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3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28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是一种与清道夫受体CD36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膜糖蛋白,其表达相对广泛且有着众多生物学作用.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从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对SR-B1表达进行调控: PPARα/γ激动剂、部分LXR激动剂、LH/HCG、雌激素等能上调SR-B1的表达;维生素E、INFα、脂多糖、IGF-1、胆酸、PXR激动剂及高糖水平等能下调SR-B1的表达;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对SR-B1的表达进行双向调节,且它们具体的调节机制复杂.SR-B1作为一种具有多配体结合特性的膜受体,不同配体与其结合后可介导细胞内不同信号事件及生物学效应,如介导HDL激活细胞内PI3K/Akt及MAPK信号途径, 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促进内皮细胞迁移与内皮重构.此外,非HDL类配体如LDL激活p38MAPK途径、凋亡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激活胞内MAPK途径均可由SR-B1介导.本文对近年来B类1型清道夫受体表达调控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2.
.HECT类泛素连接酶对p53家族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53家族成员在细胞生长、组织发育及肿瘤形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自身受到严格调控,泛素化修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作为泛素化过程中决定底物特异性的泛素连接酶E3作用则更加突出.泛素连接酶E3可以分为两类: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类和HECT(homologous to E6AP C-terminus)类E3近年来,HECT类E3对p53家族的调控效应不断得到揭示.本文综述了HECT类E3在调控p53家族转录活性、稳定 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分子机制以及其作用对生物体肿瘤形成和生长发育等产生的影响,为进 一步完善p53家族调控网络,揭示HECT类E3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3.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和嗜硫小红卵菌(Rhodovulum sulidophilum)为不同属的两种光合细菌,前者的捕光系统II由pucB、pucA基因编码产生的β亚基和α亚基组装形成,后者的捕光系统II由pucsB、pucsA基因编码产生的β亚基和α亚基组装形成.将这两组基因交叉组合,克隆到包含puc启动子的表达载体中,得到两个表达质粒即pRKpucsBpucA和pRKpucBpucsA,然后通过接合转移方法分别转入LHI、LHII和RC缺陷型菌株DD13中,两种接合转移菌株都可以形成捕光系统II并进入光合细菌膜系统.  相似文献   
924.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区系特征及食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给受灾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影响。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端,也是重灾区之一。该文基于灾前两年的实地调查资料,对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区系进行分析,以期为灾后生物多样性的检测评估及川金丝猴栖息地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实地调查发现,川金丝猴栖息地内木本植物共有255种,隶属44科105属,其中乔木23科51属129种,灌木22科49属113种,木质藤本7科9属13种;据统计在栖息地内共有31科58属85种川金丝猴的食源植物。该区植物区系中温带分布性质的属占优势,有58个,占属数的56.30%;热带分布性质的属有22个,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成分共有23个属,分别占属数的21.36%和22.33%;显示了该区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度性质。还统计了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谱,分析了该区域食源植物特点。  相似文献   
925.
记河北省后城组新发现之小型兽脚类足迹(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东北侏罗纪—白垩纪界线附近地层中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虽然这些遗迹化石比辽宁省义县组带羽毛的恐龙及其他实体化石逊色了许多。本文记述了河北省承德南双庙后城组(土城子组)最下部河流相沉积中发现的一组兽脚类恐龙足迹。南双庙足迹具有三趾,趾粗大,其形态与美国下侏罗统经典的"brontozoid"足迹(Gral- lator,Anchisauripus和Eubrontes)相符。虽然许多产自辽宁土城子组中基本同时的brontozoid足迹被鉴定为小型的跷脚龙足迹属(Grallator),但南双庙足迹更大一些(全长可达28.8 cm),可能应该归入安琪龙足迹属(Anchisauripus)。南双庙足迹很可能是一群小型兽脚类行走而产生。在辽宁义县组的兽脚类恐龙中,最可能留下这类足迹的是小型的窃蛋龙类——尾羽龙(Caudipteryx)。不过这个解释还很勉强,因为这些足迹缺乏鉴定性特征,而且河北的后城组与辽宁的义县组之间还有一定的时间及地理间隔。  相似文献   
926.
