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土壤干旱胁迫对紫叶矮樱叶片呈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盆栽3 a紫叶矮樱叶片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设对照(土壤含水量18.11%)、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4.72%)、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1.32%)和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92%)4个处理组,研究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紫叶矮樱叶片呈色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AL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叶片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花青苷、类黄酮、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PAL酶活性和a*增加, L*和b*降低;中度和重度干旱,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花青苷、类黄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PAL酶活性和a*先增加再降低,L*和b*先减小再增大.短时间的干旱能够提高紫叶矮樱的叶片色泽,中度干旱15 d或重度干旱12 d,是紫叶矮樱叶色发生明显转变的关键时期;花青苷含量的变化是影响紫叶矮樱叶色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We previously identified a matrix protein, MSI7, from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the DGD site in the N-terminal of MSI7 is crucial for its role in the shell formation. In this study, we expressed a series of recombinant MSI7 proteins, including the wild-type and several mutants directed at the DGD site, using an Escherichia coli expression system to reveal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MSI7. Furthermore, in vitro crystallization, crystallization speed assay, and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ometry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ld-type MSI7 could induce the nucleation of aragonite and inhibit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However, none of the mutants could induce the nucleation of aragonite, but all of them could inhibit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to some extent. And all the proteins accelerated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SI7 could contribute to aragonite crystallization by inducing the nucleation of aragonite and inhibi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which agrees with our prediction about its role in the nacreous layer formation of the shell. The DGD site was critical for the induction of the nucleation of aragonite.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18岁,以双侧面颊污秽样皮损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因经常不洗脸双侧面颊起较多粟粒至绿豆大黄褐色结痂,皮损发生后患者因害怕,拒绝擦洗面部,痂皮逐渐增厚,融合扩大成不规则斑块。患者自发病以来,除面部有绷紧感外,无其他不适。家庭其他成员未发现类似情况。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94.
黄琼  胡杰  王勤 《昆虫学报》2013,56(6):594-604
酚氧化酶是黑色素合成和昆虫免疫的关键酶, 通常以无活性的酚氧化酶原形式存在。为给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遗传分化和免疫防御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黄、 黑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的酚氧化酶原基因Tm-ppo, 对其cDNA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两种色型黄粉虫不同发育阶段mRNA表达水平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从黄、 黑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中克隆出的两个Tm-ppo cDNA序列全长均为2 199 bp, 碱基序列一致性为99%, 包含一个2 055 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684个氨基酸, 它们的编码蛋白有3个氨基酸差异: 第176位(P→A)、 256位(V→A)和648位(I→M)。这两个基因分别被命名为Tm-ppo-1和Tm-ppo-2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X987235和JX987234)。 Tm-ppo-1和Tm-ppo-2编码的酚氧化酶原异构体蛋白(分别为Tm-PPO-1和Tm-PPO-2)存在一个可能的酚氧化酶原水解活化位点(R50~F51残基之间)和一个双铜结合中心(第196~239位残基和第344~411位残基); 同时含有一个类似巯基酯区域的序列(第579~588位残基)及一个C 末端保守基序(第634~645位残基); 但它们无氨基端疏水信号肽序列, 也不存在跨膜区域。Tm-PPO-1和Tm-PPO-2的二级结构由大量的α 螺旋、 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 三级结构分为前导域(第16~66位残基)、 不相邻的功能域Ⅰ(第3~15位残基和第67~181位残基)、 功能域Ⅱ(第182~419位残基)和功能域Ⅲ(第420~679位残基)4部分。此外, Tm-ppo-1和Tm-ppo-2在黄、 黑两种色型黄粉虫的各发育期均有表达, 并且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表达水平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 幼虫期﹥成虫期﹥蛹期。同时, 环境温度对Tm-ppo-1和Tm-ppo-2的mRNA表达具有显著影响: 与常温对照组(25~30℃)相比, 42℃暴露24 h和48 h的两种色型黄粉虫幼虫、 蛹和成虫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相同试验条件下, 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和成虫的Tm-ppo-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黄色型幼虫和成虫的Tm-ppo-1 mRNA表达量, 但两种色型黄粉虫蛹的Tm-ppo异构体表达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黄粉虫的遗传分化和免疫防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5.
