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7篇
  免费   994篇
  国内免费   281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观察G-CSF时体外模拟脑缺血损伤神经元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脑缺血损伤提供理论的依据.方法:应用体外培养原代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模拟脑缺血损伤,氧糖剥夺4h,制作模型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CSF进行干预,通过观察细胞活性、死亡率、细胞色素C释放量判断G-CSF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G-CSF可明显降低氧糖剥夺神经元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活性,明显降低神经元由线粒体向胞浆内释放细胞色素C,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CSF对氧糖剥夺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2.
《生物技术世界》2008,(6):57-57
采用肝细胞核因子4a对肝肿瘤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通过基因疗法可使肝癌细胞“弃恶从善”.变成正常细胞。二军医大附属长征医院谢渭芬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首次提出肝细胞核因子4a(HNF4a)可诱导肝肿瘤细胞转化的思想.在治疗肝癌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23.
枝角类休眠卵形成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琼  邓道贵 《动物学杂志》2008,43(3):154-160
综述了多年来国内外对枝角类休眠卵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休眠卵的形态、形成的条件、保存方式及萌发条件等.休眠卵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外被一层厚的卵膜.休眠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生物因子(遗传因素、种群密度等)和非生物因子(温度、食物、光照等)的作用.影响休眠卵萌发的因子有休眠卵的保存方式、保存时间、萌发阶段的光照及温度等.  相似文献   
924.
天麻中天麻素含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对产地、品种、以及炮制方法等因素对天麻中天麻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炮制对天麻药材中天麻素的含量影响最大.对不同炮制方法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蒸制法可显著提高天麻素的含量.本文还讨论了天麻素在炮制过程中形成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25.
研究人员在近日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上报告说,第5号染色体上2种普通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增加患某种乳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926.
Wu XY  Pan H  Mei L 《生理学报》2008,60(3):419-424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神经源性炎症.我们实验室曾报道,以脊髓蛛网膜下腔(intrathecal, ith)注射半抗原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的方法,在致敏大鼠建立了结肠炎模型.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此结肠炎过程中神经免疫介导物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是否参与其发病机制.选用7~9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免疫荧光双染法分别测定ith注射DNCB后肠壁经组织和脊髓组织MIF蛋白的表达.观察MIF抗体预处理对ith注射DNCB后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 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th注射DNCB大鼠的结肠神经组织和脊髓组织MIF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ith注射乙醇(对照)组;MIF抗体(1:10,1:5)预处理能够显著减轻由ith注射DNCB引起的DAI高评分和结肠病理变化.上述结果提示,肠和脊髓神经组织MIF活性升高或/和释放增多是ith注射DNCB后结肠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神经免疫机制参与了ith注射DNCB引起的大鼠结肠炎过程.  相似文献   
927.
滇南人工种子繁殖灯台树林木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环境条件下人工灯台树林木50cm处直径、株高、枝下高、分台数、分枝数和冠幅的实测数据为基础,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和均值比较等方法研究了灯台树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灯台树幼林植株长势具有随年均温、最冷月温和相对湿度递增,但随海拔高度递减,呈现良好的长势。  相似文献   
928.
19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北坡的特大火灾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森林景观恢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与森林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郁闭度因子作为研究对象,以ArcView、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研究平台,采用1987年和2000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郁闭度、火烧强度、抚育类型和地形因子等进行分级,利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相似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森林郁闭度格局的恢复状况以及火烧强度、更新类型、地形因子对郁闭度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郁闭度等级构成与1987年火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无林地以及高郁闭度等级比重明显下降,较低郁闭度等级比重显著上升;火烧强度对火后恢复的影响最为关键,火烧强度与郁闭度等级呈负相关;更新措施短期内对郁闭度恢复影响不显著,但可以缩短森林演替的周期,对未来针叶林群落生产力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地形因子中坡度对郁闭度恢复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坡位,坡向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929.
目的:研究转录调控因子--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肺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探讨NF-κB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COPD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采用每日熏香烟和两次气管内滴入200μg脂多糖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肺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发现,COPD模型组大鼠肺NF-κB p65高表达于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小动脉内皮细胞胞核中(其光密度半定量分析分别为0.426±0.007,0.434±0.012和0.313±0.007,P均<0.01),而对照组在相应部位仅有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分别为0.115±0.006,0.116±0.005和0.095±0.007).原位杂交显示,NF-κB p65在COPD组高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胞浆中(分别为0.203 0.008,0.208±0.010和0.206±0.007 P均<0.01),而对照组呈低表达(0.100±0.006,0.102±0.002和0.103±0 003).结论:核因子-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激活和核转位可能是众多炎性基因表达的基础,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中,参与对其基因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930.
通过野外和室内实试检测蝘蜒逃逸行为的影响因子。野外研究显示,蝘蜒可接近距离与隐蔽所间距呈显著正相关。与动物体温和基底温度无关;在开阔生境中,成体和幼体的可接近距离相似.而郁闭生境中成体的可接近距离显著大于幼体。室内试验表明。两性蝘蜒的可接近距离差异显著,繁殖期雌体的可接近距离大于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