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1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63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虽然许多视皮层区内的方向选择性细胞以柱状方式排列组构, 但猴初级视皮层(V1)区方向选择性功能组构仍然不甚明了. 定量地比较研究了猴和猫初级视皮层方向选择性细胞的比例、选择性强度和功能组织, 结果表明, 猴的方向选择性细胞的比例比猫少, 选择性强度和方向功能组织的程度均显著地比猫弱, 提示这些种属差别可能源于其神经通路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2.
多子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寄生导致翘嘴鳃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对鳃组织的危害过程,本文开展了多子小瓜虫的光镜观察和翘嘴鲌鳃组织病理切片方面的研究。光镜形态研究发现小瓜虫运动时呈球形,直径500-800 m;前端具有耳廓状胞口和内陷的袋状胞咽;环境温度为18℃时,滋养体经1h左右发育成包囊,体表形成一层透明胶膜,并以虫体中央的分裂沟为界进行二分裂;子代虫体从8细胞期进入16细胞期时,包囊内部形成内胞膜将子代虫体等分为两个集团。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虫体呈卵圆形,挤压了周围的包裹细胞,导致组织变形;鳃小片黏连,鳃丝上皮细胞受到破坏,严重区域鳃丝结构被完全破坏。本研究解析了小瓜虫的形态发生与发育过程以及对宿主危害的组织病理结构与机制,为揭示小瓜虫的侵染、发育和成熟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小瓜虫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993.
石小荣  黄亚芬  蒋玲 《蛇志》2016,(4):512-513
目的分析游离背阔肌坏死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并总结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游离背阔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血供不足,扩管药物使用不当以及基础代谢加快是导致皮瓣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正确的处理是预防皮瓣发生坏死的有效措施。结论保证足够的血容量,合理使用扩血管药物的浓度和量,及时去除坏死组织,避免感染是预防游离背阔肌皮瓣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抚仙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tingi是云南抚仙湖特有种,虽然实现了人工繁殖,但在塘养环境下仍无法自然繁衍。鱼类的生殖活动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其中促性腺激素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抚仙金线鲃垂体中克隆了GTHα、FSHβ和LHβ3种基因的c DNA序列,其中GTHα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357 bp,编码118个氨基酸,有10个半胱氨酸残基和2个N-糖基化位点;FSHβc DNA全长为856 bp,ORF长度为393 bp,编码130个氨基酸,有11个半胱氨酸残基和1个N-糖基化位点;LHβc DNA全长为930 bp,ORF长度为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有12个半胱氨酸残基和1个N-糖基化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THα和LHβ都只在雄鱼和雌鱼的垂体中表达。FSHβ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在雌鱼和雄鱼的脂肪、肌肉和雄鱼的精巢和肝脏中有少量表达。本研究为抚仙金线鲃的人工繁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孕鼠胎盘形成中期的表达模式。方法 HE染色观察孕鼠第9天至第14天(D9~D14)胎盘形态结构的变化,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天数胎盘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孕鼠D11时胎盘的3层结构开始形成,包括蜕膜区(Dec)、海绵滋养细胞层(Sp)和迷路区(Lab);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Dec区域逐渐缩小,Sp和Lab区域增大;免疫组化表明,MMP-9和TIMP-1均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MMP-9强表达于D9和D10胎盘的外胎盘锥中,D10~D13的Dec、Sp和D11~D13的滋养巨细胞中。MMP-9在D11的Lab,D12的Dec和Lab,D13的Dec、Sp、Lab区域中的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值与D14胎盘中对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在D9~D12的Dec区域中的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值与D14胎盘中对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TIMP-1在D9、D11的Dec及D12的Lab区域中的比值与D14胎盘中对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10、D12的Dec和D13的Lab区域中的比值与D14胎盘中对应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9和TIMP-1在孕鼠胎盘中的协同表达可能参与调节胎盘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6.
