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神经节苷脂GM3参入肌质网膜后Ca^2+-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GM3参入肌质网膜后,对肌质网Ca^2+-ATP酶活性(ATP水解活力与转运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当参入的GM3浓度为8μmol/L、参入时间为120min、温度为30℃时,对Ca^2+-ATP酶的激活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2.
10μg/g的IAA溶液强烈地促进玉米胚芽鞘切段的延长生长和质子分泌,但这两种效应的启动时间有别.Ca2+在高浓度下(2—5mmol/L)强烈抑制IAA诱导的延长生长,但在低浓度下(0.5mmol/L)则有轻微的促进作用.IAA增大质膜相对透性,而Ca2+则有稳定膜的作用,且适宜的浓度较低(0.5mmol/L).  相似文献   
83.
本文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正中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正中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_5~T_1.C_5~T_1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所测均值(mm)分别为0.888、0.935、0.957、0.905和 0.776,而正中神经向C_5~T_1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mm)分别在0~0.204、0~0.303、0~0.409、0~0.432和0~0.336的范围,这显示了正中神经投射区均位于SG的内侧带和部分中间带.  相似文献   
84.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 ̄(45)Ca ̄(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杂交方法,观察了维拉帕米、黄芪、地塞米松等药物对感染柯萨奇B_3病毒(CVB_3)的大鼠培养心肌细胞Ca ̄(2+)内流及细胞中CVB_3-RNA复制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病毒感染48h,上述三药均可显著减少感染细胞及正常对照的心肌Ca ̄(2+)内流(P<0.01和P<0.05);若在病毒感染后即加入上述药物,经48h培养后,黄芪组细胞中的CVB_3-RNA含量显著少于病毒对照组(P<0.001),维拉帕米则显著增加(P<0.01).而地塞米松对其无影响。提示黄芪与地塞米松具有一种与维拉帕米相似的减少病毒感染心肌Ca ̄(2+)内流的作用,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继发性Ca ̄(2+)损伤;但三种药物对感染细胞中病毒核酸的复制有不同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85.
本文应用5’-N-ALP双重染色法观察了裸鼠皮肤及人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和细微分布.在光镜下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呈5’-N强阳性反应,管壁显示明显的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血管的ALP呈强阳性,管壁呈明显的蓝色.据此可用组化方法将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区别开来.本法能显示呈褐色的毛细淋巴管,特别是呈实性条索状的毛细淋巴管,因而双重染色比HE染色更能客观、准确地显示毛细淋巴管的分布.  相似文献   
86.
本文采用改良的Fishman法对胆石症、胆系感染者的胆汁标本中分离出的20株大肠杆菌及其L型进行β-葡萄糖酸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0株大肠杆菌及其L型均可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但大肠杆菌L型产此酶的能力仅为其细菌型的58.69%。胆汁中的细菌主要以L型的形式存在,所以,大肠杆菌L型与胆红素钙结石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7.
外源钙调蛋白对植物细胞分裂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对胡萝卜悬浮细胞增殖具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浓度CaM的促进程度不同,7ug/ml时促进作用最大。CaM抑制剂TFP(Trifluoper-azine)则明显抑制该悬浮细胞的增殖,TFP浓度越高则抑制作用越强。另外,外源CaM可以加快珍珠梅花粉第二次有丝分裂,改变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各期花粉管的比例,说明外源CaM对植物体细胞和性细胞的增殖和分裂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8.
将遴选的经适当接尾的12个HLA-DQA1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固定在一张滤膜上,用生物素标记的DQA1特异性扩增产物与滤膜上的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在四甲基氯化铵杂交体系中杂交,然后经洗膜封膜,杂交信号用非放射性的碱性磷酸酶显色法检测,根据杂交斑点的显示结果分析标本的基因型。采用这种方法初步确定了HLA-DQA1位点8种单倍型等位基因:DQA10101、0102、0103、0201、03011、0401、0501和0601.非放射性反相杂交法可对各种来源的杂合性标本进行HLA-Ⅱ类基因快速分型,并适合在临床器官移植的组织分型配型、疾病易感性研究和法医鉴定等领城中应用。  相似文献   
89.
背角无齿蚌珍蛛囊形成过程中钙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同位素活体标记、人工育珠、普通石蜡切片和放射自显影的方法,对一种淡水育珠河蚌-背角无齿蚌珍珠囊形成过程中的钙代谢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植入小片带入的钙在珍珠囊形成的过程中,主要代谢途径是:(1)随小片细胞脱落而进入游走细胞;(2)从小片进入初生珍珠囊,初生珍珠囊脱落后进入游走细胞;(3)从小片进入育珠蚌结缔组织,其中一部分再进入育珠蚌表皮,随粘液和壳质分泌;另一部分则进入次生珍珠囊表  相似文献   
90.
内源无机磷酸盐对叶绿体Mg^2+—ATP酶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STN提取的菠菜叶片叶绿体再用STN洗涤后,它的内源无机磷酸盐含量急剧减少,其Mg^2+-ATP酶水解ATP的能力明显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叶绿体的内源无机磷酸盐含量减少会使反映叶绿体类囊体膜内外△PH变化的9-氨基吖啶的荧光猝灭减少,并加速光激活态ATP酶的暗失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