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8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49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荀建宁  卢惠萍 《蛇志》1995,7(4):26-26
蛇伤治疗与急救专题讲座荀建宁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卢惠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30012第一讲:蛇类概况第一节:蛇类的分类、分布世界上的蛇类,目前已知有2700种,分别隶属12个科。现有蛇类10个科,约400属。其中毒蛇600余种,而对人类...  相似文献   
32.
33.
余洪宣 《蛇志》1995,7(3):10-11
131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有效病例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73例,有效率91.2%,对照组有效35例,有效率68,6%。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高压氧辅以药物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文中对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植物细胞器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植物细胞器运动的形成、特点、运动机理和调控。  相似文献   
35.
向日葵幼苗环旋运动的三维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标尺和垂线原理制作的三维空间点测定仪,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L.)幼苗的环旋运动进行了连续测量。结果表明:向日葵环旋运动的轨迹有椭圆型、摆动型和不规则型;同一植株在不同生长阶段所表现的环旋运动轨迹不一定相同,同一株龄的不同个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运动轨迹;运动的方向有左旋和右旋,圆周运动光源可以显著地改变运动方向;从三维角度看,在整个下胚轴生长阶段,环旋运动的振幅存在一个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6.
植物肌动蛋白研究的过去及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肌动蛋白作为一种骨架蛋白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综述了植物肌动蛋白的发现及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植物肌动蛋白的性质、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7.
对蟾蜍的56个视顶盖神经元的视觉反应进行了定量考察和分析,发现它们不仅对黑目标起反应,也对结构目标起反应.同相运动的结构背景使53.5%的神经元的反应完全抑制,而异相运动则只有10%的神经元完全被抑制,却有21.6%的神经元反应增强.遮盖感受野(RF)中心区,则同相运动使某些细胞脱抑制,而异相运动使其抑制强度稍有增强.遮盖RF的外周区,几乎全部研究过的神经元对结构背景运动本身也起反应。本研究还发现,如果预先将一目标放在兴奋性感受野(ERF)中央静止不动,并使结构背景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较长时间后突然停止运动,则被研究过的66个视盖神经元中有29个发放一串脉冲,即神经元的运动后放电.各个神经细胞放电的脉冲多寡不一。若在ERF中央不放置静止目标,仅是结构背景的水平运动不能诱发放电.此效应的出现,既与目标背景间反差符号(即目标为白色或黑色)无关,也与背景的运动方向无关。为诱发这一效应,不仅要求背景运动时间较长(至少在20秒以上),而且目标的面积要有足够大。  相似文献   
38.
运动性骨骼肌疲劳亚细胞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采用持续性下坡跑运动,观察大鼠骨骼肌运动后不同时相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运动后即刻线粒体钙含量、细胞膜丙二醛(MDA)值明显增加,ATP含量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下降;运动后24h线粒体钙含量、MDA值增加最明显,ATP含量仍未恢复,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基本恢复,线粒体体密度、平均体积比运动前明显增加,比表面缩小;运动后48hATP含量完全恢复,线粒体钙含量、MDA值开始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运动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加强、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异常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少ATP生成可能是运动性骨骼肌疲劳的亚细胞机制之一。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9.
本文报道海拔3417m和4280m地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青少年运动状态下心肺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3417m和4280m世居藏族的最大氧耗量、无氧阈值及最大心输出量都明显大于汉族,血氧饱和度(Sao2)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降低。海拔3417m藏、汉族的△Sao2分别为7.46%和10.03%,4280m处为8.57%和13.75%,最大心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研究提示,藏族青少年有较高的最大有氧能力,反映了他们对低氧环境的适应优势。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力竭性游泳后睾丸金属结合蛋白(TMBP)、睾酮和锌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TMBP的被诱导性、诱导特点以及与睾酮合成和锌代谢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鼠力竭性游泳后,TMBP呈一过性升高,峰值在游泳后6h处,达安静时4 16倍;游后12h已降回原有水平。这表明TMBP可被力竭性游泳所诱导,并减期不至6h。TMBP诱导性的发现对认识TMBP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鼠睾丸酮在力竭性游泳后即刻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