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73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低高径比喷射环流生化反应器流体力学和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径比s≤2.5喷射环流生化反应器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选出反应器的最佳结构,关联出氧的体积传递系数(kLa)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谷氨酸发酵试验,摸索出用该设备进行各氨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使5批一次性投糖发酵的糖酸转化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72.
鳜鱼的耗氧率及其池塘养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较详细地报道了鳜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鳜鱼和作其饲料的鱼同池饲养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鳜鱼耗氧量和体重正相关(r=0.99),耗氧率与体重反相关(r=-0.97);在水温20℃,鱼种耗氧率约为0.14mg/g.h.,成鱼约为0.12mg/g.h.;耗氧量和耗氧率均与水温正相关(r=0.90,r=0.94),水温13—30℃时,体重230±11.7g的鳜鱼。耗氧量为14.31—42.13mg/尾。h.,耗氧率为0.059—0.175mg/g.h.;鳜鱼耗氧率昼夜变化与家鱼相反,黄昏至凌晨是高峰期,为0.12—0.15mg/g.h.(T=20℃),白天是低谷期,为0.07—0.10mg/g.h;;鳜鱼的窒息点与家鱼类较接近,变化范围为0.45—0.76mg/L;鳜鱼和作其饲料的鱼在同一池塘中饲养,既可持续不断地提供鳜鱼充足的适口饵料,又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3.
74.
棉铃虫的呼吸代谢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棉铃虫的耗氧量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当发育状态基本相同时,在同一龄期内,幼虫耗氧量与虫体鲜重呈直线相关;在不同龄期之间,耗氧量则与虫体鲜重的0.97次方成正比。幼虫的代谢速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稳定地降低。在20—35℃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幼虫的代谢速率约增加一倍。蛹期的代谢速率呈典型的“U”形曲线变化。从卵期及幼虫期到蛹期的呼吸商变动在0.75—0.96之间。  相似文献   
75.
植物中的铁素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是傲居首位的植物必需微量元素。土壤中铁含量往往不低于1%,但潜在性植物缺铁土壤却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5—40%,植物缺铁失绿成为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一般植物含铁量为50—250ppm,但随物种和植株部位而异。其临界指标在<50ppm 属于缺乏,50—250ppm 为适宜,>300ppm 为过量,然而能真正说明问题的是其中营养上有效的铁  相似文献   
76.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氧化水产生分子氧(光合裂解水)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一个基本过程.水经过此反应释出的氧气是地球上维持需氧生命的唯一氧气来源,释出的电子、质子为光合作用中后面步骤的进行所必需.人们对这个重要过程的认识需追溯到二百年前J.Priestley 和Ingen-Housz 的开拓性的工作.那时氧气尚未发现,Priestley 观察到植物有改善空气的功能,Ingen-Housz 并进一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改进的方法制备了胶体铁。该胶体制备简单,稳定性高,易于抗体标记,在PH7.4时,胶体与抗体IgG稳定结合形成胶体抗体复合物的经以CM-Sephadex C-50代替AmberlightCG50进行标记物的纯化,方法可靠,所制备的胶体铁标记抗体用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普鲁士蓝反应清晰地显示出标记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部位,与传统的免疫酶及免疫金银方法比较,具有敏感性高,背景干净,呈色鲜明等优点,结合免疫酶及免疫金银染色可用于抗原的双标及多标记。  相似文献   
78.
植物体内超氧物自由基(O2^—)检测的EPR自旋捕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纯鹏  吴恩 《植物学通报》1991,8(1):58-62,21
McCord和Fridovich在1968年发现了超氧物歧化酶(SOD)并研究了其生物学作用,提出了氧毒害的超氧物自由基学说。此学说已为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在研究动物和植物的衰老以及逆境生理时,常需测定SOD酶,因此超氧物自由基(?)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用酶学分析技术检测(?),不仅灵敏度低,而且由于(?)和羟自由基(·OH)均可产生  相似文献   
79.
80.
高浓度Ca~(2 )(0.1 mol/L)使叶绿体产生O_2~ 的能力下降,旋转相关时间(τ_c)增大34.3%,即膜的流动性降低,并抑制ACC形成乙烯;衰老时细胞内的Ca~(2 )作用却与此相反;O_2~ 的生成与乙烯的产量成正相关(r=0.941)。EGTA,吩噻嗪和W_7等加入到叶绿体反应体系中,可使O_2~ 的产量下降,ACC形成乙烯减少;相反,亚油酸作为Ca~(2 )载体,却使之明显升高,但亚油酸本身产生乙烯的量比ACC少得多。因此推测:高浓度Ca~(2 )可能影响叶绿体膜的状态,从而影响EFE的构象或者减少O_2~ 的生成,抑制ACC的转化,衰老时细胞内的Ca~(2 )可启动钙信使系统,使O_2~ 的产量升高,而其中膜脂过氧化是衰老的中心环节,因此O_2~ 的升高可能是诱发衰老启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