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61.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1,51(10):1427-1428
裘维蕃,英文名Wei Fan Chiu,1912年5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城,2000年9月18日卒于北京。裘维蕃出生在一个旧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裘昌年(1869-1931)熟读诗书,是无锡著名书法家;母亲出身农家,但知书识礼。裘维蕃5岁发蒙,开始接受四书五经的教育,7岁入小  相似文献   
16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血凝素(HA)之外的其他蛋白在影响A型流感病毒的致病力甚至宿主特异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神经氨酸酶(NA)、碱性聚合酶2(PB2)及非结构蛋白1(NS1)的相关进展作了综述,以期进一步阐明流感病毒的致病分子基础,并藉此探讨可能的宿主范围限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3.
在室内饲养的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种群中,发现有大量甲虫被病原菌感染致死.对死虫体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依据ITS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病原真菌为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经室内致病力测定,接种浓度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64.
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雨水的养分淋溶作用   总被引:41,自引:8,他引:41  
马雪华 《生态学报》1989,9(1):15-20
本试验地是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主要对降雨和径流水中所含各种养分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降雨的养分含量与降雨量存在着半对数函数关系。降雨输入林地的养分量显著地大于径流输出的养分量。林内雨和树干茎流淋溶的养分量占养分还原总量的48—53%。林内雨和树干淋溶的K、Mg、N养分物质量超过凋落物归还养分量。  相似文献   
165.
【目的】从粤、闽、贵3地烟草青枯病株中分离青枯病菌,测定其致病力并探讨判断致病力的方法。【方法】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简称TTC)培养基和蛋白质电泳相结合对青枯病菌致病力进行测定,并分析菌株生化型。【结果】已分离出烟草青枯病菌59株,依据致病力进行划分,无致病力菌株5株,有致病力菌株54株。不同致病力菌株蛋白电泳特定条带存在差异。粤、闽、贵3地烟草青枯病菌有致病力菌株均占主导地位,广东有致病力菌株比例略大,福建次之,贵州最小。按生化型划分,59株青枯病菌中1株属于生化型Ⅳ外,其他58株属于生化型Ⅲ或其亚型生化型Ⅲ-1。【结论】烟草青枯病菌致病力存在差异,SDS-PAGE蛋白指纹中的特定条带可作为判定青枯病菌有无致病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公立医院文化力缺失的原因及其重要性的分析,提出公立医院提升文化力的路径。以文化力的提升形成医院的文化合力,并籍此来化解医患矛盾,创造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医院文化形象,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7.
任昱  卢琦  吴波  李永华  辛智鸣  姚斌 《生态学报》2014,34(21):6101-6106
以荒漠生态系统典型植物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人工模拟增雨处理下的白刺叶片气孔密度及形态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荒漠植物固有特征决定了白刺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上表皮,上表皮、下表皮气孔密度对增雨响应差异不显著(P0.05)。增雨处理上表皮、下表皮气孔密度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相同增雨季节,50%处理下叶片气孔密度高于100%处理;不同增雨季节,气孔密度对生长季后期增雨响应更明显。白刺叶表皮气孔分布遵循"一细胞间隔(one cell spacing rule)"法则。增雨后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长度、宽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气孔形态特征对100%处理的响应较50%处理更为明显,且生长季后期增雨对叶片气孔形态特征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8.
利用Morris筛选法,分析了3场不同雨强降雨条件下,城市降雨径流模型SWMM的水文水力模块和水质模块的参数灵敏度。结果表明:对SWMM模型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最敏感的参数依次是不透水面洼蓄量(destore-imperv)、管道曼宁系数(conduit roughness)和汇流区宽度(width-K),最大灵敏度分别为-0.329、-0.144、0.133和-0.294、0.171和0.143;对污染物总量敏感性较高的是路面和屋面的最大积累量(max buildup)、冲刷系数(coefficient)和冲刷指数(exponent)参数。雨强对于SWMM模型水文水力参数中的下渗参数的敏感性有较大影响,而对水质参数的敏感性影响较小;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对参数敏感性也有较大的影响。水质参数总体的稳定性要高于水文水力参数。  相似文献   
169.
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泥沙粒度的剖面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6年6月,按照泥沙旋回分层连续取样,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1954年修建的淤地坝泥沙粒径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坝地泥沙旋回至少28个,旋回层的厚度范围在2~60 cm;沉积剖面土壤粒径以粉砂(0.05~0.002 mm)为主,占60%以上,其粒径集中分布于0.01~0.05 mm,粗泥沙(粒径>0.05 mm)含量约占23.09%;随淤积深度的增加,泥沙各粒径范围的变异程度增加,2 m土壤深处可作为研究区淤地坝粒径变异突变点的标识,粒径变异是河道比降和水沙动力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淤地坝泥沙沉积剖面存在72 cm厚的累积耕作层,累积耕作层的明确对于淤地坝泥沙侵蚀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0.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我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已对田间常用的化学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性。为寻找有效的小菜蛾生物防治措施,本实验研究了一株分离自家白蚁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 (SCAU-PFCF01)对小菜蛾2~4龄幼虫的致病力。实验采用浸液法,供试浓度为1×103、1×104、1×105、1×106和1×107个孢子/mL。结果表明:随玫烟色拟青霉孢子浓度的升高,小菜蛾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浓度为1×107 /mL时,小菜蛾2、3和4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6%、85%和80%。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致病力与供试龄期有关,其感病的敏感顺序为2龄、3龄和4龄。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 model,TDM)对各龄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2龄幼虫接种后第7天、3龄幼虫接种后第5天、4龄幼虫接种后第4天的LC50估计值分别为1.17×104、1.44×104和5.21×104 /mL,LC90估计值分别为1.98×106、3.82×107和1.29×108 /mL。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时间与浓度相关,供试各龄幼虫的LT50值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递减,在1×105~1×107 /mL的范围内,2龄幼虫的LT50值从3.16天降低到1.72天,3龄幼虫的LT50从3.21天降低到1.83天,4龄幼虫的LT50从3.69天降低到2.04天。即2龄幼虫致死所需的时间最短,其次为3龄幼虫,4龄幼虫致死所需的时间最长。结果显示了该株玫烟色拟青霉在小菜蛾的生物防治中具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