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与血小板功能活化产物GMP-140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20例研究对象进行了血浆LDL、GMP-140水平的测定,其中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组4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ACS患者血浆LDL和GMP-140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ACS组又高于SAP组(P<0.05),且血浆LDL与GMP-14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检测CHD患者血浆LDL和GMP-140水平的变化对CHD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疗效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阐明血沉增快的原因是血浆还是红细胞。方法:收集72例血沉异常的抗凝血标本,同时收集血型相对应的72例血沉正常标本,组成血型相同的血沉异常和正常标本72对,每对互换血浆后重新测定血沉,与原始血沉结果比较,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沉与血浆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关系。结果:血沉异常标本的红细胞加入血沉正常标本的血浆后,72例(100%)血沉均减慢,其中30例血沉下降90%以上,35例下降70%-90%,7例小于70%。血沉正常标本的红细胞加入血沉异常标本的血浆后,67例(93%)血沉加快,其中58例(81%)变为异常(18例血沉加快10倍以上,40例加快5-10倍)。球蛋白、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血沉具有线性关系,球蛋白(r=0.420,P<0.001)和纤维蛋白原(r=0.673,P<0.001)与血沉呈正相关,而白蛋白(r=-0.558,P<0.001)与血沉呈负相关。结论:血沉增快主要与血浆因素相关,红细胞对于血沉的影响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治疗作用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6例热射病合并MODS,及时运用CVVH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治疗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5例痊愈,1例死亡。通过早期积极采用CVVH联合综合治疗措施,可快速降低患者体温,防止因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结论:CVVH是热射病合MODS有效治疗方法,其可早期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且对代谢产物和炎症因子的清除也有重要作用。期间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以及配合治疗的连续性,是成功救治这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功能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2例并随机分为2组:高通量透析(HPD()n=26)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n=26)。两组患者均每周透析2次,每次4h,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毒症患者血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PTH的清除作用及对血脂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KT/V及透析前后血BUN、Cr的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HDF组透析1年后β2-MG较透析前增高(5.17±15.09)%,HPD组透析1年后β2-MG较透析前下降(12.32±3.2 7)%,P<0.0 1。HDF组透析1年后甲状旁腺激素较透析前增高(6.59±14.13)%,HPD组透析1年后甲状旁腺激素较透析前下降(19.07±5.27)%,P<0.01。HPD、HDF两组血磷下降率分别为(56.4 4±14.83)%、(43.94±17.96)%,P<0.05,HDF组患者透析1年后其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相比于透析前血清TG水平上升了(22.4 2±9.52)%,HPD组1年后TG较透析前下降(2 3.81±9.93)%,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β2-MG、甲状旁腺激素、对血磷的清除效果也优于血液透析滤过,对血脂代谢也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5.
名刊浏览     
血液系统或可自行防御外来纳米物质 中科院纳米安全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碳纳米管与赢液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与其毒理学效臆机制时发现,当碳纳米管进入含有人血液货白的溶液中时,血L液中的主要蛋白(如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等)会在碳纳米管的表面进行竞争性吸附,形成不同外彤的所谓“王冠”形状的蛋白——碳管复合物。  相似文献   
96.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possesses a 30K protein family of 3×10~4 Da,the biologicalfunctions of which have not been fully identifi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30K protein family and the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sex-linked mutant strain of silkworm was investigated bytwo 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PAGE)and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tein spots 1-5 of the 30Kprotein family,mainly existing in normal strain,are possibly related to embryonic development.The earlyconsumption of a 30K protein named 6G1-30K-1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30K proteins named 6G1-30K-3and 6G1-30K-4 are likely caused by the destruction of physiological balance in normal embryonic development,which may lead to lower hatchability of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strai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asonablemetabolism of 30K proteins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embryo's norm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7.
