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3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424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869篇
  2007年   666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种子醇溶蛋白提取及检测条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小麦、玉米、高粱和苏丹草的种子为材料提取种子的醇溶蛋白,分析了不同提取剂及不同固液比[种子粉末样品质量(g)与提取剂的体积(mL)的比例]对种子醇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SDS-PAGE检测醇溶蛋白中的不同胶浓度、厚度以及样品上样量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的正丙醇、乙二醇、异丙醇和叔丁醇分别是小麦、大麦、玉米以及高粱和苏丹草的最佳提取剂,将1∶6比例提取的种子醇溶蛋白以15μL上样,0.5mm厚度的15%分离胶电泳可以得到清晰的电泳检测图谱.  相似文献   
992.
蜡梅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简易CTAB法、改良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成熟叶和嫩叶的基因组,并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法更适合蜡梅基因组DNA的提取,蜡梅叶片的年龄并不影响蜡梅基因组DNA的提取;同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MseI-EcoR I酶切组合,从168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带型分布均匀、多态性高且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分别为:M23E46、M24E46、M25E46、M23E47、M24E47、M41E47、M41E94、M64E94、M64E66和M24E75,并确定了适用于蜡梅AFLP反应的最佳酶切连接、预扩和选扩体系,从而为今后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蜡梅的品种分类和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白血病细胞系来源的P2X7受体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X7受体是ATP门控的离子通道。从白血病细胞系J6-1细胞中扩增P2X7受体编码区全序列,克隆到pTARGET真核表达载体,经DNA序列分析后转染Ramos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应用RT-PCR、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2X7受体在Ramos中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P2X7受体介导的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显示,J6-1细胞来源的P2X7受体在第559位有一个A→G的有义突变,导致Asn187→Asp187,可在Ramos细胞中表达,在特异性激动剂BzATP作用下可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但所需激动剂浓度高于常规浓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地高辛抗血清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的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min,复灌45min建立在体大鼠MI/R模型。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生理盐水组、维拉帕米组、小、中、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于再灌注45min后检测左室心尖部缺血区心肌中内洋地黄素含量、心肌细胞膜Na^+,K^+-ATP酶和SOD活性以及MDA含量,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MI/R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升高,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下降,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治疗组包括维拉帕米组均能减轻心肌组织结构损伤,降低MDA水平,部分恢复SOD活性;但只有地高辛抗血清能降低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恢复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论:地高辛抗血清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恢复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时的氧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对迟发性脑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模型。全脑缺血20rain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异丙酚处理组大鼠海马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存活的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统计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通过抑制iNOS蛋白表达对大鼠脑迟发性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索脑内远位触液神经元在吗啡依赖和戒断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化学性神经元毁损、侧脑室引入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B-HRP)神经示踪、TMB-ST呈色反应,Western blot、nNOS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毁损大鼠中缝背核内远位触液神经元后,纳洛酮催促的戒断症状明显减弱,戒断症状评分较戒断未毁损组降低约38%(P<0.05);给予溶媒和毁损触液神经元旁侧的大鼠戒断症状与戒断组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毁损组脑片触液神经元密集区局部细胞损坏明显,仅在其毁损区边缘观测到少量CB-HRP阳性细胞。未毁损组CB-HRP标记细胞位置及数量恒定,形态清晰。毁损触液神经元后,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计数及nNOS蛋白表达较戒断未毁损组减少明显(P<0.05),而较正常组和依赖组增加仍显著(P<0.01)。结论:毁损大鼠中缝背核内部分远位触液神经元可减弱吗啡戒断症状和脊髓背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提示中缝背核内部分远位触液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吗啡依赖和戒断的形成,NO介导脑内触液神经元与脊髓水平对吗啡依赖和戒断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7.
杨贵军  吴涛  杨乐  王怡 《四川动物》2007,26(1):8-11
本文研究了狼毒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体内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的乙醇、三氯甲烷、石油醚和丙酮提取物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其中三氯甲烷提取物触杀活性最强;不同提取物触杀处理对枸杞蚜虫体内SOD和GSH—PX具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活力变化趋势相似,而在内吸处理中,活力变化复杂,4种提取物处理对枸杞蚜虫两种酶系的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 and histone acetyl transferases (HATs) are two counteracting enzyme families whose enzymatic activity controls the acetylation state of protein lysine residues, notably those contained in the N-terminal extensions of the core histones. Acetylation of histones affects gene expression through its influence on chromatin conformation. In addition, several non-histone proteins are regulated in their stability or biological function by the acetylation state of specific lysine residues. HDACs intervene in a multitude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are part of a multiprotein family in which each member has its specialized functions. In addition, HDAC activity is tightly controlled through targeted recruitment,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and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Control of cell cycle progression, cell survival and differentiation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roles of these enzymes. Since these processes are affected by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HDAC inhibitors were developed as antineoplastic drugs and are showing encouraging efficacy in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999.
黄彬  曾仲意  刘磊 《蛇志》2007,19(2):94-96
目的观察蛇毒清胶囊对眼镜蛇咬伤合并局部组织坏死患者血浆LPO、SOD、GSH-PX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眼镜蛇咬伤2 h内合并局部组织坏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毒清胶囊,均以7天为1疗程。分别于就诊时、咬伤后24 h、疗程结束时测定其血浆LPO、SOD、GSH-PX,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就诊时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24 h及疗程结束时,治疗组LPO明显低于对照组,SOD、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毒清胶囊能降低眼镜蛇咬伤患者血浆LPO水平,提高其SOD、GSH-PX活性,对眼镜蛇咬伤患者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人Q型对氧磷酶1(human paraoxonase 1 Q,hPON1Q)转基因表达对小鼠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的缓解效果,为防治肝脏疾病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小鼠骨骼肌直接注射含hPON1Q的真核表达质粒裸DNA并用电刺激介导表达,测量血清芳香酯酶的活性变化显示hPON1Q转基因表达效果,并使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为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测肝损伤的程度.结果 hPON1Q转基因表达小鼠血清中芳香酯酶活性提高约50%,并可持续到16 d以后.使用PON1裸DNA电刺激治疗组比对照组小鼠在用CCl4诱导24 h后血清芳香酯酶活性高60%,两种血清转氨酶指标及肝组织切片的病理学分析表明肝脏损伤程度有明显的减轻.结论 电刺激介导的重组人PON1Q基因裸DNA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