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PCR扩增含有apoA-Ⅰ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的启动子片断(376 bp),克隆入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的pGL3B-neo载体中,构成受apoA-Ⅰ启动子调控的重组报告基因质粒pGL3B-neo::apo,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通过细胞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活性的细胞株SAPOA-Ⅰ。经apoA-Ⅰ转录调控因子PPARα激动剂的鉴定和细胞接种密度、溶剂使用浓度等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靶向apoA-Ⅰ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报告基因筛选体系。应用该体系对400多种降脂中药提取物进行筛选,泽泻、罗布麻叶、山楂等提取物显示出较好的上调活性,与文献报道采用动物模型研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2.
为建立香苓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分光光度法于490砌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实验显示多糖的线性范围为2—10μg,/mL,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81%(n=5),RSD=1.95%,样品中多糖的质量分数为89.22%,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妇宁康泡腾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在家兔体内48 h血药浓度,采用3P8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8.956 h,Tmax=8.27 h,Cmax=0.4544μg/ml,AUC=37.161。结论该制剂在家兔体内吸收代谢缓慢,其生物半衰期超过8 h。  相似文献   
54.
毕琳琳  王四旺  缪珊  谢艳华 《生物磁学》2011,(23):4444-4446,4459
目的:探讨酯苷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以5-FU为阳性对照组,观测2、4、8mg·kg^-1酯苷胶囊对小鼠H22、S180肉瘤和HCA肝癌模型动物的抗肿瘤作用。结果:酯苷胶囊对H22、S180和HCA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6.8%~65.3%,19.0%~41.4%,46.8%~52.3%。结论:酯苷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命。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组(6月龄)、老年组(24月龄)、老年+参乌胶囊小剂量(0.8 g/kg)、参乌胶囊大剂量(1.6 g/kg)、二苯乙烯苷小剂量(0.03 g/kg)、二苯乙烯苷大剂量(0.06 g/kg)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腰节段Bax、Bcl-2及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变化及药物的干预作用。结果与6月龄青年大鼠相比,24月龄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凋亡促进因子Bax的表达增加,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中p-CREB的表达降低。参乌胶囊和二苯乙烯苷分别灌胃给药3个月能够抑制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内BAX的表达,增强Bcl-2表达。参乌胶囊还能够上调p-CREB表达。结论乌胶囊及二苯乙烯苷能够改善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Bax、Bcl-2和p-CREB的变化,提示该药可能具有延缓脊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综述: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仅针对单靶点或单致病途径的药物不易取得好的疗效.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预时机太晚,当诊断出痴呆时患者脑内已有大量神经元死亡.因此,应当针对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同时将治疗时机提前到痴呆发生前,才有可能在AD的药物干预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本文综述了作者近十多年来在中药治疗AD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中药提取物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山茱萸环烯醚萜苷、淫羊藿黄酮和淫羊藿苷对多种拟AD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些中药的特点是作用在AD复杂发病机制的多靶点和多途径,尤其是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再生作用,且对线粒体和突触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望用于AD的早期干预或轻度认知障碍期(MCI)的治疗,从而阻止或延缓痴呆的发生与进程.  相似文献   
57.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兔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乳散结胶囊(XRSJ)在治疗兔乳腺增生中的作用,探讨其治病机理。方法:将9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XRSJ高、中、低剂量组,逍遥丸组,模型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前5组用肌内注射己烯雌酚、黄体酮1个月建立兔乳腺增生模型。造模完成后,行XRSJ灌胃给药,分别取XRSJ给药前、XRSJ给药3个月后及XRSJ停药3个月后作为3个时间观测点。观察乳房高度变化;乳腺光、电镜形态学变化;放射免疫法监测血清雌激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及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XRSJ治疗能明显降低乳房高度(P<0.05);降低增生乳腺小叶腺泡数目、导管腺上皮细胞层数、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数量(P<0.05);减少乳腺上皮细胞胞质内线立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数量(P<0.05),使部分增生细胞调亡;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E2)含量(P<0.01),停药3个月后治疗效果稳定无反弹。结论:XRSJ治疗具有减轻乳腺组织增生病变、降低E2水平、对兔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缺血心肌趋化迁移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移植组,益气组,活血组。芪丹通脉片组,各组大鼠灌服中药14天后,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经尾静脉注入DIO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天后取缺血部位的心肌,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计算出每克心肌所含有的DIO阳性细胞数;行冰冻切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DIO阳性细胞;4周后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峰压(LVP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变化速率(+LVdp/dtmax)和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结果:芪丹通脉片组较益气组、活血组、单纯移植组,每克心肌所含有的DIO阳性细胞数增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冰冻切片镜下观察,芪丹通脉片组阳性细胞数较益气组、活血组、单纯移植组增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检测示:芪丹通脉片组MAP、LVPSP、+LVdp/dtmax、-LVdp/dtmax较益气组、活血组、单纯移植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丹通脉片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缺血心肌趋化迁移的作用,益气与活血中药配伍应用优于单纯益气药或活血药。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胞二磷胆碱与抗氧化剂等常规治疗及尼莫地平静注治疗,1次/天,连续14天,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脑脉胶囊口服或胃管注入,3次/天,连续28天。分析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门生活质量评分表(QL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QL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9.74%VS69.23%)。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促进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消栓通胶囊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对小鼠断头后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以造成脑缺血模型,观察消栓通胶囊的药理作用.结果:①a.消栓通胶囊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脑含水量及脑指数有显著影响,消栓通胶囊三个剂量组(0.20 g/kg、0.40 g/kg、0.80 g/kg),脑含水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b.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消栓通胶囊组的脑组织神经细胞浓缩及深染较脑缺血模型组明显减轻;神经胶质细胞肿胀及间质疏松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②消栓通胶囊三个剂量组(0.20 g/kg、0.40 g/kg、0.80 g/kg)均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值,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③消栓通胶囊三个剂量组(025g/kg、0.50g/kg、1.00 g/kg)给药14d,与正常组比较可延长小鼠断头喘气的时间(P<0.05或P<0.01).结论:消栓通胶囊对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所致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