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5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03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0):2001-2004
PNAS: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的流感可吸入疫苗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颗粒开发出了一种制造可吸入疫苗的新技术,该研究或可用于靶向治疗肺部特异性疾病,比如流感、肺炎和肺结核。文章中,研究者Cathy Fromen表示,这种颗粒的表面电荷在刺激肺部免疫反应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非润湿模板粒子复制技术(PRINT),我们就可以对装载蛋白的颗粒表面的电荷进行特异性修饰,同时也可以避免其它颗粒特性的破坏,这就表明,PRINT技术具有独立修饰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动物细胞超显微结构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前世界上发明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随着电镜及其样品制备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把人们的视野从宏观扩大到微观,又从微观发展到了超微观水平,当前这门新技术已经深入自然科学和工矿企业各个领域,而生物学、医学和农业方面的研究进展更为突出。 大约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超显微结构学逐渐形成,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这门新兴的基础学科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研究者已经不满足限于细胞水平,而更多地追求从分子水平去探索,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人们不再  相似文献   
4.
幽门弯曲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0例胃疾患者的胃粘膜上皮组织观察到幽门弯曲杆菌,应用微需氧的技术对这种细菌进行了分离和培养。在活体组织上的幽门弯曲杆菌的菌体多呈3个弯曲的螺旋形。在体外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体为稍弯曲的杆状,而在较老的培养物中细菌形态则成为短杆或类球状。显微超薄切片显示出细菌的胞壁具有双层的结构和带鞘的鞭毛。这种菌的菌体表面光滑,具有1—3根极生鞭毛,鞭毛的末端有膨大的类球形物。对分离物中的10株幽门弯曲杆菌的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其主要特征与典型的幽门弯曲杆菌基本相同,只是在25℃生长的性状有差异,并且经数次传代后能在  相似文献   
5.
6.
红豆草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及其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组织培养物在5%DMSO+10%甘油+8%蔗糖的冰冻保护剂及以1℃/分钟的速度降温到-35—-40℃,停留2小时后,投入液氮,40℃水浴快速化冻等条件下,存活率达60—70%,并保持了高的分化能力。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快速冰冻和1℃/分钟慢速冰冻至-35℃—40℃不停留,对细胞结构造成严重的致死性破坏;-35℃停留30分钟对细胞结构的损伤是可逆性的;停留2小时的其超微结构基本上与对照材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沈阳五种针叶树的抗冻性,色素与超氧物歧化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赵惠燕  汪世泽 《昆虫知识》1990,27(6):339-342
在人工控制的5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生殖生物量的影响,用Weibull函数对前15天繁殖量进行了模拟,统计了各种温度下的繁殖寿命。结果表明:生殖起点温度为3.8958,与其发育起点温度接近;前15天繁殖量随温度降低呈落差态;高温下寿命缩短至30~35天,低温使寿命延长达85天。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强下西洋参的某些光合特性(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1.5%的自然光强下生长的西洋参的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a/b位、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皆比11%的自然光强下的高。光合作用最适叶温为28℃。21.5%自然光强下光合产物较多地分配到根部。11%自然光强下则分配到果实中的高些。  相似文献   
10.
何若天  覃伟   《广西植物》1990,(4):329-342
单盐(KCl, CaCl_2或MgCl_2)和混合盐(KC_1+CaCl_2或KCl+MgCl_2)对植物原生质体完整率、存活率和膜透性等均有明显影响。K~+、Ca~(2+)或Mg~(2+)等单种阳离子明显降低原生质体膜完整率和存活率而增加其物质渗漏量,其中以单价阳离子K~+的影响为甚。上述单种阳离子还明显降低小麦幼叶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只有由单价和二价阳离子组成的平衡混合盐才能使原生质体维持较高的完整率、存活率和较正常的膜透性.并能使细胞维持较高的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认为单盐毒害机理可能是首先引起细胞膜发生不正常的膜相变或细胞累积较多的有害氧自由基,引起膜脂发生过氧化或脱酯化而破坏膜结构。在离子平衡混合盐作用下,膜系才能维持正常液晶相,具有较高活性的SOD和过氧化氢酶等生物保护性酶系是离子拮抗作用之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