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表面TRAIL受体表达水平及其与TRAIL敏感性的关系.方法: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诱导BGC-823及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四种TRAIL受体-R1、R2、R3、R4的表达情况.结果: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BGC-823较SGC-7901对TRAIL诱导的凋亡更敏感,TRAIL(100μg·L-1)作用24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59.9%、24.3%.死亡受体TRAIL-R1/DR4、TRAIL-R2/DR5在BGC-823细胞膜表面表达的阳性率高达97.87%和99.42%,而在SGC-7901分别为7.03%和95-31%,诱骗受体TRAIL-R3/DcR1、TRAIL-R4/DcR2在两株细胞膜表面极少表达.结论:胃癌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差异可能与细胞膜表面死亡受体有关,尤其与D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的REG 1A基因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78%(183/235)的原发性胃癌REG 1A mRNA阳性。REG 1A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生长方式、印戒细胞癌及低分化胃腺癌关系密切。与REG 1A mRNA阳性的肿瘤患者相比,REG 1A mRNA阴性高分化腺癌患者有更好的预后。同时REG 1A mRNA阳性的肿瘤发生血行转移的机会要显著高于REG 1A mRNA阴性肿瘤。因此REG 1A mRNA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性生长密切相关。可能是高分化胃腺癌的一个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3.
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广泛的侵袭和转移。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受多因素调控、多种基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连续复杂的主动过程,很多机制现在还不清楚。但是目前很多研究表明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步骤。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这两个步骤基因水平上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发现了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多种基因通过不同方式调控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导致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4.
HSP90 mRNA在胃癌和大肠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胃癌和大肠癌细胞HSP90 mRNA表达的特点.方法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79例胃肠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SP90 mRNA在胃癌和大肠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15/27)和69.23%(36/52).mRNA表达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有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 HSP90 mRNA在胃肠癌中有较高表达,检测HSP90 mRNA可以作为提示预后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5.
TGIF (TG-interacting factor) 是 TGF- β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分子, 而 TGF-β早期抑制肿瘤生长,晚期促进肿瘤浸润与转移,但 TGIF 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 将 TGIF 基因稳定转染胃癌细胞株 SGC-7901 ,采用 MTT 法、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术和裸鼠成瘤试验探讨 TGIF 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裸鼠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 MMP) MMP2 、 MMP9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u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的表达,通过 ELISA 和明胶酶谱试验分别分析 TGIF 转染细胞上清液中 VEGF 和活性 MMP2 与 MMP9 的含量变化 . TGIF 对 SGC-7901 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分布和克隆形成率无影响 . TGIF 转染细胞接种裸鼠后无癌栓形成,但对照组有癌栓形成,且其瘤组织 MMP9 和 VEGF 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但 MMP2 在 3 组间的表达无差别 . TGIF 基因转染细胞、 PcDNA3.1 转染细胞和 SGC-7901 细胞上清液中 VEGF 的浓度分别为 (635 ± 20.3) ng/L 、 (780±25.4) ng/L 和 (791±23.9) ng/L , TGIF 转染细胞 VEGF 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 (P <0.01) , TGIF 转染细胞上清液中活性 MMP9 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 尽管 TGIF 能部分拮抗 TGF-β1 介导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但它并不能使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恶化,相反 TGIF 通过下调 VEGF 和 MMP9 的表达降低胃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能力 .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癌胃大部切除与胃体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GED)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测定了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0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体GED情况。Hp的测定采用1min快速尿素酶法14C呼气试验法。结果(1)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12例存在轻度~中度胃体GED,占60%;20例慢性胃炎中,7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35%。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在1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6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60%;在10例慢性胃炎无Hp感染中,只有1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10%;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在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8例存在轻度~中度胃体GED,占80%;在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未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4例存在轻度的胃体GED,占40%,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和Hp感染患者,胃体GED发生率增加,发生恶变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索不饱和脂肪酸(USFA)对人胃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取2×106 个·L-1胃癌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 3个浓度给药组: 分别加0.2,0.8,1.6 mg·L-1 USFA每孔10 µL; 5-FU组: 每孔加10 mg·L-1 5-FU 10 µL; 对照组: 每孔加二甲基亚砜(30 µL·L-1)10 µL。置于37℃、5%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中培养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SFA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率;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胃癌细胞中粘着斑激酶(FAK)、蛋白激酶(Akt)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给予人胃癌细胞0.2,0.8,1.6 mg·L-1 USFA培养48 h, 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42%, 23.23%, 26.24% (P<0.05, P<0.01); FAK和Akt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0.91%, 47.28%, 64.36% 和17.33%, 34.96%, 54.39%(P<0.05, P<0.01)。结果表明, USF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抑制细胞分裂周期、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FAK、Ak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8.
邹菁  张丽英 《蛇志》2002,14(1):17-19
目的 观察蛇毒复合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瘤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试验、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观察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蛇毒复合酶对人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24h抑瘤率达67.5%,接近5-Fu阳性对照组,并且具有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细胞镜检及涂片染色发现癌细胞胞膜破裂、胞质外溢、细胞坏死。流式细胞术检测蛇毒复合酶对S期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同时阻滞G0/G1期细胞进入S期。结论 蛇毒复合酶对人胃癌细胞具有一定体外抑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直接破坏细胞胞膜和干扰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9.
作物的三种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有性杂交中基因可否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将作物的种质资源分为三种,即可转移性资源、不可转移性资源和障碍性转移资源。这三种资源在所有的作物种类中都存在。但随生物科学的发展,不可转移性资源会减少,可转移性资源和障碍性转移资源会增加。  相似文献   
110.
作物的三种种质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植物有性杂交中基因可否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将作物的种质资源分为三种,即可转移性资源、不可转移性资源和障碍性转移资源。这三种资源在所有的作物种类中都存在。但随生物科学的发展,不可转移性资源会减少,可转移性资源和障碍性转移资源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