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5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生命世界》2010,(9):77-77
<正>据《每日电讯报》报道,科学家近日提取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冰人奥兹"的DNA,并对其进行解码。科学家希望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找到"冰人奥兹"的后代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转染Canstatin基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将Canstatin基因通过脂质体法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行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细胞克隆。用SDS-PAGE电泳检测Canstatin蛋白在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建立HepG-2细胞人工基底膜基质凝胶体外三维细胞培养模型,观察HepG-2细胞能否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并比较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细胞的管道形成能力。结果:Canstatin在转染人HepG-2细胞中表达并分泌至上清液中,人肝癌HepG-2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条件下能够形成血管生成拟态。Canstatin基因转染HepG-2细胞组的管状结构数量高于空载体组和HepG-2细胞组,转染细胞管道形成能力明显受抑制。结论: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可形成血管生成拟态,Canstatin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相似文献   
113.
目的:为了检测RET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中脑黑质部位的表达变化,并探索其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本实验将C57BL/6 d、鼠分为三组:MPTP组、NS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慢性损伤模型,设立第一周到第六周六个时间点(1w-6w),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中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和PET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随给药次数及时间延长,悬挂实验中,MPTP组悬挂评分逐渐下降,MPTP组第三周给药以后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跳台实验中,小鼠受电击后跳上跳台的时间逐渐延长,错误次数逐渐增多.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在检测的各时间点,在小鼠中脑黑质一直有RET阳性细胞存在,且与TH阳性细胞共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H在给予MPTP后第三周表达开始降低,RET在给予MPTP后第一周和第二周持续高表达,并且也从第三周开始,其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这种表达变化提示RET的表达与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检测NCAM.140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中脑黑质部位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慢性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中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和NCAM-140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小鼠中脑黑质一直有NCAM-140阳性细胞存在,且与TH阳性细胞共表达;TH在给予MPTP后第三周表达开始降低,NCAM-140在给予MPTP后第一周至第三周持续高表达,并且从第四周开始,其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NCAM-140的表达与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5.
长木蜂蜂粮酿制过程中pH值和花粉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手采新鲜的芍药花粉、芍药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Swederus)花粉和不同酿制时间蜂粮样品的平均pH值,结果分别是6.19、5.92和4.05(40日龄蜂粮)。随着酿制时间的延长,蜂粮的pH值下降,2日龄蜂粮到3日龄蜂粮的pH值从5.57降至4.82,下降速率明显。经测定,紫藤长木蜂花粉和不同日龄蜂粮样品中紫藤花粉的纯度均在98%以上;芍药长木蜂花粉和不同日龄蜂粮样品中芍药花粉的纯度均在93%以上;测定紫藤花粉的长木蜂蜂粮和芍药花粉的长木蜂蜂粮中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在1日龄蜂粮中花粉活力基本丧失,3日龄后均失去萌发力,并且不同的花粉蜂粮其花粉活力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16.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俗称“雅鱼”,为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也是川西高原特有的冷水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名贵野生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齐口裂腹鱼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分布区域日趋缩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齐口裂腹鱼等名优水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为保护和持续利用这一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对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肠神经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急性力竭运动组,建立力竭运动大鼠模型,测定胃肠传输速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两组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内氮能神经元的数目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急性力竭运动组大鼠胃肠传输速率明显延迟,回肠肌间神经丛内氮能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增多和NOS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和P〈0.01)。结论:大鼠力竭运动后小肠肌问神经丛内氮能神经元的数目增多和NOS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导致胃肠传输速率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及脑内移植治疗大鼠癫痫模型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纯化BMSCs,用bFGF 10ng/ml、RA0.5μmol/L的DMEM/F12诱导72h后,部分用于免疫荧光检测nestin,其余的继续用bFGF 10ng/ml、RA 0.5μmol/L及神经营养因子NT-3 20ng/ml、BDNF 20ng/ml的DMEM/F12诱导4d,检测GAD67。皮下注射匹罗卡品建立癫痫大鼠模型,采用行为学分析筛选模型。通过立体定位仪,用微量注射器将BMSCs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移植入癫痫鼠海马内,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存活2、4周后,心脏灌注取脑,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双标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情况。结果BMSCs诱导72h后,nestin表达阳性,4d后GAD67检测60%阳性。采用匹罗卡品造模,方法简便,但死亡率较高,仅15%-20%的动物造模成功。BMSCs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在海马内存活,向周围的脑区内迁移和整合。结论BMSCs源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并且对慢性癫痫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时,pH值对于产物谱有着显著影响。本文将研究不同pH值对克雷伯氏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中心碳代谢的影响。方法:设计单因素试验,控制发酵pH值,用5L Braun发酵罐进行批次发酵,分析发酵过程中产物时序性合成的特性。结果:pH 6.2到7.4适合菌体生长;不同pH值对于葡萄糖消耗无明显差异;pH6.8时能在较长时间保持在高水平的甘油比消耗速率;在偏碱性条件下,有机酸丁二酸、乳酸、乙酸的比生长速率显著增大;而2,3-丁二醇在偏碱性的pH7.4和8.0时根本不能合成。pH6.8时1,3-丙二醇的得率最大,不同pH条件下碳回收率相当。结论:证明了pH值对K. pneumoniae中心碳代谢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产物呈现不同的合成动力学特性,其详细机理有带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0.
玉米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δ13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兰芳  蔡祖聪  祁士华 《生态学报》2007,27(3):1072-1078
在玉米盆栽试验期间,运用碱吸收法采集土壤呼吸样品,转化成碳酸钡后,运用质谱法测定其δ^13C值,以研究玉米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δ^13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下,土壤呼吸的δ^13C值随玉米生长时期而变化,变化在-14.57‰~-12.30‰之间,呈喇叭期〉成熟期〉开花期,而在裸土下,土壤呼吸的δ^13C值在-19.34‰~-19.13‰之间,不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开花期土壤呼吸δ^13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产物土壤输入的下降和根系活性的降低,成熟期玉米土壤呼吸δ^13C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衰老死亡根系的分解腐烂。玉米生长下,无论开花期还是成熟期,白天土壤呼吸的δ^13C值显著大于夜间;玉米植株遮光处理后,土壤呼吸的δ^13C值显著降低。该试验结果证明玉米生长和光合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呼吸的δ^13C值,在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呼吸主要来自于新近合成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