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59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目的:探讨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查肺癌血清特异性蛋白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ELDI-TOF-MS对35例正常对照组、43例治疗前肺癌病人的血清样品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测定,用BioMarker Wizard 3.01及BioMarker Parrern System 5.01分析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及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共检测到251个蛋白质峰,筛选出差异蛋白质峰11个,以质荷比(m/z)分别为M2799_26,M3227_41,M5739_70和M8164_30的4个蛋白质峰为依据组合构建分类决策树模型,分出5个终节点。决策树模型的原始判别总准确率为91.0%(71/78),敏感性为88.4%(38/43),特异性为94.3%(33/35);交叉验证总准确率为85.9%(67/78),敏感性为88.4%(38/43),特异性为82.9%(29/35)。结论:SELDI-TOF-MS在肺癌血清特异性蛋白质的筛选及诊断模型的建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术后吻合口瘘和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完善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对其营养风险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营养风险组(≥3分,43例)和无营养风险组(<3分,6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术前营养风险状态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食管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较高,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95%(43/1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风险组年龄≥65岁、入院体质量指数<18.5 kg/m2、术前接受过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不足、术前白蛋白<35 g/L的患者比例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接受过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不足、术前白蛋白<35 g/L是食管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营养风险组术后胸腔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住院时间长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情况、术前白蛋白水平是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术前营养风险会增加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3.
为确定呼伦贝尔草原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刈割制度,于2019—2021年在呼伦贝尔草原开展刈割时间(7月31日、8月10日、8月20日、8月30日、9月9日)、留茬高度(3、9、15 cm)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草原群落特征、牧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较晚时间刈割和低留茬刈割会降低翌年群落高度和盖度;低留茬刈割降低翌年地上部分生物量,但刈割时间对其影响不显著。禾草、莎草相对生物量随刈割时间的延迟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杂类草则与之相反,而豆科植物无明显变化。低留茬刈割在当年能够获得高的干草产量,但翌年的干草产量显著下降;8月30日,留茬3 cm刈割时干草产量达到最高值(469 g·m-2),高于最低值361.5%。牧草品质中粗蛋白含量在8月30日刈割时亦达到峰值,高于最低值约6.5%,且在高留茬刈割下含量更高;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刈割时间延迟逐渐升高,9月9日刈割高于7月31日8.0%、5.9%,并且随留茬高度增加而降低。呼伦贝尔草原刈割制度设置为留茬高度9 cm左右、8月20—30日刈割为最佳,但需更长期的刈割试验观测才能得到更可靠、更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利用大型人工气候室模拟研究增温(对照、增温1.5 ℃、增温2.0 ℃)、光照时间(10、14、18 h)和氮添加(0、5、10、20 g N·m-2·a-1)对东北地区蒙古栎主要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温1.5和2.0 ℃使芽膨大期显著提前,完全变色期显著推迟,生长期延长,且延长天数随增温幅度的增大而增加。光照时间显著影响秋季物候(叶黄始期、叶黄普期、完全变色期),与光照14 h相比,短光照(10 h)使叶黄始期显著推迟7.0 d,生长盛期相对延长。氮添加使芽膨大期、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均显著提前,完全变色期仅在高氮水平(20 g N·m-2·a-1)下显著推迟9.5 d,表明高氮添加使蒙古栎生长期延长。增温和高氮添加(20 g N·m-2·a-1)协同作用显著推迟完全变色期,导致叶黄期延长。增温和短光照协同作用、氮添加和短光照协同作用以及增温、氮添加和短光照协同作用均使叶黄始期显著推迟,生长盛期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95.
