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报道了广西蕨类植物一新记录属--藤蕨科网藤蕨属Lomagramma J.Sm.;经野外观察及标本研究,将云南网藤蕨L.yunnanensis Ching处理为网藤蕨L.matthewii(Ching)Holttum的异名,并绘制了墨线图以便于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992.
报道了河南省鳞毛蕨科耳蕨属一新记录种——亮叶耳蕨(Polystichum lanceolatum Baker)。对该种进行了特征描述,并编制了河南耳蕨属植物检索表。该种近似正宇耳蕨(P.liui Ching),但羽片上侧耳状凸起不明显,边缘有7~8个具短刺头的牙状齿,孢子囊群在主脉上侧最多3个,下侧不育或偶有1个,囊群盖圆盾形,全缘等特征而不同。凭证标本存放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  相似文献   
993.
2010-2011年共分4期采用样线法对东莞银瓶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银瓶山蝶类群落由9科31属42种组成;个体数量最多的科为粉蝶科,其次为凤蝶科、蛱蝶科和眼蝶科;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蛱蝶科、凤蝶科、粉蝶科、眼蝶科、弄蝶科、灰蝶科、蚬蝶科、斑蝶科和环蝶科;7、5月调查到的蝶类种类和数量较多,其次为11月,2月的蝶类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7、5、11、2月.珠三角核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东莞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蝶类群落的栖息环境恶化,其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994.
以球子蕨成熟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浓度对其孢子萌发、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2%蔗糖,20d后萌发率达55.7%;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1 KT+0.5mg·L~2,4-D,诱导率达36%,愈伤组织为绿色颗粒状;颗粒状愈伤组织在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即可生长出大量丛生芽,转化率可达49.3%;低浓度(0.2mg·L-1)的IAA可有效促进幼孢子体苗生根。  相似文献   
995.
郝兴华  洪伟  吴承祯  李键  王幼茹  杨晓伟 《生态学报》2012,32(22):6964-6971
在酸雨区,研究叶片元素浓度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树种选择与重建亚热带森林具有重要意义。在中亚热带丘陵次生林的酸雨区内,测定两个优势树种——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的叶片元素(N、P、S、K、Ca、Na、Mg、Fe、Mn、Cu、Zn和Al)含量,并探讨其可能遭受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树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N > K > Ca > S > P > Mg > Na,重金属元素表现为Fe > Al > Cu。两树种叶片的P、Ca、Mg、Na、Mn和Cu含量差异极显著,Zn含量差异显著。受频繁酸雨影响,台湾相思(3.42 g/kg)和银合欢(2.70 g/kg)的S含量明显高于中国陆生被子植物叶片的平均值((1.66±3.06) g/kg),Na含量低于S含量,也明显低于中国陆生被子植物叶片Na含量的平均值((2.48±5.45)g/kg),表明研究区域植物叶片的Na元素的特异性,酸雨加速土壤酸化导致土壤Na含量低可能是一个原因。由N/P、Ca/Al摩尔比值的大小可得出,台湾相思为P制约型树种,虽然其Al含量并未超出正常范围值,但其Ca/Al摩尔比值小于12.5,表明存在Al的危害风险;而银合欢属N制约型树种,并未受到Al的危害,更适应研究区生长环境。若仅从叶片元素含量分析,该区域的台湾相思和银合欢受到Fe危害风险,且存在更大的Cu和Zn危害风险,银合欢的Zn、Cu元素累积量大于台湾相思,所以可以认为银合欢的抗性强于台湾相思,可能更适应于酸雨区域生长。  相似文献   
996.
报道福建省一种新纪录蕨类植物:粉叶蕨 Pityrogramma calomelanos (L.) Link,并提供活体植物照片及描述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凭证标本保存于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标本馆(OSBG)。  相似文献   
997.
报道了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发现的湖北省维管植物分布的新记录类群,包括1个新记录属大爪草属(Spergula Linnaeus),含1个新记录种大爪草(Spergula arvensis Linnaeus);1种新记录的蕨类植物宪需耳蕨(Polystichum kungianum H. He & Li Bing Zhang);1个新记录变种,倒钩琉璃草[Cynoglossum wallichii var. glochidiatum (Wallich ex Bentham) Kazmi]。这些新分布类群丰富了湖北省的植物多样性,为本地区的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98.
对金爪粉背蕨Aleuritioteris veitchii(Christ)Ching、硫磺粉背蕨A.duclouxii var.sulphurea Ching和A.cremea处理为它的异名。该种的特征是根状茎上的鳞片为同色,狭披针形,叶片分裂较细且被硫磺色粉状物。硫磺粉背蕨A.duclouxii var.suplhurea根状茎上的鳞片明显二争,与上者不同,本文重新恢复了该变种名称。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环境因子对针叶蕨藻(Caulerpa sertularioides)生长的影响,对不同盐度、温度和光照强度下针叶蕨藻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藻体日特定生长率(SGR)、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合效率(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qP)随盐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非光化学淬灭(qN)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藻体光合活性和固碳效率在盐度27.5‰时达到最高,且与25‰和30‰盐度的差异显著(P<0.05,n=3)。藻体SGR、Fv/Fm、Yield、ETR和qP随温度升高而下降,qN则相反,藻体光合活性和固碳效率在26℃下达到最高,且与28℃和30℃的差异显著(P<0.05,n=3)。藻体的SGR、Fv/Fm、Yield、ETR和qP随光照强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qN则相反,且在18.75 μmol/(m2·s)弱光照下出现轻微光抑制,藻体生长、光合活性及固碳效率在光照强度25.00 μmol/(m2·s)时达到最高,但与18.75和31.25 μmol/(m2·s)的差异不显著(P>0.05,n=3)。因此,针叶蕨藻在27.5‰盐度、26℃和25.00 μmol/(m2·s)光照强度下生长最快且光合作用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8属16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为金星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6种金星蕨科植物的叶片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表皮细胞垂周壁大多呈深波状。(2)气孔为下生型,多呈椭圆形;共观察到6种气孔器类型(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合极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规则型和聚围绕细胞型),每种植物具2~5种不同类型的气孔器。(3)金星蕨科8属植物在表皮细胞大小、垂周壁形状、气孔大小和形状、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和气孔器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属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