以7 mg/L的孔雀石绿浸泡斑点叉尾 苗种5min后将其饲养于池塘的网箱中, 研究了在养殖模式下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 苗种各组织中的分布及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分析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 血液、肌肉、皮肤、肝脏、肾脏组织中的浓度水平。采用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3p97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有吸收二室模型, 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C孔雀石绿 =683.063 e-0.248 t+ 11.176 e-0.006 t- 694.239e-0.333 t, C隐色孔雀石绿 =757.240 e-0.222 t + 14.474 e-0.007 t 771.714 e-0.382 t。血液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3.480和3.623h, 峰浓度值Cmax分别为81.560和159.619 ng/mL, 表观分布容积Vd/F分别为37.689和21.125 L/kg, 分布相的一级速率常数分别为0.248和0.222/h, 消除相的一级速率常数分别为 0.006和0.007/h, 吸收半衰期T(1/2) 分别为2.794和3.124h, 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13.068和105.841h, 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12分别为0.020和0.015/h, 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分别为0.159和0.121/h,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493.944和3601.863 ngh/mL。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浓度水平的结果表明, 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 4种组织中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皮肤肌肉肾脏肝脏, 其中斑点叉尾 皮肤组织易蓄积孔雀石绿, 其残留时间最长, 肝脏组织由于对孔雀石绿有极强的代谢转化功能而浓度较低。孔雀石绿在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消除方程分别为C=5.570 e-0.009t、C=6.302 e-0.007t、C=4.791 e-0.006t和C=4.591 e-0.002t, 相关系数r20.773, 消除半衰期T1/2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分别为3.2、4.1、4.8和14.4d。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孔雀石绿分别在45、60、30和60d才未被检测到; 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 4种组织中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肝脏皮肤肌肉肾脏, 残留时间最长的组织也是皮肤组织。隐色孔雀石绿在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消除方程分别为C=6.491 e-0.004t、C=6.958 e-0.003t、C=6.722 e-0.007t和C=6.162 e-0.002t, 相关系数r20.673, 消除半衰期T1/2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分别为7.2、9.6、4.1和14.4d。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隐色孔雀石绿分别在90、90、60和90d才未被检出。试验期间(2011年5月17日至7月15日)平均水温为26.4℃, 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90d后在各组织中才未检测到, 因此, 使用7 mg/L孔雀石绿浸泡2龄斑点叉尾 苗种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至少应经过2376℃d后才能消除。    相似文献   
96.
朱鹤  宋晓霞  李姝  王琦  李玉 《菌物学报》2012,31(6):947-951
报道了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的3个黏菌中国新记录种:榄色孔膜菌Enteridium olivaceum,疏网发丝菌Stemonaria laxiretis和硬网发菌Comatricha rigidireta。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考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MHJAU)。  相似文献   
97.
为了检测黑线姬鼠两亚种(来自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北亚种和朝鲜半岛的朝鲜亚种)线
粒体DNA 的变异水平并确定朝鲜亚种的分类地位,我们测序分析了两亚种的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的部分序列
(1 054 bp)和控制区的部分序列(860 bp),并与基因库中黑线姬鼠相应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东
北亚种的序列显示出某些分异,可以被分为2 或3 个亚群,所以我们提出需要更多标本的DNA 分析来确定东北
亚种的分类地位。另外,来自韩国的朝鲜亚种的序列,与来自中国东北地区龙江和哈尔滨的东北亚种的两个亚
群相似(1 个亚群是细胞色素b 的两个单倍型,另1 个是控制区的两个单倍型),表明基于线粒体DNA 序列的遗
传多样性与现今基于形态特征对这些姬鼠的分类所得结果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来自韩国的朝鲜亚种是一
个只在形态特异上不同于东北亚种的地方亚种,我们建议通过其他DNA 标记来进一步验证其亚种地位。我们还
认为朝鲜半岛不是最近的冰川期黑线姬鼠残遗种的保护区。  相似文献   
98.
