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4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7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SHICAN  PEIWANG 《Cell research》1995,5(1):25-34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pproach to seek for mouse c-Myc/Myn proteins-bound specific sequences among genomic DNA.cDNA fragment of myn gene was obtained through RT-PCR technique from RNA of NIH3T3 cells.DNA fragments encoding BR/HLH/LZ structure of Myc and Myn proteins were cloned in frame into pGEX-2T vector respectively.Fusion GST-Myc and GST-Myn synthesized in E.coli hosts showed affinity to CACGTG E-box DNA and subsequently interacted with genomic fragments prepared through whole-genome-PCR.A PCR-assisted procedure which combines protein-DNA interaction an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was designed to enrich Myc/Myn bound DNA.At least two genomic DNA fragments obtained exhibit specifical binding capacity to Myc/Myn complex but not to GST alone.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and of the technique itself as well asidentification of the DNA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2.
近几年证实有几种受体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它们都为单一的跨膜蛋白,胞外部位较小,胞内含有公认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共同序列,为一类新发现的受体型激酶,TGF-β受体I,II型为典型的受体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们在传递胞外信息时可能要比受体酷氨酸激酶复杂,需要几种受体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43.
以人胃癌细胞BGC-823为模型,研究了毛喉萜(forskolin)对胃癌细胞中蛋白激酶C活性及其亚类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也观察了毛喉萜对癌基因c-jun及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2×10~(-5)mol/L毛喉萜处理BGC-823细胞72h,细胞质、膜和细胞核PKC活性下降,PKC亚类β,γ基因表达被抑制,癌基因c-jun的表达也明显降低,而抑癌基因p53表达升高,上述变化可能是毛喉萜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等生理效应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44.
采用大鼠海马脑片体外缺血模型观察钙离子和蛋白激酶C(PKC)对神经元胞外谷氨酸(GLU)堆积的影响,结果显示:海马脑片在体外“缺血”10min,GLU在胞外的浓度增加4倍(从32±4升高到113±10pmol/(min.mgPr).n=6).N型钙通道拮抗剂蝙蝠葛苏林碱(DSL)或无钙培养液均能有效抑制这种浓度的升高(P<0.01).提示缺血10min引发的GLU浓度升高是受Ca2+内流调控的.当脑片在缺血状况下孵育30min,DSL只部分抑制这种GLU堆积,而无钙培养液则无影响,但这额外的GLU堆积可被PKC抑制剂H-7完全阻断,而被PKC激动剂PDB所加强;且不受钙调蛋白抑制剂Calmdazolium和8-溴-cAMP影响.提示缺血30min,胞外GLU的堆积受钙内流和PKC双重调控。  相似文献   
45.
大鼠大脑皮层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NPP为底物测定了超离心制备的大鼠出生后早期和成年大脑皮层亚细胞各组分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l)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广泛地存在于胞液和突触部分,并且各亚细胞组分有明显差异。成年大鼠大脑皮层中CaN活力相对最高水平是在突触体,突触质,胞液,重的和轻的突触膜部分。(2)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中CaN活力在出生后第2周和第3周出现高峰的平台期,这与突触发生的高峰期是一致的。在胞液和重的突触膜中CaN活力最高水平是在出生后的第7d,而在突触质和轻的突触膜中是在第20d。总之,这些发现证实,在脑发育期间,CaN活力是依照区域和时间性控制的,提示CaN可能参与了突触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6.
蛋白激酶C在血小板聚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32)P-NaH2PO4标记猪血小板,以蛋白激酶C的40kD底物为蛋白激活的标志.用血小板激动剂在聚集浓度范围内处理血小板,结果表明,除了不能使猪血小板聚集的肾上腺素外,凝血酶等激动剂都使血小板40kD底物蛋白磷酸化明显增加,同时38kD,26kD蛋白质磷酸化也明显增加,且40kD底物磷酸化与血小板聚集有平行增加关系.蛋白激酶C在血小板聚集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乌龟胚胎发育过程中钙,镁代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壳为乌龟胚胎发育提供54.07%的钙,12.26%的镁:其余的45.93%钙,87.74%的镁由 卵内容物(卵黄+卵清)提供。  相似文献   
48.
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钙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探讨了Ca^2+在黄瓜幼苗细胞中超微结构定位分布及在低温逆境条件下Ca^2+水平的动态。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下生长的黄瓜幼苗,其细胞中Ca^2+主要定位于液泡及细胞间隙内,说明液泡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钙库,并显示质外体中存在大量的Ca^2+分布。当黄瓜幼苗在1℃下冷胁迫28h后,质膜内侧钙沉淀颗粒明显增加,同时观察到液泡内Ca^2+分布变得比较集中,并趋向于液泡  相似文献   
49.
两种钙藻热解产出的气态和液态烃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至400℃高温和还原条件下分别对仙掌藻和乳节藻两种钙质藻类进行热模拟降解实验,分离获得气态和液态烃类化合物。随着热解温度升高,两种钙藻产烃气量明显上升,其中甲烷与乙烷气的增加最多,同时两种钙藻产出的乙烷与乙烯比值都有规律地增加,但仙掌藻产烃气量高于乳节藻。这表明钙质藻类可能是天然气的一种重要母质来源。虽然这两种钙藻随温度增加热解产出的可溶有机质及族组分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它们的正烷烃分布特征具有相类似的变化。未经热解时它们都以C17为主峰的低碳数正烷烃占优势;当热解温度从200℃增加到400℃时,它们都又表现出以C25或C23为主峰的较高碳数正烷烃占优势的分布特征。这与富含钙藻化石的沉积岩样品中正烷烃的分布特征相一致,说明C25或C23为主峰的较高碳数正烷烃占优势的分布特征可能是钙藻热解有机质的一种判识标志.  相似文献   
50.
丹皮酚对NG108—15细胞电压门控K^+,Na^+,Ca^2+流的抑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谦  施玉梁 《生理学报》1994,46(6):575-580
利用克隆系NG108-15细胞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下,观察了丹皮酚对钾,钠和钙流的作用,结果表明,PA对延迟整流钾电流、钠电流、T型和L型钙电流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作用迅速,呈量-效关系,有相当好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