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321.
2018年8月27日,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进行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期间,采集到1尾小型鳅类标本,经详细的形态比较,鉴定为后鳍薄鳅Leptobotia posterodorsalis,该鳅仅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珠江水系(陈景星,蓝家湖,1992;张春光,赵亚辉,2016),其他水域未见报道。因此,本次发现不仅是湖南省鱼类新记录,同时也是首次在长江水系的记录。标本现保存于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322.
湘江中游江段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俊  胡自强 《生态学报》2007,27(3):1153-1160
系统地调查了湘江中游江段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种群数量;借助多样性分析软件对14个生境的软体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进行了计算;用Srensen相似性系数C对不同生境软体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江中游计有软体动物53种,分别隶属于9科20属,其中腹足纲6科12属31种,主要是田螺科的种类;双壳纲3科8属22种,主要是蚌科的种类。湘江中游共有10个优势种、22个常见种、21个罕见种;14个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MA的取值范围在6.4319~2.3183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在3.3859~2.1834之间,均匀度指数Jsw在0.94808~0.82067之间。根据不同生境物种的相似性系数C进行系统聚类分析,14个生境的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5236的水平时全部聚合在一起。探讨了湘江中游建坝对软体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株洲市大桥采集点软体动物多样性最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23.
2000年1—4月和2000年4月—2002年4月,分别连续3个月和2年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6头长江江豚(3雌3雄,8个不同组合群)个体间发生的3种交互关系,即接近—逃开、接近—接触和接近—尾鳍击打。在累计8,162min的观察时间内,共观察到这些交互关系1,685次。本研究将江豚个体间发生的这3种交互关系作为个体间优势关系的指示,并分别给交互双方赋予不同的分值,采用优势比分矩阵方法定量分析了江豚个体之间的优势关系。结果表明江豚群体内存在优势关系。同性别个体之间,优势关系与年龄和饲养时间有关,年龄大的个体比年龄小的个体具有优势,饲养时间短的个体比饲养时间长的个体具有优势。但是,异性成年个体之间,优势关系通常是可变的。  相似文献   
324.
永别白鳍豚     
2006年,中国长江,一次对长江白鳍豚的全江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一只活的白鳍豚。这预示了一个令人悲伤的结果,或许人类将永别“长江女神”——白鳍豚。白鳍豚是一种淡水豚,在长江里生活了2千万年。白鳍豚最为繁盛的时候,它的家族可能有数千只在长江及其支流和湖泊中游弋。20世纪50~60年代,长江中的白鳍豚还比较多,此后,白鳍豚的数量日益减少,并最终灭绝。白鳍豚消失的原因很多,除了白鳍豚自身繁殖能力较差(每两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外,最主要的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5.
棉田和水井正在嵌入两岸的胡杨勤放荡无羁的塔河已经难寻其貌,取而代之是两条长长的输水堤……这一切都成为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26.
长江老江河国家级四大家鱼原种场鲢的生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我国传统食用鱼,也是国际上养殖产量最高的鱼种.长江是鲢生产的摇篮和优质基因库.本文分析了2008年1月及12月采自湖北监利县老江河国家级四大家鱼原种场151尾鲢样本的年龄和生长特征,结果显示,体长(L)与鳞长(R)呈直线关系L=205.96R-6.374 0(r=0.948 6),体重(W)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W=0.023 4L2.941 1(r=0.995 5),生长规律可用Von Bertalanffy 方程Lt=93.77[1-e-0.208 7(t-0.031 1) 和Wt=19 293.35[1-0.208 7(t-0.031 1)]2.941 1表达.群体的生长拐点位于ti=5.14,拐点体长Lr=61.47 cm,拐点体重Wr=5 570.85 g.分析表明,渐近体长、渐近体重及拐点年龄等参数,老江河鲢的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鹅洲和90年代初湖口地区鲢的要低,生长参数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327.
长江中下游湖泊贝类物种濒危状况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贝类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加剧,该区域贝类受到严重威胁.为系统评估贝类物种现状,于2003年5月至2005年6月对13个典型湖泊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贝类69种,其中中国特有种44种.不同类型湖泊贝类的组成差别较大.通江湖泊的物种明显较丰富,尤其是适应流水生境的种类,如河螺属、短沟蜷属及蚌科的种类.大型通江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的贝类分别有53种和57种,占总数的76.8%和82.6%.阻隔湖泊的物种较少,在4-19种之间.对67种贝类濒危等级的评价结果表明,近危及受威胁的种类占58.2%,只有37.3%的种类种群稳定.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区域贝类的多样性已明显下降,双壳类优势类群由大型的蚌类演变为小型的河蚬.分析显示,贝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江湖阻隔、过度捕捞和水体污染等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328.
《昆虫知识》2010,(1):2-2
“金蝉脱壳”是人们熟知的一种生命现象,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这种换壳的本领。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带领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这种“换壳”过程是受一个“开关”控制的:在“关”的信号下,矿物在体内储存并为新壳准备,而当“开”的信号一出现,新壳就快速生成。这一发现为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仿生控制功能提供了一个样本,让生物材料的制备变得更加可控。  相似文献   
329.
《生命科学研究》2010,14(4):F0003-F0003
湖南师范大学心脏发育研究中心于2000年由归国学者吴秀山教授创建,目前有1名长江学者,2名芙蓉学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正副教授,53名在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隶属于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330.
<正>你有没有想过.河流如同我们的身体,有其独特的生命系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很多年以前就提出:河流也有生命,其生命力来自干流与支流和湖泊、湿地的"血脉"沟通、自由流淌形成的独特系统。河流的生命规律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人类肆意破坏河流的生命系统最后必将扼杀人类所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生命力。河流是流域内所有生命形式的发源地和载体。江河是初级生产力最大的系统之一,河流从上游带来大量有机质丰富的泥沙,沉积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