的调节紊乱。首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住院治疗的研究结果证明其有一定程度的肾脏失调。其次,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脏交感神经系统也起到重要作用:肾脏交感纤维活性增强可导致肾素的释放、钠水潴留、肾血流的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室重塑、左心功能失调等。众所周知,肾脏交感神经切除术可以减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但是由于有创的手术方式限制了其应用。过去两年间,随着新的导管消融肾脏去神经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其有望成为治疗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的手段。在此,本文综述了心力衰竭时肾脏交感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发病机理,对目前进行的经导管肾脏去神经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及临床试验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提示我们经导管肾脏去神经化有望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4.
内科是临床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教学是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步骤,是医学生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桥梁。传统临床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质量较低。上世纪60、70年代问题导向(PBL)的教学方法被提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将PBL教学方法应用于内科临床教学工作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帮助医学生建立完整的内科诊疗过程思维,进而达到临床内科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5.
本文观察了棕熊肾脏的大体解剖和光、电镜下的组织结构。棕熊的肾脏为分叶肾,每个肾叶为多面锥体形。光镜下H—E染色切片标本可见肾实质有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可见清晰的皮质迷路和髓放线结构。肾小体可分出血管极和尿极。血管球由毛细血管缠绕形成,外包有肾小囊。近曲小管管腔面可见刷状缘。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到摅过屏障由有孔内皮、基膜及足细胞的次级突起构成。电镜下还可看到近曲小管游离面紧密排列的微绒毛和基底面的质膜内褶结构。  相似文献   
86.
87.
本工作观察了电刺激麻醉兔的乳头体核上区及内侧视前区对血浆肾素活性(Plasmarenin activity,PRA)的影响。电刺激乳头体核上区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变快变浅、PRA增加120%,双侧去肾神经后或静脉注射心得安后,同样的刺激使PRA增加的现象基本消失。电刺激内侧视前区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加深、PRA降低30.7%,双侧去肾神经后,电刺激内侧视前区使PRA降低的作用明显减弱。上述两组实验表明,电刺激兔下丘脑乳头体核上区及内侧视前区可分别增加或减少肾素释放。  相似文献   
88.
苏小姐是一位年轻的女白领,近一段时间出现双腿浮肿、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疑问,她来到医院,医生的结论是药物性肾病。这让苏小姐大吃一惊,她仔细回想近1年来的吃药情况,经常服用的就是各种中西减肥药了,难道是这些药物在作怪?没错,就是减肥药,苏小姐因为滥用减肥药,患上了药物性肾损害。类似这样用药不当引起肾病的例子举不胜数,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也许你的身体也正遭受到用药不当的损害,敢问你自己知道吗?  相似文献   
89.
铁死亡(ferroptosis)是2012年新发现的一种非凋亡的细胞死亡形式,其实质是依赖铁离子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脂质氢过氧化物蓄积导致的线粒体形态改变和细胞膜磷脂过氧化损伤。铁死亡与许多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密切相关。然而铁死亡参与肾脏疾病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认识。针对铁死亡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在肾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阿霉素与白蛋白致小鼠肾损害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取BALB/c雄性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组)、肾损害模型组(ADR+BSA组)、阿奇霉素治疗组(Azm组)及醋酸泼尼松阳性对照组(Pdn组);ADR+BSA、AZM及Pdn三组每周5 d尾静脉注射9.8 mg·kg-1阿霉素,腹腔注射10 mg·kg-1血清白蛋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持续4周造模;之后,AZM组每天给予62.5 mg·kg-1阿奇霉素灌胃,Pdn组每天给予12.5 mg·kg-1醋酸泼尼松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6周后,收集并记录24 h尿量,检测尿蛋白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取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因子。结果:与Ctrl组相比,ADR+BSA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升高(P<0.05),Ccr显著降低(P<0.05);经过阿奇霉素治疗后的小鼠,24 h蛋白定量相比于ADR+BSA组显著降低(P<0.05),Ccr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奇霉素对阿霉素与白蛋白致小鼠的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