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快讯     
<正>武汉病毒所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报道microRNA与病毒复制的机制来自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武汉病毒所肿瘤病毒研究组、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韩国Konkuk大学生  相似文献   
72.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和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2例NAFLD患者记作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GDF-15、FGF21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血清GDF-15、FGF21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关系。此外,将研究组患者按照是否并发MS分为MS组以及非MS组,比较MS组以及非MS组血清GDF-15、FGF21水平以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并发MS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GDF-15、FGF2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GDF-15、FGF21水平与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DF-15、FGF21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均和MS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ST、ALT升高是NAFLD并发MS的保护因素,而体质量指数、GDF-15、FGF21、FPG、2hPG、SBP、DBP、TG升高均是NAFLD并发M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GDF-15、FGF21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以及MS均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NAFLD患者肝纤维化以及MS的辅助性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3.
孙福广  任进 《生命科学》2023,(10):1348-135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类进行性的慢性肝脏疾病,包括简单的脂肪蓄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展性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NAFLD具有致病机制复杂、疾病进行性、高发病率、伴随并发症风险以及无特效药物治疗等特征,这凸显出对NAFLD的发病机制认知、筛查、诊断与监测的重要性。因此,该文旨在介绍NAFLD的概况,着重从肝穿刺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标志物三个方面归纳与总结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为NAFLD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及其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常见指标及NAFLD纤维化评分(NFS)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达格列净对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FGF-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T2DM合并NAFLD组),选择同期80例T2DM不合并NAFLD患者为T2DM组。收集腰围(WC)、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NF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FGF-21水平。比较T2DM组和T2DM合并NAFLD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探讨血清FGF-21水平与T2DM合并NAFLD患者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影响因素对T2DM合并NAFLD的诊断价值。将8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达格列净组各40例,治疗前后观测各项指标变化,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T2DM合并NAFLD组患者WC、BMI、FINS、HbA1c、TG、AST、ALT、HOMA-IR、NFS及FGF-21均高于 T2DM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GF-21水平与T2DM合并NAFLD组患者WC、BMI、HbA1c、TG、HOMA-IR、NFS均存在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FGF-21、HOMA-IR为影响T2DM患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BMI、HbA1c、FGF-21、HOMA-IR对T2DM合并NAFLD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以FGF-21的预测效能最佳。治疗后,达格列净组TG、AST、ALT、NFS、FGF-21水平较二甲双胍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血清FGF-21水平为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参与了T2DM合并NAFLD发病及进展,且对T2DM合并NAFLD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相较于二甲双胍,达格列净可明显降低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FGF-21水平并改善NFS,具有一定程度的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GDF15)对于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AFL)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用白酒构建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然后分别给对照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AAV8-GDF15过表达肝脏的GDF15分子,将小鼠共分为四组:正常+尾静脉注射对照AAV8-NC组(Con+AAV8-NC)、模型(酒精)+尾静脉注射AAV8对照病毒组(AFL+AAV8-NC)、正常+尾静脉注射过表达AAV8-Gdf15组(Con+AAV8-Gdf15)、酒精+尾静脉注射过表达AAV8-Gdf15组(AFL+AAV8-Gdf15)。对其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血清脂、肝脏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的测定;其肝脏活组织切片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检测肝脏结构异常;q-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分子RNA水平等观察过表达GDF15对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结果:与Con+AAV8-N组相比,AFL+AAV8-NC组的体重下降,而过表达GDF15后AFL+AAV8-Gdf15组体重比AFL+AAV8-NC组的体重下降减少。与Con+AAV8-NC组相比,AFL+AAV8-NC组的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下降,过表达GDF15后AFL+AAV8-Gdf15组与AFL+AAV8-NC相比空腹血糖显著下降、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显著升高。AFL+AAV8-NC组与Con+AAV8-NC组相比血脂TG明显升高,过表达GDF15后AFL+AAV8-Gdf15组血脂与AFL+AAV8-NC的血脂相比显著下降。与Con+AAV8-NC组相比,AFL+AAV8-NC组的肝脏重量增加,肝功能损伤程度更严重,肝脏脂肪含量增加,而过表达GDF15后AFL+AAV8-Gdf15与AFL+AAV8-NC组相比,肝脏重量、损伤程度及肝脏的脂肪含量均有显著性下降。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增加GDF15的表达,而GDF15的表达增加会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的损伤及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HP感染后Men1基因对NAFLD小鼠的调控机理,本研究检测了Men1基因和蛋白在NAFLD+HP和NAFLD组小鼠中的表达,同时检测了炎症因子IL-6和IL-18基因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HP感染后NAFLD小鼠中Men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但是IL-6和IL-18基因和含量均显著上调和增加。结合前人的研究报道结果,本研究推断Men1基因可能会与小鼠体内的其它因子协同来影响IL-6和IL-1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而Men1基因下调阻断了这种协同作用,从而使IL-6和IL-18等炎症因子表达上调,促进小鼠肝脏的损伤程度。因此本实验的结果表明,Men1基因可能会是治疗HP感染后NAFLD的一个有效的靶点,改变其表达量就能调节HP感染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7.
