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6篇
  免费   860篇
  国内免费   170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南美斑潜蝇 [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 ]是蔬菜和观赏植物的重要检疫性害虫。最早发现于阿根廷 ,巴西 ,秘鲁和美国等拉美国家。 80年代末传入欧洲的以色列、荷兰、德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澳大利亚。我国 1 993年初最早发现于云南。目前 ,该虫具有向周围进一步扩散的趋势 ,云南已传播到 1 8个县市发生为害。贵州、四川、新疆、山东也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发生为害。 1 997- 1 998年我们在福建省潜蝇种类调查中于福州郊区及古田已发现该虫。 2 0 0 1年 2月笔者在厦门从针叶菊、金盏菊采集的受害叶片上首…  相似文献   
992.
两种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的建立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快速建立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 3组。正常对照组 ;葡萄球菌内毒素 (SEB)静脉注射 ,牛血清白蛋白 (BSA)隔日口服及免疫佐剂皮下注射组 ;在第二组基础上加作肝左叶切除组。 14周后分别作尿蛋白 ,IGA免疫荧光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肝左叶切除组蛋白尿出现的时间早于非肝切除组 ,但两组在 14周后蛋白尿定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尿蛋白定性始终均为阴性。光镜检测轻至中度系膜扩张 ,伴系膜细胞少量增生 但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肝左叶切除组IgA免疫荧光强于非肝切除组。结论 葡萄球菌肠内毒素静脉注射、BSA隔日口服、免疫增强剂或在上述基础上加肝左叶切除的方法都能诱发SD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肝左叶切除组蛋白尿出现时间早 ;但于 14周后尿蛋白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3.
大肠埃希菌性阴道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建立大肠埃希菌定植的阴道感染小鼠模型。方法 :在阿莫西林溶液 (12 5mg/ml)冲洗小鼠阴道冲洗处理下 ,将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接种到小鼠阴道内。结果 :各组小鼠阴道冲洗液检出的平均对数值比较 ,经过阿莫西林溶液小鼠阴道冲洗处理后再接种大肠埃希菌的阿莫西林 +大肠埃希菌组 ,阴道内定植的大肠埃希菌数量 (8 18± 1 0 9)较经过生理盐水小鼠阴道冲洗处理后再接种大肠埃希菌组 (5 72± 0 6 8)明显增多 (P <0 0 5 ) ,而且小鼠阴道感染的症状明显 (P <0 0 5 )。结论 :通过抗生素处理后 ,再在小鼠阴道内接种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能够在小鼠阴道内得到定植 ,即建立起大肠埃希菌性阴道感染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994.
Palmer等人提出连接性先于经典的Gestalt规律决定视知觉的基本单元, 但是, Han等人发现在字母分辨任务中空间相邻性组织可以和连接性组织发生得一样快. 在3个实验中进一步研究连接性和空间相邻性组织的关系, 发现当视野中呈现一个或两个整体字母时, 检测由连接性和空间相邻性决定的靶目标的反应一样快. 但是, 当视野中的整体字母增多时, 检测由连接性决定的靶目标的反应比检测由空间相邻性决定的靶目标的反应快, 而且连接性的这种优势不受整体字母间距离的影响. 表明在多物体条件下决定知觉的基本单元过程中, 连接性比空间相邻性更有效. 讨论了这些结果的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TGF β1 SMAD3信号对小鼠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分离了野生型与Smad3基因剔除 (Smad3ex8 ex8)突变纯合子小鼠肋骨软骨细胞并进行了体外培养 .通过3 H TdR参入实验检测了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 .TGF β1可以刺激野生型软骨细胞的增殖 ,Smad3基因缺失导致小鼠软骨细胞丧失对TGF β1刺激生长作用的应答 .Northern杂交显示 ,TGF β1促进野生型小鼠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 ,而Smad3基因缺失突变纯合子软骨细胞大量表达肥大性软骨细胞的分子标记物X型胶原 .结果表明 ,SMAD3介导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刺激软骨细胞增殖并抑制软骨细胞的肥大性分化  相似文献   
996.
