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hs-CRP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片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ACS患者,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则用辛伐他汀滴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和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率为8.97%(7/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6%(19/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片治疗ACS的临床效果优于辛伐他汀滴丸,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后对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接受PCI术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A组(48例)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B组(48例)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检测术前l天和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脂和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术前1天均有明显改善,但A组改善更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术前l天均明显降低,但A组降低更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清CRP水平,有利于减少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ADMA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AD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TG、TC、LDL-C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ADMA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的影响。方法:选取 我院2013 年12 月到2014 年11 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予 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Lp-PLA2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药物干预后,血脂各项指标(TG、 TC、HDL-C、LDL-C)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脂各项指标下降 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Lp-PLA2 水平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改 善ACS 患者的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血清Lp-PLA2 水平,为治疗ACS 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血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TC、TG、LDL-C、HDL-C、hs-CRP、IL-6、TNF-α、NO及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hs-CRP、IL-6、TNF-α及ET-1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hs-CRP、IL-6、TNF-α及ET-1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DL-C、NO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DL-C、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经PCI术治疗的老年ACS患者可显著减轻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并改善内皮功能,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脂、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1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控制血糖、降血压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3~0.6g/次,3次/d,口服,氯吡格雷片2片/次,1次/d,口服,硝酸甘油0.25~0.5 g/次,3次/d,含服;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片10~20 mg/次,1次/d,治疗连续4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药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LDL-C、TG、TC、UA、Hb A1c水平均下降,HDL-C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LDL-C、TG、TC、UA、Hb A1c水平较低,HDL-C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以及尿酸水平,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脉介入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PCI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在PCI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术后两组均维持服用4周。比较PCI术前、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及术后24 h,两组间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CD62P和GPⅡb/Ⅲa水平均较术前及术后24 h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术前及术后24 h,两组间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ET-1水平均较术前及术后24 h显著降低,N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变更显著(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TNI和hs-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抑制PCI术后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大鼠肾脏的影响。方法:正常2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分为3组(n=9):①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kg.d)灌胃;②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1 mg/(kg.d)灌胃;③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三组均连续灌胃4个月后处死大鼠,以3月龄大鼠(n=9)为对照。测定肾重指数,血清肌酐及血清脂蛋白,行PAS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肾脏病理,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三组老年大鼠的肾脏重量均显著减轻。老年大鼠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显著降低老年大鼠的血清肌酐(P〈0.01)。老年大鼠血脂水平显著高于青年大鼠,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显著降低老年大鼠的总胆固醇(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均〈0.05),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显著降低老年大鼠的LDL-C(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降低血脂的作用强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老年大鼠肾脏病理改变为显著的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肾小球硬化指数显著增高(P〈0.05),肾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内小动脉明显硬化。阿托伐他汀组显著减轻肾小球的局灶节段性硬化的程度,减少肾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显著改善肾内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改善肾组织异常病理表现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大鼠肾脏衰老的异常病理改变,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显著减轻肾内小动脉硬化及显著减少肾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而综合起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及降糖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8(IL-1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及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并探讨患者性别与年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2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80例),其中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又分为20mg/d、40mg/d和80mg/d三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TC、TG、LDL-C和HDL-C的水平的变化.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正常组或常规治疗组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治疗8周后,阿托伐他汀组中患者的hs-CRP、TC、TG、LDL-C和HDL.C的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个使用剂量中,以剂量为4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相对最好(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发病的风险度/程度与患者年龄的呈正相关,但与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而治疗效果与年龄基本呈负相关.结论:40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ACS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脂代谢特点及相关因素变化,探讨血脂代谢在不同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2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1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共341例按照年龄分为3组,<60岁为非老年组共68人,其中ACS组33人,SAP组35人;60-74岁为普通老年组共67人,其中ACS组34人,SAP组33人;≥75岁为高龄老年组共206人,其中ACS组155人,SAP组51人。详细记录其基线资料并测定其血脂各项指标(包括TC、TG、LDL-C、HDL-C)及CRP。结果:与SAP患者比较,非老年人组及普通老年人组ACS患者LDL-C、CRP均显著升高;高龄老年人ACS患者LDL-C水平无显著升高,但HDL-C显著降低,CRP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虽无显著升高,但未达指南要求水平。各组之间TC、T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在不同年龄ACS患者的发生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老年ACS患者中,除了应关注脂代谢紊乱外,还应该关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症、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10 mg/d,观察组予以20 mg/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达标率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血脂达标率为33.3%,治疗后3个月的血脂达标率为4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2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所有患者血浆CRP和TF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CRP和T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TFP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对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有利于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短期中等剂量序贯长期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基线低水平患者冠脉斑块消退效应,使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为斑块消退评估依据。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接受IVUS指导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ACS合并LDL-C基线低水平患者随机分组为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3个月序贯低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9月组与初始低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12月组。分别测定基线、治疗后1、3、6、12月血脂,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及IVUS,选取中度非罪犯冠脉斑块进行消退效应研究,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入选56例患者,51例患者完成研究。2组患者年龄、性别、LDL-C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3、6、12月,两组(Total Cholesterol,TC)、LDL-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不同程度升高(P0.05),TC、HDL-C组间无差异,3月后序贯治疗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序贯治疗组(Triglyceride,TG)治疗12月出现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0.05),单一治疗组TG降低无统计学差异。序贯治疗组冠脉斑块容积减少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P0.05),斑块容积减少及斑块容积减少百分比分别为2.68±2.251.14±1.99(mm3)、34.60±30.3711.73±20.71(%)。Logistic回归显示LDL-C降低与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是斑块消退的重要决定因素。结论:短期中等强度序贯长期低强度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长期低强度阿托伐他汀治疗均可导致ACS合并LDL-C低基线水平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消退,而前者效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5例成功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氯吡格雷组253例,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QD;替格瑞洛组312例,术后口服替格瑞洛首剂180 mg,维持量90mg、BID。两组患者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QD。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包括全因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梗塞;次要终点为TIMI主要出血(定义为血红蛋白下降50 g/L或颅内出血有关的临床显著出血事件)。结果:565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3.8%vs.8.7%,P0.05),两组TIMI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vs.3.2%,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明显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并不增加主要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PR)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x-LDL、hs-CRP及slCAM-1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ox-LDL、hs-CRP及slCAM-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ox-LDL、hs-CRP及slCAM-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收缩指数、舒张指数和Te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介入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ox-LDL、hs-CRP及slCAM-1ACS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药物安全性与小剂量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