脂肪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yl-coenzyme A oxidase 1,Acox1)缺失可通过内源性配体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及其调控的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肥胖基因leptin突变型(ob/ob)小鼠的肥胖和脂肪肝症状,但提高了其肝癌发生率.为进一步研究PPARα信号通路在高脂日粮和leptin缺失诱导的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野生型、Acox1-/-、ob/ob和Acox1Δob/ob小鼠为模型,用正常日粮或60%高脂日粮饲喂10个月.结果显示,正常日粮或高脂日粮饲喂情况下,Acox1-/-和Acox1Δob/ob小鼠的体重、白色脂肪细胞体积、棕色脂肪组织含量及肝脏脂肪含量均分别显著低于WT和ob/ob小鼠.溴化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rd)及烯酰辅酶A水合酶(L-PBE)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Acox1-/-和Acox1Δob/ob小鼠肝脏内肝细胞增殖及L-PBE活性、肝脏重量及其占体重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WT和ob/ob小鼠.正常日粮饲喂的WT、Acox1-/-、ob/ob和Acox1Δob/ob小鼠肝癌发生率分别为0%、100%、0%和4%,高脂日粮饲喂后,其肝癌发生率分别为0%、100%、2.9%和100%.Q-PCR结果显示Acox1-/-和Acox1Δob/ob小鼠肝脏内L-PBE、Cyp4a3、Akr1b10、ap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WT和ob/ob小鼠.综上所述,PPARα信号通路激活可以抵抗高脂日粮和leptin缺失诱导的肥胖和脂肪肝,但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通过Nrf2-Akr1b10信号通路促进了肝癌发生.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电针腧穴联合当飞利肝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2010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诊断标准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电针联合当飞利肝宁治疗组)和对照组(护肝宁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控制饮食(BMI24)、适量有氧运动等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照组仅服用护肝宁,3次/d,联合组服用当飞利肝宁及电针腧穴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转氨酶、血脂水平、脂肪肝程度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血脂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腧穴联合当飞利肝宁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调节肝脏生物学功能,大量实验表明,小分子RNA(miRNA)对肝脏病理学中有作用。本文概述了miRNA在肝炎、肝硬化肝病领域的进展。microRNA-122是肝细胞中最丰富的微小RNA,在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起着非常明确的作用。实验数据显示,microRNA-122亦可作为一种可行性的靶向治疗。microRNA-122在其他肝脏疾病中亦有作用。大量研究证明,与肝炎有关的其他类型miRNA的重要调节潜力与酒精性肝炎、代谢综合征和自身免疫过程有关。此外,在动物模型和人类研究中,miRNA系列与肝脏纤维化进程有关联。miRNA在肝脏中的功能与细胞分布重要性以及miRNA潜在地作为细胞与器官联系纽带,循环miRNA作为肝损伤、肝癌疾病早期和进展的生物学标志,这些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重要的是:miRNA在肝脏中的调节作用,代表着未来肝病治疗医疗技术中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为NAFL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病例分为正常组(A组,n=189)、单纯性脂肪肝组(B组,n=162)、脂肪肝伴肝功能改变组(C组,n=23),分析其体检结果及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组大多数各项指标均比B组有所升高,其中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 P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和C组中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Fins、2hPIns、腰臀比(WHR)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NAFLD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6,P0.05)。有高脂血症组单纯性脂肪肝发病率高于没有高脂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1,P0.05)。有高血压病史的NAFLD发病率比无高血压病史的高,差异显著(x2=7.3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C、HbA1c、有高血压病史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NAFLD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NAFLD中伴肝功异常组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现象,更易于患慢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