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Li Q  Song G 《生理学报》2001,53(5):401-404
实验在10只成年家兔上进行,斜方体后核(RTN)内微量注入霍乱毒素β亚单位耦合辣根过氧化酶(CB-HRP)后,在脑桥Koelliker-Fuse 核,臂旁内侧核及臂旁外侧核观察到大量HRP标记神经元,在延髓孤束核腹外侧区,疑核和后疑核,面神经后核的腹侧及内侧区观察到少数HRP标记神经元,在面神经后核,疑核及后疑核区域观察到大量HRP顺行标记末梢纤维,实验结果表明,RTN和脑桥及延髓的呼吸相关结构之间存在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胎盘组织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本文对正常孕妇、IUGR患者及补肾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后患者各12例,采用NADPH黄递酶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胎盘组织的分布,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胎盘组织NOS活性。结果表明:正常孕妇胎盘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NOS呈强阳性反应,绒毛干血管壁呈阳性反应,终末绒毛毛细血管壁呈阴性反应;IUGR患者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和绒毛干血管壁NOS染色明显变浅,而终末绒毛毛细血管壁呈阳性反应;中药治疗后合体滋养层细胞和绒毛干血管壁NOS染色明显加深。NOS活性测定中药组较IUGR未治疗组显著增高,与正常孕妇相比其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提示:NO参与IUGR的病理生理过程,补肾益气活血方通过增强NOS活性促进胎盘组织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3.
中药板竹体外抗肠道致泻菌及消除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中药板竹体外面对肠道致泻菌的杀菌及消除耐药性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板竹对98株受试菌均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从总体看,对弧菌科病原菌的杀菌作用比杆菌科的强,前者MBC≤12500μg/ml,占95。0%,MBC≤1563μg/ml者占45.0%;而后者分别占34.5%,8.6%。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加味芪榔方对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我院160例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予以加味芪榔方+乳果糖口服液模拟剂,乳果糖口服液+加味芪榔方模拟剂,疗程均为8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便秘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粪便短链脂肪酸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FAS(full analysis set,全分析集)及PPS(per protocol set,符合方案集)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4%和93.51%,均高于对照组的73.33%和76.39%(均P<0.000 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便秘主要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t=-6.113 6、-7.035 2,均P<0.000 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粪便总短链脂肪酸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t=7.024 6,P<0.000 1)。随访至第2周和第4周时,对照组复发率均高于治疗组(χ^(2)=59.645 2,P<0.000 1;χ^(2)=17.064 5,P=0.000 4)。结论 加味芪榔方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的疗效显著,患者复发率低,可能与其能调节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水平和改善肠道动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扶正化积方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FZHJF组(40.95g/kg)、5-氟尿嘧啶组(5-FU)(0.2 m L/10g)和联合给药组(FZHJF+5-FU),连续给药12 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对各组肿瘤外观和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的肝细胞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而联合用药组的瘤重显著小于5-FU组和FZHJF组(P0.05),肿瘤外观图也显示联合给药组瘤块小于FZHJF组和5-FU组。扶正化积方单独使用的抑瘤率为40.5%,联合5-FU后,抑瘤率达到66.7%,大于两者合并用药后的理论相加效应值65.6%;与5-FU组比较,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毒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 促育生精方" 对精子特异性钙通道蛋白CatSper1、CatSper2 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 法检测 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 在各组大鼠(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精子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CatSper1 蛋白,CatSper2 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大鼠不育模型。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表达量为: 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CatSper1、CatSper2蛋白表达量: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促育生精 方能有效提高少弱精症模型大鼠精子特异性钙通道CatSper1、CatSper2 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8.
越香竹——香竹属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从云南省金平县用种子(种子来源于越南莱州省的燕汤)繁殖的幼苗引入四川长宁县栽培的香竹属一新种越香竹(Chimonoca lamus peregrinus Yiet L.S.Ma)。新种与马关香竹(Ch.makuanensis Hsuehet Yi)相近似[1,3~5],但节间幼时微被灰粉,密被紫色小点,在分枝一侧中下部或基部扁平,并具纵脊和沟槽,无毛,刺状气生根较短,长约1~3mm,箨鞘短于节间长度,无不同颜色的纵条纹,箨舌三角形、"山"字形或稀近于截平形,高1~2mm,小枝具叶(4)6~8枚,叶鞘口繸毛2~4枚,长3~4mm,叶片下面淡绿色;也近似角香竹(Ch.bicorniculatusS.F.LietZ.P.Wang)[2,4,5],不同在于节间无毛,在分枝一侧中下部或基部扁平,并具纵脊与沟槽,节上气生根刺离生,箨鞘顶端两侧低于或远低于中部,箨舌高1~2mm,小枝具叶(4)6~8枚,叶片长8.5~13cm,宽6~10mm,次脉3(4)对,笋期在春季和秋季,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就诊及付费行为模式。方法 定义内急诊就诊流程,计算急诊挂号人次数分布情况等。结果 医院急诊量大,患者缴费次数多。结论 预交金付费模式是改变传统就诊模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排队拥堵现象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0.
采笋对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竹笋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笋是大熊猫栖息地内一种持续的人类干扰活动。为了评估采笋对大熊猫主食竹竹笋生长发育的影响,2009年7—11月,在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镇设置实验样方,对比研究了早期采笋、中期采笋、晚期采笋、一直采笋和不采笋5种采笋方式对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竹笋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期采笋、中期采笋和一直采笋样方的发笋量显著高于不采笋样方(P0.05),其发笋量分别是不采笋的1.53倍,1.57倍和1.62倍;晚期采笋样方发笋量与不采笋样方差异不显著(P0.05)。2)早期采笋使八月竹在发笋早期和发笋中期的发笋量增加,中期采笋仅使八月竹在发笋中期的发笋量增加,而一直采笋使八月竹在整个发笋期的各个阶段的发笋量均显著增加(P0.05)。3)一直采笋样方的幼竹数量、株高均显著低于其他采笋样方,其基径只显著低于不采笋样方(P0.05);早期、中期、晚期采笋和不采笋样方相互间仅幼竹株高差异显著(P0.05)。4)早期、中期和晚期采笋与不采笋样方的发笋总量、退笋总量和采笋总量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建议仅在八月竹发笋中期采笋,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