李艳青  黄德斌 《蛇志》2016,(4):494-496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于机械通气48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重症监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这一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常导致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间推迟、ICU留治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VAP不仅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增加了呼吸机通气患者的病死率。在我国VAP的发病率可达31.4%~36.10%,而VAP导致的死亡率则高达29.2%~40.1%[1]。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VAP发生率与病死率,是改善患者疾病转归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应用经验放大法探索肺炎链球菌规模化基本发酵工艺条件。方法复苏肺炎链球菌菌种,传代培养,最后接种于30 L发酵罐中,以细菌发酵的培养时间、收获液菌浓度A600 nm值、荚膜多糖产率为指标评价发酵工艺;以纯化多糖的功能基团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色谱分配系数KD值)、生物活性为指标评价多糖质量。以4型、19F型肺炎链球菌为首选菌株,用于筛选高产菌株、优化传代方法、培养基及30 L发酵罐的通气条件,并应用经验放大法至270 L及1 200 L发酵罐,并将发酵条件推演到其他血清型肺炎链球菌。结果筛选出肺炎链球菌4型和19F高产菌株,利用市售复合培养基,经3代种子液体-液体传代法,0.03 VVM通气条件下,4型和19F菌株在3 0 L发酵罐中获得良好的培养结果;并采用经验放大法至1 200 L发酵罐,获得良好结果。采用此发酵工艺条件,其他20个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在1 200 L发酵罐中也获得较理想结果。结论应用经验放大法初步探索了肺炎链球菌在1 200 L发酵罐中的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98.
透明质酸是由β(1-3)-N - 乙酰-D- 葡萄糖胺和 β(1-4)-D- 葡萄糖醛酸的双糖反复交替连接而构成的酸性黏多糖,广泛分布于脊 椎动物体内各种组织细胞间质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而外源性透明质酸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其作为支架材料在组织工 程领域的应用具有独特优势。综述近年来透明质酸在组织工程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是终生营地下生活的小型哺乳动物,为研究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消化对策和调节,探讨地下鼠消化道的可塑性,测定了不同季节消化道各器官长度、重量及各器官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甘肃鼢鼠总消化道长度、各消化器官长度和含内容物总重量无显著季节差异。总消化道及各器官的鲜重和干重多在春季最高,含内容物重量于秋季较高。组织结构有显著性季节变化,黏膜层和肌层的厚度及肠道绒毛高度春季最高。结果表明,甘肃鼢鼠主要依靠肠道重量的增加和组织结构的可塑性变化来适应相对稳定的地下生活环境,无需增加消化器官长度满足其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通过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识别性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准确而迅速地定位配偶、寄主植物。本研究通过克隆暗黑鳃金龟气味结合蛋白15a(Hpar OBP15a)基因,解析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特征、组织表达模式及与寄主植物气味等化合物的结合特性方面的研究,为阐明暗黑鳃金龟基于嗅觉识别的寄主植物选择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根据暗黑鳃金龟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利用RT-PCR克隆了Hpar OBP15a基因;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在成虫不同部位的表达量差异;荧光竞争结合测定了Hpar OBP15a蛋白和58种候选化合物的结合特征。【结果】暗黑鳃金龟Hpar OBP15a基因全长534 bp,编码147个氨基酸,Gen Bank登录号为AK1834747。Hpar OBP15a在触角中特异表达,且在雌虫触角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雄虫。在被测的58种化合物中,Hpar OBP15a与46种气味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其中与十二烷、十二醇结合能力最强,其解离常数分别为8.5和11.3μmol/L;同时,对性信息素(L-异亮氨酸甲酯和R-芳樟醇)也有一定的结合能力(解离常数分别为21.0和18.5μmol/L)。【结论】Hpar OBP15a具有广泛的气味结合谱,其中对榆树挥发物十二烷的结合能力最强,因此该蛋白可能在暗黑鳃金龟对榆树的定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