参照Tyl-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分别从10个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品种的全基因组中均扩增出260bp左右的目标条带。将目的条带回收、克隆和测序后进行分析,DNAstar分析发现,这些序列存在高度的异质性,28个核苷酸序列变化范围为224~278bp,同源性范围为16.7%~83.0%。28条序列通过核苷酸聚类分为8个家族。推导氨基酸序列有移框突变、终止子突变或二者兼有;与已登录的不同物种同一类型逆转录酶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不结球白菜Tyl-copia类逆转座子与芥菜型油菜、拟南芥、芜菁、甜菜可能有共同的起源。半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表明,水杨酸(salicylicacid)和Peronospora parasitica均能激活不结球白菜Tyl-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座子在不结球白菜叶片中的表达特征说明它可能参与寄主对病原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927.
光皮木瓜果实发育期间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皮木瓜果实发育期间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光皮木瓜果实发育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花后151 d达到最大值14.8%;干物质、粗纤维和多酚含量的变化均呈单峰型,分别于花后95、67和95 d达到峰值(26.49%、14.96%、81.843 1 mg/gDW),并分别于花后165、179和179 d降至最低值(18.3%、6.47%、42.014 6 mg/gDW);黄酮、多糖、齐墩果酸含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在果实发育后期略有下降,其中多糖和齐墩果酸含量均于花后137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0.431 2 mg/gDW和10.312 1 mg/gDW,黄酮含量在花后151 d达到最大值3.201 1 mg/gDW.(2)多酚的单果产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与多酚含量一致,于花后95 d多酚单果产量达到最高值(5.448 6 g);齐墩果酸、多糖及黄酮的单果产量在果实发育期间逐渐增加,花后165 d多糖的单果产量达到最高值(8.508 1 g),花后179 d黄酮和齐墩果酸的单果产量均达到最高值(0.261 2 g和0.747 4 g).研究表明,花后137 d(8月25日)至151 d(9月8日)木瓜果实青绿,齐墩果酸、多糖、黄酮含量最高,为加工木瓜饮片等的最佳采收期;花后165 d(9月22日)至179 d(10月6日)时,木瓜果实基本转黄,其中齐墩果酸、多糖、黄酮的单果产量最高,且多酚和粗纤维含量最低,是药用有效成分提取和加工果酒、果脯、果醋等木瓜食品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928.
参照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分别从10个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品种的全基因组中均扩增出260 bp左右的目标条带. 将目的条带回收、克隆和测序后进行分析,DNAstar分析发现,这些序列存在高度的异质性,28个核苷酸序列变化范围为224~278 bp,同源性范围为16.7%~83.0%.28条序列通过核苷酸聚类分为8个家族.推导氨基酸序列有移框突变、终止子突变或二者兼有;与已登录的不同物种同一类型逆转录酶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不结球白菜Ty1-copia类逆转座子与芥菜型油菜、拟南芥、芜菁、甜菜可能有共同的起源.半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表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和Peronospora parasitica均能激活不结球白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座子在不结球白菜叶片中的表达特征说明它可能参与寄主对病原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929.
白透骨消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反复层析的方法,从白透骨消[Glechoma biondiana (Diels) C.Y.Wu et C.Chen]全草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DEPT)以及与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α-羟基乌苏酸(1)、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2)、乌苏酸(3)、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4)、3β,24-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5)、3α-羟基乌苏-12-烯-28-酸(6)、豆甾烷-3,6-二酮(7)、7β-羟基谷甾醇(8)、豆甾醇(9)、β-胡萝卜苷(10)、棕榈酸(11).除化合物(3)和(10)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30.
神湾菠萝夏季果与秋季果香气成分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神湾'菠萝夏季果和秋季果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并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果中检测出5类共21种香气成分,分别为酯类、烯类、酸类、醇类和酮类,其中酯类11种,相对含量为92.03%,含量最高的为己酸甲酯(44.91%);烯类6种,相对含量为3.99%;酸类、醇类和酮类分别检测出2种、1种和1种,其相对含量分别为0.72%、0.37%和0.22%.在秋季果中仅检测出2类共8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7种,总相对含量为92.11%,含量最高的为己酸甲酯(68.36%);烯类物质1种,相对含量为7.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