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1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3883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0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卢春  王俊 《生物技术》1996,6(4):37-40
以变性质粒DNA为模板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又称双链DNA测序)的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模板的制备及其纯度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对以三种方法纯化的质粒为模板的测序结果作了比较,结果显示.能为普通实验室所采纳的二氧化硅吸附法操作上简单、重复性好,其结果可与M13顺序分析系统相媲美。  相似文献   
162.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存在差异。旱育秧群体分蘖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稀植可促进个体分蘖多发、有效穗数增多,但旱育稀植并无分蘖早发的优势。旱育稀植使主茎基部叶片变短而上部叶片变长,生育后期叶面积消长平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多。旱育秧、稀植都使主茎叶总数增多,全生育期延长。  相似文献   
163.
间歇性低氧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铭  周兆年 《生命科学》1996,8(5):38-40
以往在低氧方面的工作着重于有关持续性低氧对机体的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目前间歇性低氧的研究成为低氧领域的一个热点,间歇性低氧就是给机体反复的中等程度的低氧刺激,使机体激过适应来提高对更高程度低氧的耐受性,间歇性低级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了仍低氧环境下心脏的自我保护,同时为多种疾病提供治疗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间歇性低氧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以及它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4.
可动因子与生物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动因子与生物进化李宏(渝州大学生物系,重庆,630033)自从1983年,美国遗传学家McClintock在玉米籽粒的色斑遗传研究中发现了转座因子(transposon)以来,人们逐渐发现除了这种转座因子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些能发生转座的因子,比如...  相似文献   
165.
本文扼要回顾了松萝属石萝亚属(Usnea subgenus Neuropogon)地衣研究简况,根据形态、化学、分布三者综合的现代地衣物种概念,确认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只存在两种石萝即南极石萝(Usnea antarctica)和簇花石萝(Usnea aurantiaco-atra)。除形态、化学特征描述外,详述了这两种石萝在菲尔德斯半岛的生境与分布特征。其中,在藓丛生境中的簇花石萝群体性状分化及其与石生群体性状的比较和讨论是文献中尚未见到的,而生长在木板上的南极石萝则属罕见,其平均生长速率估算为每年增长0.4—1.1mm。在化学上,这两种石萝均属于化学型Ⅰ和化学型Ⅲ,而化学型Ⅱ(含有norstictic,salazinic and usnic acids)不存在于该半岛的两种石萝中。  相似文献   
166.
本文扼要回顾了松萝属石萝亚属(Usnea subgenus Neuropogon)地衣研究简况,根据形态、化学、分布三者综合的现代地衣物种概念,确认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只存在两种石萝即南极石萝(Usnea antarctica)和簇花石萝(Usnea aurantiaco-atra)。除形态、化学特征描述外,详述了这两种石萝在菲尔德斯半岛的生境与分布特征。其中,在藓丛生境中的簇花石萝群体性状分化及其与石生群体性状的比较和讨论是文献中尚未见到的,而生长在木板上的南极石萝则属罕见,其平均生长速率估算为每年增长0.4—1.1mm。在化学上,这两种石萝均属于化学型I和化学型Ⅲ,而化学型Ⅱ(含有norstictic,salazinic andusnic acids)不存在于该半岛的两种石萝中。  相似文献   
167.
本实验采用RFLP技术,对中国东部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313个参试菌株来自10个省(市)的16个群体(子群体),样本分布在北纬24°N—41°N。各菌株的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st Ⅰ和EcoR Ⅰ酶切,先后以10个低拷贝DNA探针和1个DNA指纹图谱探针进行了杂交和检测。结果表明,两个探针(pCB29和pMS29.1)的杂交图谱呈单态性;探针pCB19的杂交图谱显示,菌株DNA以PstⅠ酶切的为单态性,以EcoR Ⅰ酶切的则呈多态性;其他7个低拷贝探针的杂交图谱都呈多态性(Pst Ⅰ酶切)、指纹图谱探针的检测结果显示,辽宁凤城群体的菌株与中国东部其他群体的菌株相比,具有更多的限制性杂交片段,菌株间的遗传变异性也更大。  相似文献   
168.
论五福花科的分类,进化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69.
CT所见肝脏肿大占据左右上腹,纠正了既往把肝左叶当做脾大的结论;B超发现前所没有报道的二尖瓣赘生物将给患者终生致残;标准品DS行双向电泳,首次发现其分离为DS1与GS2两个斑点;杂合子、患者尿GAG均出现DS1斑点,而正常人则不出现。实验显示,DS1的出现在杂合子检出和患者确诊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0.
陆地棉的核型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地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30m+20sm(4SAT)+2st(2SAT); 染色体绝对长度平均3.40μm; 臂比值最大与最小的分别是4.02和1.14,平均1.77;随体3对,分别位于第12、19和26对同源染色体的短臂上;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2.36;其核型属于Stebbin的2B类型。 Abstract:Karyotype formula of Gossypium hirsutum L.was 2n=4s=52=30m+20m (4SAT)+2st (2SAT); and its absolute lengths of chromosomes averaged 3.40μm; arm ratio differed from 1.24 to 4.02,with the mean value of 1.77; three pairs of satellite chromosomes; the ratio of the longest to the shortest chromosomes was 2.36; and the karyotype belonged to 2B in Stebbin’s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