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31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对运用超声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通过"二维"与"四维"超声的对比来形成分析,进而探索四维超声在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在本文研究的过程中,对多例患者进行二维四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术前分析准确率与术中情况进行比较,四维超生比二维超声病理诊断符合率高。据此分析,四维超生能多方位的去观察病变,与彩色多普勒搭配应用,更能做出精确的诊断,并能更好的进行术前临床分析,是医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过程中的价值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6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66例患者按照切面的方式不同分为纵向切面超声弹性和横切面超声弹性图,另外依据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对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超声的弹性纵切面诊断敏感性为100%,诊断的准确性为80.3%,特异性为84.9%;相对应的横切面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77.2%,特异度为86.2%,因此对于甲状腺横切面和纵切面的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且采用超声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者的自信心,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3.
豹蛙核酸酶(onconase,Onc)是从美洲北方豹蛙卵母细胞中提取的一种核糖核酸酶,对许多肿瘤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斑蝥素(cantharidin)是存在于芫青科昆虫斑蝥体内的一种天然防御性毒素,斑蝥酸钠(sodium cantharidate,SCA)是斑蝥素半合成衍生物。鉴于Onc与SCA对非小细胞肺癌都具有杀伤作用,采用MTT法测定Onc与SCA单独与联合作用于两株肺腺癌细胞的IC50值,运用联合作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和等效线分析评价两者联合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Onc与SCA联合作用时,CI值均小于0.7,等效线分析图显示,代表Onc与SCA联合作用的点均位于加成线下方,Onc与SCA对肺腺癌SPC-A-1、A549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凋亡细胞检测结果也支持上述"Onc/SCA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癌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阿米巴-细菌互作:进化、生态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米巴是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阿米巴与细菌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阿米巴通过捕食直接影响细菌群落与多样性,增强细菌活性。另一方面,细菌也进化出抵抗捕食的机制来抵抗甚至感染阿米巴,反向影响阿米巴的生长和多样性。近年来,阿米巴-细菌互作的研究开始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阿米巴-细菌互作的进化历史、生态关系(捕食、偏利共生、寄生和互利共生)以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旨在更好地理解阿米巴-细菌互作这一研究领域,为其他原生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探究宿主-微生物互作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够以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有效地穿透身体内部组织,聚焦在深层组织中一个很小的空间区域内,产生很强的声能,这些能量被组织吸收引起局部温度的升高。当温度到达热敏脂质体的相变温度时,磷脂烷基链构象的会发生改变,导致脂质体的通透性增强,从而能够促进药物的释放。因此,高强度聚焦超声可以被用作外源刺激控制体内特定位置热敏脂质体的药物释放。本文对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随着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计算机工程学等学科的不断进步,交叉融合,分子成像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研究热点。而超声分子成像随之迅猛发展,近年来超声微泡制备技术的成熟和超声造影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不再局限获取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而是逐渐成为特异性的超声分子成像。目前使用超声对比剂研究分子成像和靶向治疗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各种分子成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超声分子成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而在挑战背后同样面临着难逢的机遇。超声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超声分子成像必将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的手段和方法。超声造影剂仍有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像如何延长微泡的半衰期、如何增强微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何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如何处理组织损伤和高频超声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但是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超声造影在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超声分子成像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白内障的患者121例,随机分配为微切口组与常规切口组。常规切口组采用3.0 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案,微切口组采用1.8 mm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手术前、手术后1日、7日、1个月、3个月监测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中央角膜厚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1日、7日、1个月、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及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1日、7日时,两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均较手术前明显变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均呈降低趋势,最终与手术前相似。微切口组患者不同时点六角形细胞比例与同期常规切口组比较均显著升高,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与同期常规切口组比较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与手术切口有相关性,缩小手术面积的小切口手术使术后修复增快,安全有效,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比较经腹、经阴道与经会阴三种超声途径测量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孕妇780例,根据测量途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60例,分别采用经腹、经阴道与经会阴方法测量宫颈长度。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三种测量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三组患者接受率相比,经腹组、经会阴组患者接受率明显高于经阴道组(P0.05);三组患者宫颈显示率相比,经会阴组、经阴道组宫颈显示率显著高于经腹组(P0.05)。经腹组中,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为48.46%,明显高于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17.69%(P0.05);经会阴组中,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为37.69%,明显高于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13.08%(P0.05);经阴道组中,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为36.92%,明显高于宫颈长度≥2.5 cm的患者早产率13.46%(P0.05)。结论:三种超声途径测量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均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其中经会阴途径优势更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0.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中段的核心区域,在生物进化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栖息微环境变化敏感的蝶类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对其进行多样性和区系的研究,可为南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于1990-1997年,2006-2016年连续多次对该保护区蝶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蝴蝶11科218属501种,是国内诸保护区中蝴蝶种数最多的。分布在东洋区的蝴蝶共377种,占蝶类种数的75.2%,古北区94种,占18.8%,其它跨区系分布的只有30种,属东洋区主导的分布型;国内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3区的蝴蝶共391种(78.04%),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与南岭植物一样主要属亚热带成分。从自然保护区尺度的蝴蝶区系相似性比较看出,种类数和区系相似性都随着离南岭的距离增大而减少,与海南尖峰岭相比热带成分明显减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组分不仅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而且明显表现出以南岭为核心向周边扩散,暗示了南岭中段可能为我国蝴蝶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弄蝶是蝶类中系统发育过程中最古老的类群,该保护区弄蝶达132种,占我国弄蝶种数的35.68%,这可能与丰富而古老的植物区系紧密相关;黛眼蝶属(幼虫以竹子为寄主)有28种,居国内各保护区之首,这与南岭山地丰富的竹类资源有关,这些表明植物与蝴蝶间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