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11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四川西部云南鳅属鱼类一新种记述:鲤形目:鳅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产于四川西部安宁河(属雅砻江支流)的云南鳅属Yunnanilus鱼类一新种,命名为四川云南鳅,新种Y.sichuanensissp.nov.,详细葶了新种的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2.
宝铎草和长穗开口箭的核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亲二   《广西植物》1995,15(2):158-162
本文对湖南产的宝锋草(DisporumsessileD.Don)和广西产的长穗开口箭(TupistralongispicgY.WanetX.H.Lu)的核型作了分析。前者的核型公式为2n=14=4g+10sm(2sat),核型类型属于3A;后者的核型公式为2n=38=24m+6sin+8st.核型具有明显的二型性,属于2C型。此外还讨论了宝锋草的核型变异以及开口箭属和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3.
中国安息香科——新属———长果安息香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涛 《广西植物》1995,15(4):289-292
本文描述了安息香科-新属--长果安息香属,并对新组合和安息香的原始描述作了修订。本属与秤锤树属近缘,但树干无茎刺,具鳞芽,总状花序伞形,花无苞片,四基数,花萼管顶端平截,花冠4深裂,雄蕊8,等长,药隔不突出,子房半下位,柱头不分裂,果实特长,密被长柔毛,上部果喙细长,中部倒卵形,具8条纵梭,下部渐狭,延长成柄状,可以区别。本属的芽具鳞片,花无苞片,四基数,与银钟花属相似,但后者的花萼管顶端具4裂片  相似文献   
124.
长薄鳅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云芳 《四川动物》1995,14(3):122-122
长薄鳅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赵云芳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郫县611731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长江上游的四川产量为大。由于其体色鲜艳,头和体表具有不规则深褐色斑纹,因而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鱼类。但迄今...  相似文献   
125.
1980—1981年自北京、福州、三明、泉州、漳州、厦门和昆明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Lange)Sing]病菇上和不出蘑菇的培养料内,分离到一种真菌。在 PDA 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肉眼观察与蘑菇轮枝菌(Verticillium psalliotae Tresch.)极难区别。根据其分生孢子和瓶梗的形态及其在匐匍气丝上的排列情况等,鉴定为珠网丝枝霉。因具短棒状原瓶梗,认为是一新变种,定名为珠网丝枝霉中国变种 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W.Gams var.sinense J.D.Chen var.nov.它是双孢蘑菇的重要害菌之一。这个“属”和“种”都是我国的新记录。在猴头(Hericium erinaceus)、香菇(Lentinus edo-des),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上和水稻土中也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126.
中国槲寄生亚科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7.
128.
四川自贡大山铺蜀龙动物群——简报Ⅲ.蜥脚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记述了中侏罗世蜥脚类一新属种——巴山酋龙(Datousaurus bashanensts gen. et sp. nov.)对李氏蜀龙(Shunosaurus lii)的特征进行了补充,讨论了它们在蜥脚类进化过程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9.
甜茶,悬钩子属一新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1,(4):17-19
本文报道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个新种,Rubus suavissimus。 、  相似文献   
130.
去传入神经可引起后角一些肽类变化和含肽的大颗粒小泡以胞吐的形式在非突触部位释放。为了探讨这一作用机制,本文切除一侧刚髭部皮肤,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并定量分析术后不同时间延髓后角浅层SP、CCK、NT、L-ENK阳性纤维的变化及利多卡因对后角浅层SP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后1小时,延髓后角浅层SP损伤侧较对照侧升高,第3~7天未见显著性减少或升高,第8天开始脱失(P<0.05),第14天脱失更甚,第30天开始恢复,第90~120天基本恢复。CCK变化基本同SP。NT、L-ENK术后不同时间(7~120天),两侧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和多卡因后,后角浅层SP损伤侧较对照侧未见明显减少(P>0.05)。根据上述结果,本文推测:去传入神经导致延髓后角浅层神经肽的变化,可能是神经损伤区(神经瘤或再生芽)产生异常电活动,引起延髓后角浅层神经肽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