以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比较了不同中和抗体效价的SARS康复患者血浆样本(试验组)与正常人单采血浆样本(对照组)蛋白谱的异同。结果显示:对照组9份样本的2-DE 图谱出现蛋白斑点338±24个,试验组9份样本出现蛋白斑点348±45个,二者主要斑点的位置与数量基本一致;对照组中少量蛋白斑点的出现频度不同,且有4个蛋白点群的灰度值存在明显的差异;试验组有6个蛋白点群与对照组出现差异,并在相同区域Ⅲ内有4个蛋白斑点的灰度值出现变化,且灰度值与样本的中和抗体效价呈正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蛋白谱存在差异,且与SARS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呈现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循环血液起着关键作用。血液成份的变化在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中十分重要。因此,采用血清、血浆或全血,是一个涉及临床医疗与科研质量的重要问题。WHO于2002年邀请41位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并发表了一个报告,比较详尽地评述了血清、不同抗凝剂制备的血浆和全血在常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各种血标本相关指标的稳定条件。近20年来,许多学在这一领域已进行了大量工作。虽然我国也有人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但还不够重视。例如,血糖测定,WHO推荐使用EDTA抗凝全血,肝素抗凝全血需谨慎应用;但明确指出不宜使用血清,否则测定值偏低。北美与欧洲很少采用血清测定血糖。但我国不少检验医学书籍仍然推荐使用血清,甚至在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推荐使用血清(浆)标本,将两视同相等。产生这些不妥的原因,主要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教学中长期强调血清是缺乏纤维蛋白原的血浆所致。因此,明确血清与血浆的重要差别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纤维素酶的酶活性和吸附特性之间的关系,将瑞氏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Ⅰ(endoglucanaseⅠ,EGⅠ)和其吸附结构域(cellulose-binding domains,CBD)的基因经PCR扩增后,连接到载体pCANTAB5E上,构建成噬菌粒展示载体pCANTAB5E-egⅠ和pCANTAB5E-egⅠ-cbd。将这些噬菌体展示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TGⅠ中,在辅助噬菌体M13KO7的帮助下得到重组噬菌体。用ELISA和Somogyi方法分别测定了EGⅠ及其CBD的表面展示噬菌体对纤维素的亲和性和EGⅠ的CMC活性,结果显示EGⅠ及其CBD已功能展示于噬菌体表面。该系统的成功构建为今后利用噬菌体展示的方法进行纤维素酶的酶分子改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爱玉子花序挥发物成分以及对其传粉小蜂的吸引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铃  吴文珊 《生态学报》2010,30(8):2212-2219
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GC-MS分析,研究接受期以及传粉或产卵5d后爱玉子(Ficus awkeotsang)雌、雄隐头花序挥发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爱玉子隐头花序挥发物的组成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主要成分是对传粉小蜂具有显著吸引作用的芳樟醇。组成雌、雄花序的接受期挥发物信号的化合物种类与数量不同,但两者之间的共有化合物却占花序挥发物总量的70%以上,且接受期雌、雄花序挥发物组成比例相似,小蜂无法通过花序挥发物信号的差异,区别雌、雄花序,从而支持"榕树雌、雄花序接受期挥发物存在相互模拟现象"的假说。爱玉子传粉(或产卵)前后花序挥发物信号发生变化,表现在花序在传粉(或产卵)后,一些挥发性化合物在榕果中消失或相对含量减少(如芳樟醇),有些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如苯甲酸甲酯),并出现新的化合物(如2-乙基己醇);在化合物组成上,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下降,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相对含量上升。嗅觉仪实验表明爱玉子接受期雌、雄花序挥发物对其传粉榕小蜂有极显著的吸引作用,而传粉(或产卵)5d后的雌、雄花序挥发物对传粉榕小蜂有显著的趋避作用。传粉小蜂对雌、雄接受期花序挥发物的选择没有偏向性。榕果通过挥发物的释放量和成分的改变反映出花发育与被授粉(被产卵)状况,传粉小蜂通过接收榕果发出的化学信息,判断选择适合的寄主。研究对于爱玉子的高产栽培以及植物与昆虫专性共生化学生态学机制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