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714篇
  国内免费   28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75,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和B组(n=75,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眼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眼压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增加,但B组小于A组(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相比,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在改善患者眼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探究CT联合MRI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8例已知或疑似肝癌患者,分别对其实施CT及MRI检测,以病灶部位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50例确诊为早期肝癌,28例为良性病变),分别评估CT、MRI、CT联合MRI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将确诊为肝癌的50例患者按照病灶大小区分为直径≤3 cm组(21例)和>3 cm组(29例),对比CT与MRI对不同直径肝癌诊断率。结果:(1)检测发现,CT对早期肝癌诊断一致性为73.08 %,灵敏度为72.00 %,特异度为75.00 %;(2)MRI对早期肝癌诊断一致性为82.05 %,灵敏度为82.00 %,特异度为82.14 %;(3)CT联合MRI检测对早期肝癌诊断一致性为93.59 %,灵敏度为92.00 %,特异度为96.43 %;(4)对比发现,对直径≤3 cm的早期肝癌患者,MRI诊断率明显高于CT(95.24 % vs 76.19 %,P<0.05)。结论:CT及MRI对早期肝癌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联合检测明显优于任一单独检测,同时对病灶直径≤3 cm的早期肝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前腔室结构和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产妇的诊治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阴道分娩组(n=55)和剖宫产分娩组(n=45)。比较两组产妇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的前腔室和盆膈裂孔超声参数。结果:在静息状态下,两组的膀胱颈位置、逼尿肌厚度、膀胱后角和尿道倾斜角相比无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组在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均大于剖宫产分娩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和膀胱膨出率均高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在Valsalva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和周长均大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在静息状态下,两组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技术观察产妇前腔室结构和盆膈裂孔的参数变化,可评估产妇盆底功能受损的程度,经阴道分娩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4.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挑战性。迄今未有报道青少年人群PCOS的患病率以及临床、超声和生化特征。为了评估PCOS的临床和生化特征在14~16岁月经初潮女孩中的普遍程度,确定内循环雄激素水平在卵泡期早期的正常范围。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群组研究,研究群组是244名未经选择的月经初潮后的女孩,平均年龄在15.2岁。从一个大的以人口为基础的出生群组(Raine队列)中招募受试者。临床高雄激素血症(HA)使用Ferriman-Gallwey评分进行量化。在卵泡期的初期(第2~第6天),本研究使用免疫法测定循环雄激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并通过经腹部超声检查来评估卵巢形态,得到了青少年女性群体卵泡期初期的雄激素的正常范围。循环游离睾酮水平的前5%和10%分别为45.6 pmol/L和34.5 pmol/L。51%的女孩报告月经不规律。临床HA是罕见的,仅观察到3.5%的女孩罹患此病。平均卵巢体积大于其他报道中成年妇女的卵巢体积,35%的女孩在经腹超声时显示有多囊卵巢形态。按照游离睾酮数值排序,取前5%作为HA。42名女孩(18.5%)符合PCOS的Rotterdam标准,11个女孩(5%)雄激素超出社会标准。本研究表明,月经不规律在青春期是常见的,不涉及临床或生化HA。卵巢体积和形态的PCOS诊断在青春期可能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95.
绵马贯众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本研究以温度、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绵马贯众多糖的工艺条件,同时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绵马贯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64℃、时间60 min、超声功率210 W、液料比27 mL/g。此时多糖得率为9.57%,与预测值接近。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绵马贯众多糖为含少量蛋白的酸性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绵马贯众多糖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值为0.29 mg/mL;较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为1.10 mg/mL;对DNA的氧化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绵马贯众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96.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固相免疫标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反应灵敏迅速、判定结果直观、无需特殊设备和专业人员等优点。胶体金检测技术一直以来在人类医疗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该项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兽医临床检测等方面中。目前在兽医领域内,该项技术已经在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寄生虫性疾病等多方面都有应用。本综述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进行简述,并对该项技术在兽医领域中的应用加以总结和展望,以期能为今后胶体金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自2012年首次证明了CRISPR/Cas9可以在体外进行DNA切割试验以来,CRISPR技术逐渐在基因编辑研究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除了应用于基因编辑领域之外,它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成像、基因分析等方面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在基因分析领域,CRISPR技术由于其精确的基因识别、室温的反应条件、易设计性和操作性等特色,使得一系列新型的基因检测技术得以发展,并取得了超越常规技术的一些检测参数。本文以Cas9蛋白为对象,综述了近些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论述Cas9蛋白的功能、改造、引导RNA(sgRNA)的设计及其在基因分析方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糖基化修饰是蛋白质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通过与糖结合蛋白如凝集素、抗体等相互作用调节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及肿瘤异质性。通过化学合成法、化学-酶合成法或释放天然聚糖构建的糖芯片是分析聚糖与糖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文中综述了常见的点制糖芯片的技术及糖芯片在癌症疫苗、单克隆抗体及诊断标志物中的广泛运用。由于肿瘤发生的各个环节都伴随着聚糖结构的改变,利用糖芯片探究肿瘤细胞特异表达的聚糖所参与的生理病理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
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而显著上升,目前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尽管近年来在心衰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患者的生存率依旧很低,预后差,确诊心衰后5年内死亡率高达50%。如果能够对心衰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并按危险程度进行合理分层,将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生物标志物在心衰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同时伴随着血容量和心室壁压力增加,心室肌细胞分泌NT-proBNP/BNP,因此,其可作为心衰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然而血浆中NT-proBNP/BNP易受到年龄、性别、体型、左室肥大、心动过速、右心室过载、低氧血症、肾脏功能等诸多因素影响。sST2作为一种新型心力衰竭标志物,近年来备受关注,它不仅能够反映心肌纤维化程度并预测是否发生心室重构,且不受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具有更低的参考变化值和个体指数,更适合用于连续监测和指导治疗,是评价心力衰竭的理想指标之一。文中对近年来sST2在心衰诊断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0.
超声波作为一种机械振动波,兼具波动效应、力学效应和热效应.这3种效应在临床中均有较大应用价值,可用于疾病的成像诊断、辅助给药、调控以及热消融治疗等.超声技术所具有的非侵入性、穿透力强、空间分辨率高等特性,使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大量学者将超声技术应用于抑郁症诊疗.本文主要从超声成像、超声定点给药、超声调控、超声诱导抑郁几个方面总结近十年来超声技术在抑郁症中的应用,以期为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