微卫星标记在不同壳色虾夷扇贝家系亲权鉴定的适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选取8 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 用于虾夷扇贝4 个不同壳色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160 个子代的亲权鉴定。在亲本未知和一亲本已知的情况下, 8 个微卫星位点累积排除概率分别为0.823 和0.961。鉴于亲权分析时子代的亲本在已知和未知情况下位点的累积排除概率不同, 实验采用了两种方法用于家系的亲权鉴定。方法1: 当子代的父母本情况未知时, 根据子代基因型数据, 通过CERVUS 2.0 软件计算子代所对应的候选亲本的LOD 值, 直接将候选亲本中具有最大的两个LOD 值的亲本确定为子代的父母本; 方法2: 在子代的亲本未知情况下, 视具有最大LOD 值的候选亲本为子代的第一候选亲本, 然后将该亲本视为已知, 通过CERVUS 2.0 软件重新计算每个侯选亲本的LOD 值, 再从中选择具有最大LOD 值的候选亲本作为该子代的第二候选亲本。结果表明, 采用方法2 得到的家系亲权鉴定成功率达到95%以上, 确定了微卫星标记在虾夷扇贝家系鉴定中的可行性。所检测的微卫星位点在子代中出现无效等位基因现象, 而无效等位基因存在会引起子代与亲本的错配。实验在家系鉴定时采用了无效等位基因存在(情况1)和缺失(情况2)两种子代基因型文件进行分析, 不同情况下同一方法家系鉴定成功率相差无几。这表明了基于多个微卫星位点计算候选亲本LOD 值大小寻找子代真实父母本可以降低由无效等位基因引起的错配的几率。研究表明了微卫星标记适合于不同壳色虾夷扇贝家系亲权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99.
环境因子调控植物花青素苷合成及呈色的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可  韩科厅  戴思兰 《植物学报》2010,45(3):307-318
花青素苷(anthocyanin)是决定被子植物花、果实和种皮等颜色的重要色素之一。花青素苷的合成与积累过程往往与植物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由内外因子共同控制。环境因子通过诱导植物体内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花青素苷的呈色反应。该文追踪了国内外相关研究, 认为光是影响花青素苷呈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光质和光强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花青素苷的合成, 其中光质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低温能诱导花青素苷的积累, 高温则会加速花青素苷的降解;不同的糖类物质均能影响花青素苷的合成, 大部分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均受糖调控。关于花发育与花青素苷呈色的关系、观赏植物花色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及花青素苷抵御逆境的机理尚待深入研究。因此, 综合考察花发育与植物花青素苷合成及其呈色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光周期对花发育的影响导致花青素苷合成及呈色的机理是花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环境因子调控花色将会极大地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圈卷产色链霉菌硝基烷类氧化酶基因naoA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成功表达,从含有重组质粒pNA101(pET23b∷naoA)的工程菌株BL21(DE3)中分离纯化了硝基烷类氧化酶,SDSPAGE检测为均一。对纯酶进行了酶学性质及动力学研究。底物为1硝基丙烷、2硝基丙烷和硝基乙烷时,在04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8,最适反应温度为48℃~56℃。室温保存6d后,酶的活性保持了43.3%,但对60℃以上的高温敏感。硫醇化合物如巯基乙醇、还原型谷胱甘肽不同程度地抑制酶活性,特别是NADH,其浓度为1mmol/L时,酶活性几乎全部丧失。以1硝基丙烷为底物时,NaoA的Km为357mmol/L,Vmax为0199μmol/(μg.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