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对自蔓延高温合成锲镍形状记忆合金进行毒理学研究。材料和方法。应用孔隙率为70%的SHSNiTiSMA多孔体漫提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灌胃组和静脉给予组均全部存活,未见毒性反应。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不高于 发回变数,也未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中国仑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 畸变试验,畸变率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并寻找补救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184例锁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23例,女性61例,年龄24~76岁,对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失败病例的内固定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并选取记忆合金环抱器或天鹅型记忆接骨器作为再次手术的内固定器械,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首次手术均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应用重建钢板治疗48例,解剖钢板治疗86例,锁骨钩钢板治疗50例,3例术后发生钢板或螺钉断裂患者选用记忆合金环抱器重新手术内固定治疗,2例痊愈,1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再次发生断裂,改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获得痊愈。3例骨不连患者均选择天鹅型记忆接骨器配合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主要与所使用内固定技术不合理及患者早期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关。记忆合金环抱器和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均可作为钢板内固定失败术后的补救方案,但天鹅型记忆接骨器较记忆合金环抱器可提供更好的纵向加压作用,治疗钢板断裂及骨不连患者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制作氧化锆基台并将其与钛基台的抗折强度相比较,从而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纳米氧化锆粉,采用冷等静压成型和二次烧结工艺制作0sstem USⅡ系统氧化锆基台;选取氧化锆基台和成品钛基台(OSSTEM公司,韩国)各10枚,分别与0sstem USⅡ种植体装配,然后固定于不锈钢夹具中置于万能试验机,将万能试验机压头与种植体长轴成90°角施加压力,记录基台损坏时的加载力值,比较分析两组试件的强度差异。结果:氧化锆基台和钛基台的平均抗折强度分别为(540.5±84.6)N和(753.9±160.8)N,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锆基台组10枚基台全部颈部折裂;钛基台组2枚种植体损坏,6枚中央固位螺钉损坏,2枚基台颈部折裂。结论:本研究制作的0sstem USⅡ系统的氧化锆基台的抗折强度虽然低于钛基台,但尚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观察钛颗粒对小鼠颅骨中OPG/RANKL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的发生机制。方法:取成年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钛颗粒低剂量组、钛颗粒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将钛颗粒15、30、60 mg涂抹于小鼠颅骨表面后缝合切口。8周后取颅骨组织及外周血,运用real-time PCR及ELISA技术测定OPG/RANKL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钛颗粒低剂量组外周血中OPG蛋白表达及颅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0.01),外周血中RANKL蛋白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颅骨组织中RANKL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外周血中OPG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RANK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OPG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RANKL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钛颗粒组组间相比,外周血中OPG、RAKNL蛋白及颅骨组织中其mRNA表达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高剂量组对OPG、RANK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更显著。结论:钛颗粒可以改变OPG/RANKL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这可能是其导致关节置换术后体骨溶解进而产生松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5.
1 Introduction  Serumalbuminproteinsareamongthemosthighlystudiedandappliedinbiochemistry[1~ 4].Albuministhemostabundantproteininbloodplasmaandoneofitsmainfunctionsisbasedonauniqueabilitytobindnumerousendogenousandexogenouscompounds.Duetoitsligandbindingpropertiesalbuminservesasacirculatingdepotofsomemetabolites.Thisdepoteffectisoftenmadeuseofindrugtherapy.  Humanserumalbumin(HSA)isasinglepeptidechainconsistingof 5 85aminoacids( 6 6 5ku)asdeterminedbyaminoacidsequencestudies[5] andasde…  相似文献   
126.
在小球藻液中分别添加含不同浓度的Ni^2 ,NH4^ N,PO4^3--P溶液,研究小球藻吸附Ni2 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对Ni^2 的生物吸附经历了一快一慢两个过程。随着Ni^2 的浓度的增加,小球藻对Ni^2 的吸附量不断增加,在最佳pH为8.0-8.5的条件下,低氮磷浓度的组合,升高温度或加强光照有利于小球藻对Ni^2 的吸附。20℃和30℃下,小球藻对Ni^2 的吸附符合Fluendlich等温模型,小球藻在对数生长期时对Ni^2 的富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7.
Nickel hyperaccumulator plants contain unusually elevated levels of Ni (〉 1 000 μg Ni/g). Some insect herbivores, including Lygus hesperus (Western tarnished plant bug), have been observed feeding on the California Ni hyperaccumulator Streptanthus polygaloides. This bug may be able to utilize S. polygaloides as a host either through its feeding behavior or by physiological tolerance of Ni. This experiment determined the Ni tolerance of L hesperus by offering insects artificial diet amended with 0, 0.4, 1, 2, 4.5, 10, 20 and 40 mmol Ni/L and recording survival. Survival varied due to Ni concentration, with diets containing 10 mmol Ni/L and greater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lower survival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0 mmol Ni/L) treatment. Insects tolerated diet containing as much as 4.5 mmol Ni/L, a relatively elevated Ni concentration. I conclude that L hesperus can feed on S. polygaloides because it is Ni-tolerant, probably due to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provide it with resistance to plant chemical defenses including elemental defenses such as hyperaccumulated Ni.  相似文献   
128.
129.
钛及钛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抗腐蚀性、生物相容性、低密度和高强度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承力部位的骨修复,但是如何促进 植入体与骨组织界面的有效结合仍是技术瓶颈,一方面由于植入体的弹性模量与骨组织不匹配,由此产生的应力屏蔽易导致植 入体松动,另一方面植入体缺乏骨诱导作用,导致材料骨界面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生物化学结合。近来,具有表面优化处理的新 型生物医用多孔钛材料通过引入孔隙的方法,使其与骨组织的力学性能相匹配,并且应用活化改性技术,使其具有生物活性,成 为目前骨替代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本文简要总结了多孔钛材料在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制备方法和表面改性等方面的 研究进展,强调在保证其多孔优势性能的前提下,通过生物活性因子的引入,进一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提高结合力,延长植入体 的寿命,使其具有诱导成骨功能,是新型多孔钛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