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0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02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在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vàrth))卵内,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parvatae Pang et Wang)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6℃,有效积温为162.3日度,随着温度上升,发育加快;寿命(y_1,D_(10.4)~0C)、产卵量(y_2,粒/♀)、产出卵率则在适宜温度范围(23—26℃)内最大,高低温区内均呈下降趋势,其方程分别为:y_1=exp(-0.04187+0.3612x-7.4654×10~(-3)x~2),y_2=exp(-1.9539+0.4563x-0.01001x~2),式中x为温度。温度对未产出卵量影响不显著;对子代雌性比的影响也不显著,其平均值为0.7631。温度主要通过对产卵量和产卵速率来影响繁殖力,理论上27.3℃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2374倍/天。成虫期供蜜加水时的产卵量、产出卵率和寿命显著比仅供水时的高或长。此研究为预测害虫种群发展,充分利用天敌资源,达到综合管理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2.
褶纹冠蚌珍珠囊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为实验对象,应用光学显微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研究珍珠囊的发育,结果表明在水温16℃左右时约需30d形成具有单层上皮细胞的珍珠囊,6个月后稳定分泌珍珠质。构成珍珠囊的上皮细胞从高柱状逐渐变成扁平状或立方形,细胞的碳酸酐酶污性也日益增强。大部分移植细胞小片的结缔组织与母蚌的结缔组织共同成层排列在珍珠囊腔外围。游走细胞在珍珠囊的早期发育阶段十分活跃。本文还阐明了珍珠囊液是存在于上皮细胞与珍珠表面之间的一薄层流体状物质。碳酸钙结晶的核化(nucleation)和初期生长都发生在珍珠囊液中。  相似文献   
143.
莼菜腺毛的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44.
多年生植物韧皮部发育的季节变化和筛分子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十年来,韧皮部的解剖学和细胞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在韧皮部的发育、季节变化和筛分子寿命等方面也积累了不少资料。研究韧皮部发育的季节变化可为了解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提供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外界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所必需的。筛分子寿命更是研究运输生理的学者所特别关注的问题。研究韧皮部发育的季节变化和确定筛分子寿命通常运用周年采样、常规解剖学制片的方  相似文献   
145.
146.
本文通过活体标本、连续切片、全封标本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子胞蚴体内尾蚴发育期的形态。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分为五期,即胚细胞期、胚球期、尾蚴雏体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与曼氏血吸虫尾蚴发育进行比较,日本血吸虫尾蚴在胚球期无极化现象;尾蚴雏体期的尾芽形态多非圆球形,尾叉形成较早。钻腺及焰细胞均在此期发生,较曼氏血吸虫尾蚴早。除了上述头器、头腺、钻腺、焰细胞及消化器官进一步发育外,体内散在胚细胞结集为生殖始基,体表感觉乳突分化与体尾肌细胞的发育,尾蚴从成熟前期过渡到成熟期。 电镜首次原位观察尾蚴发育在子胞蚴育腔内的自然状态。尽管偶尔可见到胞蚴体壁与胚元之间某些结构联系,但大部份的胚元各自独立混杂在育腔之中。此外尚注意到尾蚴体棘发生在成熟前期,但其密度较成熟尾蚴小,而其大小却比成熟尾蚴的大。尾蚴头器上感觉乳突和围褶可能先于内部腺体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7.
148.
在植物根的内皮层(某些茎的初生构造中也有)是皮层的最内层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内皮层既不同于其内方的中柱鞘,也不同于外方的皮层薄壁组织。它的分化有着特殊的生理意义。植物组织发育的研究表明,内皮层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但是,不同类群的植物,其内皮层的发育状况也不同。根中的内皮层常较为典型,它的发育一般终止于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常见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幼根中,在幼小的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上,有一条初  相似文献   
149.
ABA对高等植物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评述高等植物种子发育期期间在逆境条件下ABA对有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可发生在转录和转译水平上。  相似文献   
150.
王志钢  费荣中 《昆虫知识》1991,28(5):288-290
本文报告了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各发育期半数致死高温(TD_(50))的测定及经1小时高温处理后各期的生存发育情况。试验测得各发育期的TD_(50)分别为:卵期37.49℃;三龄幼虫期37.69℃;茧蛹期39.32℃;成虫期雌虫40.81℃、雄虫41.03℃。卵鞠、三龄幼虫期、茧蛹期经39~40℃处理1小时,对其孵化、化蛹结茧和羽化过程有显著危害,但对发育期限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