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91.
李海东  高吉喜 《生态学报》2020,40(11):3844-3850
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2大全球性热点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导致物种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降低和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损,威胁到中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工作,既是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结合爱知目标10的实现情况,分析了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布的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政策制定情况、中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进展情况,剖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存在的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亟待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不足、自然保护地之间缺乏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廊道网络、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缺乏。研究提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策略,包括制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试点、强化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以期为推进纳入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欲使教师讲好它,学生学好并非易事。在学生中经常流传着一句“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的口头禅,足见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难度。本文结合笔者在南京大学讲授生物化学25年多的实践及成功经验,与同行们分享生物化学的教学技巧和策略,如何上好第一次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如何把传统课堂教学的手段与其他新型的教学方式结合,如何开展和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等,希望它们对同行们的生物化学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993.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三分之二以上面积,拥有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海洋的价值远不止生物多样性,它对人类的生存也至关重要,调节着全球的气候,产生我们呼吸所需的一半氧气,促进水循环并产生雨水和淡水。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肺部氧合功能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评估分级)Ⅰ~Ⅱ级、年龄≥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VCV组和PCV组。在围术期行全麻机械通气中,VCV组采用容量通气模式,潮气量为8 m L/kg,PCV组采用肺保护通气,潮气量为6 m L/kg及5 cm H2O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ion pressure,PEEP),同时气腹后每30 min给予一次手法肺复张。记录患者气腹前5 min(T0)、气腹后5 min(T1)、气腹后30 min(T2)、气腹后60 min(T3)、气腹后120 min(T4)、气腹停止10 min后(T5)的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于T0、T4、离开苏醒室时抽取血气,计算氧合指数(OI)值,于术前一天、T4、术后一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CRP、IL-6的值。结果:与VCV组比较,PCV组在T4、T5时刻气道压降低,T4、T5肺顺应性增高(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CV组在离开苏醒室时氧合指数较高(P<0.05);PCV组在术后一天时刻IL-6和CRP值较低(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提高老年患者肺部氧合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农药减施等果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在重要的水果种植区域内危害日益严重,有从次要害虫发展为主要害虫的趋势。而桃树作为少数茶翅蝽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的果树之一,被害尤为严重。虽有化学药剂对茶翅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其飞行能力强,易产生抗药等特点,导致防治非常困难。因此,对茶翅蝽的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方法愈发得到重视,特别是天敌昆虫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茶翅蝽的主要天敌是寄生蜂,利用天敌昆虫可以有效控制茶翅蝽的种群数量。此外,基于茶翅蝽嗅觉行为反应构建的"推-拉"防控策略研究得以开展,以达到对茶翅蝽种群的生态调控。本文综述了茶翅蝽对桃生产过程中的危害现状及特点、生态学习性及现阶段防治措施等,并着重总结了针对茶翅蝽成虫的潜在生物防治方法,为茶翅蝽的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伪鞘榕小蜂Sycoscapter trifemmensis是一种寄生于鸡嗉子榕间花期榕果的专性寄生蜂,雌雄两性繁殖策略分化明显,为更好理解和诠释雌蜂寄主定位和雄蜂配偶识别机制,有必要对两性的触角感器进行观察。运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对比和探讨了伪鞘榕小蜂雌雄成虫的触角和触角感器类型、分布、数量及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雌蜂触角鞭节由11鞭小节组成,总长817.82±33.23μm,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类型1)、锥形感器(类型1)、多孔板形感器(类型1)、栓锥形乳突状感器5类5种;雄蜂触角鞭节仅由6鞭小节组成,全长为雌蜂的1/3,且各节有明显的缩短和增粗特征,着生感器包括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类型2和类型3)、锥形感器(类型1和类型2)、多孔板形感器(类型2)、腔锥形感器5类7种。雌蜂触角感器的数量与分布显著高于雄蜂,且同类型感器在雌蜂上具有明显的延伸、增粗、分支的特征,以板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最为突出。伪鞘榕小蜂雌雄成虫的触角及其感器有明显的性二型,特别是与化学信息识别相关的感器,反映了雌雄蜂在不同生态环境和繁殖压力下的形态分化、行为策略和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997.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反映了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的生长和生存策略。叶经济性状与植物对资源的获取、利用和储存直接相关,并且受到温度条件和CO2浓度的显著影响。该文采用人工环境控制系统封顶式生长室研究广布湿地植物水葱(Scirpus validus)和香蒲(Typha orientalis)的叶经济性状对模拟增温(现行环境温度+2 ℃)和CO2浓度倍增(增至850 μmol·mol-1)的响应。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下,水葱净光合速率、氮含量和磷含量显著降低,但其胞间CO2浓度和比叶重显著增加; CO2浓度倍增处理下,水葱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但比叶重显著增加。(2)增温处理下香蒲的比叶重显著增加,而氮含量和磷含量显著降低; 香蒲的光合参数、氮含量和磷含量在CO2浓度倍增处理下均显著降低,而比叶重显著增加。(3)水葱的比叶重、氮含量、磷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主成分分析的两个环境变量相关; 而香蒲的经济性状均与两个环境变量相关,表明这些经济性状在香蒲响应增温和CO2浓度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除碳含量外,水葱和香蒲的其他经济性状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氮含量、磷含量和比叶重均在响应增温和CO2浓度倍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体而言,该研究结果反映了水葱和香蒲在功能性状上对增温和CO2浓度倍增的响应策略。两种植物的光合能力和养分含量在两种处理下虽然均受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其抗逆能力升高,表明增温和CO2浓度升高不利于水葱和香蒲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8.
《遗传》2011,(12):1299
为了全面总结2011年期刊工作进展,深入分析办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和影响力,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和中国遗传学会于2011年12月3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11年期刊工作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  相似文献   
999.
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EST-SSR)来自表达基因,因此除具备来源于传统基因组的SSR标记的所有优势外,还与基因功能表达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而强化了SSR标记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我们简要介绍了EST-SSR标记的开发策略、方法及其应用进展,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是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面临的挑战随着民众对造访自然区域、体验原住民生活及观赏野生生物等活动的兴趣持续增长,既带来机会也带来压力,因此需要最佳的实践管理。"生态旅游"一词已被广泛认知与应用,但仍常被误用,定义并不一致。在生态旅游界主要的挑战是,必须持续教育推广生态旅游认知及对抗"漂绿"(伪生态)的观光产业。许多政府已经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但并没有完全融合进主流的观光市场及环境政策,或是以实际行动支持生态旅游的发展。全球有越来越多的人努力成立生态旅游企业以增强对永续生计及保育的贡献,但许多业者的经济基础薄弱,而且缺乏充分的打开市场的途径。生态旅游必须展现更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及发展策略,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