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考察及科学研究活动,矮马的考察和研究也包括在此次浪潮中。1981年11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西南马考察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发现了第一匹矮马(母马,7岁,体高为92.5厘米)。以后调查中发现这种矮马是以群体存在的,并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区不同地点,均发现类似的矮马资源。矮马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对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以我国放归野化的普氏野马家族群为观测对象,在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系统研究了该物种家族群变更的类型及其频次。结果表明,普氏野马家族群的变更类型有5种:1)头马更替、2)群体分裂、3)群体合并、4)家族群间个体变换、5)亚成体离群。头马更替和群体分裂主要发生于6~7月份,分别占该类变更总数的50%和66%;群体合并主要发生于6月、8月,占66%;家族群间个体变换主要发生于7月、10月和11月,占89%;亚成体离群主要发生于4月和5月,占75%。普氏野马家族群变更是该物种生物学特性与放归地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本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调整放归野马群体的年龄结构,改善放归地水源空间配置,进而维护放归普氏野马家族群的稳定性的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33.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蒋志刚 《动物学杂志》2004,39(2):100-101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属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普氏野马体型健硕,体长约2.8m,身高1m以上,体重约为300kg。关于普氏野马的分类地位,动物学家尚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普氏野马与家马同属于马亚属,有的学者甚至将普氏野马与家马划为同一个种。有的学者则认为普氏野马是马的祖先,但是一般认为普氏野马和现代家马是具有共同祖先的亲戚。  相似文献   
34.
2005至2006年的6~8月间,在新疆普氏野马饲养与繁殖研究中心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两组个体在摄食行为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圈养个体普遍具有舔盐和食粪行为,而放归个体不存在此类行为.经独立样本t 检验,得出两组个体的摄食和站立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站息、卧息、运动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两组普氏野马的摄食行为所占时间最多.圈养个体昼间具有3个摄食高峰(8:00~10:00、13:00~15:00、19:30~20:00),与人工投食时间相一致,而放归个体摄食高峰并不明显,仅在13:00~15:00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低谷,表现出自然的摄食节律及对放归地夏季自然条件的适应.  相似文献   
35.
环境因子对野化培训大熊猫在生境斑块中行为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物行为观察中的聚焦动物法和生境斑块调查的样方法, 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的行为表现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 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在生境斑块中的行为表现主要以取食为主,占63.14%,其次是移动行为和休息行为,分别为15.85%和8.91%,爬树行为最少,仅0.23%;且不同月份各种行为类型的分配格局具有相似模式,无显著性差异(P=1.0).分析食物分布对大熊猫行为表现的影响,其取食、吃馍和称重、休息以及饮水等行为在有无竹子分布的斑块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其它行为不甚明显(P>0.05).从生境结构的环境组成因子来看,野化培训大熊猫的行为表现除与斑块个别组成因子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之外(P<0.05),与其它环境因子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据此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6.
普氏野马线粒体DNAD—loop区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新疆吉木萨尔野马繁殖中心的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背景。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15匹普氏野马线粒体DNAD—loop高变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测定15个个体的线粒体DNAD—loop高变区15464—15866片段序列402bp。检测到12种单倍型,包括37个多态位点,占全部序列的9.2%,其中转换位点2,4个、颠换位点20个、转换位点和颠换并存位点8个、缺失位点3个。A%+T%含量(56.1%)高于G%+C%含量(43.9%),平均A含量为28.4%,T含量为27.7%,C含量为29%,G含为14.9%。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30,单倍型多态性(h)为1&#177;0.00116,核苷酸多态性(7c)为2.90%。15匹普氏野马线粒体DNAD—loop高变区之间平均核苷酸变异率为2.48%。结论:研究表明我国新疆吉木萨尔野马繁殖中心的普氏野马线粒体DNAD—loop区序列存在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37.
安西自然保护区放归的普氏野马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小种群,种群数量增长极其缓慢,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捕食压力和近交衰退。因此,对这个物种制定长期的自然保护计划是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对重引入普氏野马种群繁殖力和种群生存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西保护区野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是由生育率(44.3%)低和幼驹死亡率(43.4%)高造成的,天敌捕食(35.3%)和疾病(26.5%)成为影响野马繁殖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普氏野马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80.9%的幼驹出生在5月和6月;(2)种群生存力分析(PVA)预测本放归野马种群未来100年的灭绝概率是60%,野马种群数量达200匹以上才能保证100年后90%的存活率;(3)参数敏感度分析显示,外部因素--狼袭对保护区野马种群的灭绝和种群数量最具影响力,其次是决定生殖成功的内部因素--生育率、最大繁殖年龄;(4)保护区野马小种群效应明显,疾病和幼驹羸弱而死亡的比例高(分别为26.5%和8.8%),合理的补充新个体是降低种群灭绝风险长期的管理对策。同时,减小狼对野马的捕食压力,加强幼驹的保护,是目前改善本区内普氏野马小种群生存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8.
<正>初冬时节,正是江苏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年之中最静美的季节,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草木摇曳、湖水环绕、麋鹿集群,宛如油画一般。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同时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因此,在盐城就有了"来盐城不能不去大丰,到了大丰必看麋鹿"的口头禅。糜鹿角似鹿,脸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又名"四不像",和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  相似文献   
39.
普氏野马的历史分布与气候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涛 《兽类学报》1999,19(1):10-16
普氏野马目前已无野生的种群。对现代普氏野马生态特征的分析显示它是一种严格适应干燥寒冷气候并分布于冬季风盛行区的荒漠动物。根据地质历史记录, 夏季风盛行期中国中、东部没有普氏野马分布, 而冬季风盛行期普氏野马却广泛存在于中国中、东部的动物群中。事实证明普氏野马的分布与东亚季风密切相关, 它在东西方向上的迁徙明显受控于东亚季风的时空变迁。  相似文献   
40.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是现存的马中唯一的野生亚种。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是大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对动物个体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其明显。为了更好的保护普氏野马,提高其野外生存与繁殖能力,本研究利用PCR技术首次获得了普氏野马GH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探明普氏野马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基因的结构特点以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结果显示,普氏野马GH基因所在基因组DNA全长为1 577 bp,经BLAST比对后,发现普氏野马与家马(GenBank:EU939446.1)GH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68%,属于同源序列。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为152个,分子量为17 638.54 Da,理论等电点为9.01,带负电荷的残基总数(Asp+Glu)为19个,正电荷残基总数(Arg+Lys)为23个,分子式为C790H1274N216O226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