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100例ACS患者,入院当天(the day of admission,D0)、入院第一天(the first day,D1)及入院第二天(The Second Day,D2)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入院D0立即采血化验血脂参数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度脂蛋白(LDL-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分别在D1和D2晨起空腹复查。结果:总胆固醇的平均基线水平为5.24±0.07(D0),低密度脂蛋白为3.26±0.0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07±0.07,甘油三酯为1.31±0.07。口服阿托伐他汀80毫克后第一天早晨,TC水平下降6.1%(D1)(与D0相比P0.001),第二日下降13.2%(D2)(与D0相比P0.001),LDL-C下降5.8%(D1)(DO与D1相比,P0.001)和15.6%(D2)(DO与D2相比,P0.001);HDL-C下降7.5%(D1)(DO与D1相比,P0.001)和12.1(D2)(DO与D2相比,P0.001);相反TG水平升高20.6%(D1)(DO与D1相比,P0.001)和25.5%(D2)(DO与D2相比,P0.001)。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血脂短期的影响与长期的影响是不同的,TC,LDL和HDL在短期内是下降的,而TG是升高的。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生化发光分析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组和40例阿托伐他汀10mg组及39例阿托伐他汀20mg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及20mg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TNF-α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阿托伐他汀20mg组比阿托伐他汀10mg组血清TNF-α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LDL-C水平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LDL-C和TNF-α水平,减轻冠心病的炎症反应,并且这种机制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确诊患者58例,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平均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2.4%及55.2%,观察组为96.6%及93.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0.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12周。观察其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每博量(sv)、每分博出量(CO)、射血分数(EF)和舒张功能指标(E/A)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Y)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的显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96%,改善心电图的的显效率为22%,总有效率为84%,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为60.62%,经统计学处理均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各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LDL.C及hs—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5.
摘要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PCI术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47例)给予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炎症因子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44/47),高于A组的76.09%(35/46)(P<0.05)。B组治疗2个月后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9.36%(42/47),高于A组的67.39%(31/46)(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白介素-6(IL-6)、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降低(P<0.05),治疗2个月后B组TC、TG、LDL-C、IL-6、CRP、TNF-α低于A组,HDL-C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6.38%(3/47),明显低于A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PCI术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心电图疗效、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并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分化相关功能的变化特点,探讨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增值,黏附,迁移等分化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6例条件齐同的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观察16例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的变化,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处理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与功能下降,阿托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提高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与增值,黏附,迁移等分化相关功能;阿托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分化相关功能的改善作用大于对其数量的影响。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上调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与分化相关功能,且以改善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脂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钠素(A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1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2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ANF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DD、LAD、TC、TG、LDL-C、TNF-α、ANF均显著降低,LVEF、HDL-C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AD、TC、TG、LDL-C、TNF-α、ANF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和血脂,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但2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CD4~+T、CD4~+CD28~+T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两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外加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CD4~+T及CD4~+CD28~+T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将观察组患者根据预后是否并发终点事件,将其分为预后良组(未并发终点事件)和预后不良组(并发终点事件)两组,分析不同预后ACS患者CD4~+T、CD4~+CD28~+T水平变化及与预后发生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明显升高,CD8~+T、CD4~+CD28~+T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中,对照组患者预后有23例终点事件发生,观察组患者预后有26例终点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D4~+T降低,CD4~+CD28~+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ACS患者预后发生终点事件与CD4~+T水平呈现负相关(r=-0.682,P=0.000),与CD4~+CD28~+T水平呈现正相关(r=0.733,P=0.000)。结论: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ACS患者预后发生终点事件与CD4~+T水平呈现负相关,与CD4~+CD28~+T水平呈现正相关,可为临床ACS患者预后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炎性因子、血脂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冠心病伴UAP患者,采用乱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血脂、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心脏事件。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为88.46%(46/52),高于对照组的66.67%(34/51)(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白介素-6(IL-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绞痛持续时间均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TC、TG、LDL-C、IL-6、hs-CRP、TNF-α、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伴UAP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炎性因子、血脂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0.
任坤  陈春怡  胡燕萍  叶人诵  钱俨 《生物磁学》2011,(22):4311-43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4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颈动脉斑块分级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加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