RNA干扰作用(RNAi)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RNA干扰作用 (RNAi)是生物界一种古老而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现象 ,是基因转录后沉默作用 (PTGS)的重要机制之一 .RNAi主要通过dsRNA被核酸酶切割成 2 1~ 2 5nt的干扰性小RNA即siRNA ,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性靶mRNA分子而实现 .RNAi要有多种蛋白因子以及ATP参与 ,而且具有生物催化反应特征 .RNAi是新发现的一种通过dsRNA介导的特异性高效抑制基因表达途径 ,在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条锈菌与慢锈小麦品种互作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商鸿生 《菌物系统》2002,21(4):580-584
条锈菌与慢锈小麦品种互作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随着慢锈性的表达,条锈菌的胞间菌丝发育受抑,细胞器泡囊化解体。吸器母细胞和吸器发育受阻,最终解体,坏死。吸器的受抑,坏死主要表现在吸器体形成后期。在锈菌与寄主互作的交界面,吸器外质膜皱褶,电子致密度增高,吸器外间质加宽,并有大量电子致密度加深的物质沉积。与抗病品种相比,慢锈品种中病菌受抑,坏死程度轻,寄主细胞的过敏性坏死机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998.
黑木耳交配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曹晖 《菌物系统》2002,21(4):559-564
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沪3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分离,鉴定得到157株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以其中73株孢子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实验,经过三配交配反应,结果表明,木耳的交配型符合四极性交配系统的分布规律。根据四种交配反应情况把73株孢子单核体分为四组,并从四组中挑选出B17,B177,B101,B65作为四种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与此同时,从沪3菌株的双核菌丝体制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53株原生质单核体,对这些单核体进行交配,确定出两种亲本交配型,以Y150(A1B1)和Y121(A2B2)作为标准菌株,将两个亲本交配型标准菌株与四个孢子单核体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反应,初步确定出四种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分别为:B17(A2B2),B177(A1B1),B101(A2B1)和B65(A1B2)。  相似文献   
999.
遗传密码子的设定表现出令人困惑的多态性特点 :不同氨基酸拥有的密码子的数目 ,除 5个外 ,从 1个到 6个都有 .这种特点显示出密码子无论在翻译行为还是进化轨迹上 ,都存在诸多的异质性 .因此 ,简并性一词的收敛含义 ,并不能表征这种多态性的进化内涵 .没有同义密码子的AUG(Met)和UGG (Trp)并无简并现象 .其余的密码子则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 ,4个同义密码子为 1组 ,具有相同的第 1、2位碱基 ,并遵循“3中读 2”的读出规则 .同组的 4个同义密码子 ,不过是来自同一个双字母原始密码子 (XYN)的孑遗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 ,也不宜视为简并现象 ;另一类则主要是 ,2个同义密码子为一组 ,并遵循“3中读 3”读出规则 .它们是由编码 2个氨基酸的双义原始密码子 ,第 3位的未定碱基N进一步设定形成 .至于有 6个同义密码子的 ,特别令人困感不解的组别 ,实际上是 4 + 2个 ,这启示它们可能源于上述两大类 .遗传密码子多态性的起源 ,可能始于最初阶段 ,氨基酸同某类寡核苷酸的起始二联体的相互作用 ,而完成于所有的双义原始密码子的第 3位碱基的分化 .这种进化轨迹被传统的简并性一词所模糊 ,并导致鉴定各有关理论可信性的坚实依据和令不同观点取得共识的基础被掩盖起来 .这可能就是在遗传密码子起源领域里 ,长期存在着众  相似文献   
1000.
光周期对西葫芦185品系顶芽和叶片衰老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短日照下 ,西葫芦 (CucurbitapepoLinn .) 185品系的植株发生衰老。结构学、基因表达与系列生化分析证实 :短日照启动了顶端分生组织由营养生长锥向花芽的转化 ,进而其组成细胞发生编程性死亡 (PCD) ,导致顶端生长势的丧失 ;与长日照处理相比 ,短日照处理在发育晚期也引起大量叶肉细胞发生PCD ,进而叶片出现衰老。核酸酶活性的高度表达是PCD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子事件。实验证实 ,西葫芦 185品系植株衰老进程的发生与顶端分生组织和叶肉细胞中发生PC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