邱金水  王亚楠  庄会富 《生物多样性》2022,30(11):22356-182
高质量的生物多样性数据能够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目前研究人员开发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处理软件或工具, 包括工作流系统、R语言包、Python语言包和Excel工具等, 但是使用这些软件或工具需要用户安装相应的软件客户端, 并掌握一定的编程语言、软件开发和复杂的Excel公式等知识和技能。为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门槛, 本文采用了Browser/Server模式设计技术、Web技术、可视化技术、响应式开发技术、网络爬虫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Solr智能检索技术等, 针对不同维度的生物多样性数据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模块, 构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在线数据处理平台(http://dp.iflora.cn/)。该平台能够有效地帮助科研人员对物种名称、地理位置、时间日期和经纬度等数据进行处理, 并提供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质量评测和资源统计分析等辅助功能, 帮助科研人员实现零代码和低门槛地处理生物多样性数据, 提供便捷、高效和简单的数据清洗、校正、转换和整合等数据处理渠道, 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苦荞麸皮粉中蛋白含量及其蛋白组成。方法:采用碱法提取-等电点沉淀分离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w/v)、pH、时间等3个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 (Box-Behnken 中心组合)优化苦荞麸皮粉蛋白提取工艺。结果:料液比、pH、时间对麸皮蛋白提率有显著影响,影响顺序为料液比> pH>时间。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pH 10.5、料液比1∶35、时间3 h 40 min,此条件下苦荞麸皮蛋白提取率为(97.31±4.64)%。结论:本研究为有效开发利用苦荞麸皮粉的蛋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in the study of tumor metasta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umor metastasis is the dominant cause of death in cancer patients. However,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umor metastasis are still elusive.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 molecules with their expressions correlated to the metastatic process would help to understand the metastatic mechanisms and thus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for th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ancer. Proteomics is a systematic research approach aiming to provide the global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under given conditions. Proteomic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biomarker discovery and pathogenetic studies including tumor metastasi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in identifying molecular factors in tumor metastasis process. The combination of proteomics with other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in biochemistry, cell biology, molecular genetics and chemistry, togeth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improvements in existing methodologies will continue to extend its application in studying cancer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98.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尿斑块土壤化学特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蒙古冷蒿小禾草草原1989年围封禁牧地,研究了天然羊尿尿斑土壤化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pH值于施尿后第2天达到最大值,以后呈下降趋势,58天后pH值基本稳定在6.5左右且低于对照区水平,施尿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与pH值的变化基本一致,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施尿后土壤总可溶性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第2天达到最大值(35.1mg·L^-1)。总可溶性磷各组分钼酸反应磷、可溶性有机磷和可溶性缩合磷百分比均存在两个明显的变化阶段,钼酸反应磷和可溶性有机磷与可溶性缩合磷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施尿区土壤NH4^+-N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以后呈下降趋势;NO3-N含量14天后开始显著增加,并于第21天达到最大值,其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型”特征,并较NH4^+-N存在显著的时滞现象;施尿后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增加,并表现为“双峰型”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
浸提条件对小麦秸秆中化感物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璞  赵秀琴 《植物学通报》2001,18(6):735-738
通过对比不同浸提条件下小麦秸秆中化感物质的检测结果,发现浸提温度和时间对化感物质的最终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化感物质的量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长,但在50℃时,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化感物质的量反而降低。化感物质最大量在50℃,24h浸提条件下得到。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提取到的化感物质的量多于多数条件下得到的量(除少于50℃,24h浸提条件下得到的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漫提温度升高,植物材料中的化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但是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性。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温度及时间对保存血液有效期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对血液液状保存时保存损伤机制的影响 ,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取 10名健康献血员静脉血 ,混合于CP2D A保存液中 ,均分为 2组 ,分别保存于 0℃和 4℃环境条件下 ,分别于设定的时间 (第2 1d和第 4 2d)以shafiq UR rehman法检测膜磷脂 ,同步法检测Na K ATP酶、纯化PDE法检测CaM、分光光度法检测LPO等指标。结果 :固定温度条件下随时间的延长血液过氧化反应增强 ,保存损伤作用增加 ;同一时期内保存损伤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减轻 ,以 4℃组血液老化明显。结论 :血液保存损伤作用随保存期的延长而增强 ,随保存温度的降低而改善 ,并指出血液液状保存所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