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9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2651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41.
Liu Y  Li WQ  Wang Y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2):117-120
神经型钙粘素(N-cadherin)作为经典钙粘素家族的一员,是钙离子依赖的细胞连接中的一种重要跨膜成分,而其作为神经突触的粘附受体不仅为跨突触的细胞骨架提供了形式上的连接,还成为了功能上沟通突触前后膜的桥梁,传递粘附信号并调节突触的发育和成熟突触的可塑性。本文主要就后者讨论N-cadherin参与的成熟突触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及调节中的新近进展,并试从粘附作用与信号传递两方面,分别从粘附作用的建立和调节,跨膜、跨突触,以及胞内信号传递,来分析N-cadherin对成熟突触的作用。可以看出,粘附是基础,信号传递是建立在其上的功能,并受粘附的调节。二者相互联系,协调作用。粘附的建立需通过信号传递与细胞骨架沟通,而粘附反过来又成为信号传递通路的起始信号,从而共同介导突触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及重塑。  相似文献   
942.
许智钇  严力蛟 《生态学报》2010,30(18):4928-4939
滨海地区生态林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滨海地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海洋经济与对外贸易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现有滨海地区林业工程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DEA)模型,选取能体现滨海地区生态林工程建设综合效益与特征的4个投入指标和3个输出指标,对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9个乡镇的15个具有25a林龄的生态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根据19842008年的评价结果表明,截至2008年,玉环县滨海地区15项生态林工程综合效益呈现出阶段不稳定、整体上升趋势。其中7项工程的综合效益相对有效;8项工程的综合效益相对无效。研究揭示生态林工程建设能产生重大综合效益。其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滨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高效益生态林数字化经营管理以及滨海地区生态系统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3.
基于MFA的生态工业园区物质代谢研究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是国家尺度物质代谢研究的重要手段。首先对国内外不同地域尺度下MFA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工业区内的企业及其所形成的工业共生网络(Industrial Symbiosis Networks,ISNs)物质核算入手,针对如何在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EIPs)尺度开展物质代谢研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通过引入部门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Physical Input-Output Table,PIOT)对该尺度MFA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最终构建了EIPs-MFA模型及指标体系。以期为生态工业园区实践中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44.
945.
本文研究一类具Holling-Ⅳ型功能反应函数的捕食者-食饵模型.对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得知系统正解都是有界的;因此,当平衡点不稳定,系统至少存在一稳定的极限环.本文还运用Poincare形式级数法,得到了正平衡点至多为二阶稳定细焦点的结论.并基于Hopf分支理论得知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至少存在两个极限环.  相似文献   
946.
提出了基于图论模型的H系数分类蛋白质结构为H结型和NH结型的方法.论述了蛋白质结构中序列不相邻的C_α原子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序列相邻的C_α原子之间空间距离的关系.用此方法对PDB的66个单链蛋白质结构进行分类,结果显示H结型占18.2%.H结在全α型中出现比例较高,在全β型中出现比例较小,所以H结倾向出现在含有α螺旋的蛋白质结构中.  相似文献   
947.
文中考虑一个非线性的具有年龄阶段结构的单种群离散模型,致力于揭示该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说明了系统在分支阈值附近会出现超临界Flip分支和Hoph分支.与一些文献不同的是文中用数学工具给出证明过程而不是用数值模拟的结果说明.  相似文献   
948.
为建立适宜的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 )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影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相对存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花烛悬浮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与悬浮细胞的继代培养时间、渗透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及预培养时间、装载液种类和预处理时间、PVS2脱水时间以及超低温保存后的化冻温度均有一定的关系.继代培养3和5 d,细胞的相对存活率较高(约20%);分别以0.3、0.5、0.7 mol·L-1山梨醇和60、80、100、120 g·L-1蔗糖为渗透调节剂预培养0~4 d,以0.5 mol·L-1山梨醇预培养2 d的效果最好,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为26.2%;用体积分数25%PVS2预处理15 min,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最高(29.0%);分别用体积分数100%PVS2脱水0、5、10、15、20、25和30 min,其中脱水10 min的悬浮细胞相对存活率最高(32.1%);分别在10 ℃、20 ℃、30 ℃、40 ℃、50 ℃和60 ℃水浴条件下进行化冻处理,其中用40 ℃水浴化冻的悬浮细胞相对存活率最高(32.1%).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和化冻的适宜流程为:将继代培养3~5 d的胚性悬浮细胞团(直径2 mm)在含0.5 mol·L-1山梨醇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预培养2 d后,于4 ℃条件下处理24 h,然后先用体积分数25%PVS2室温预处理15 min,再用体积分数100%PVS2 在0 ℃条件下脱水10 min,最后迅速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将经过冷冻保存的细胞置于40 ℃水浴中化冻3 min,用含1.2 mol·L-1蔗糖的1/2MS液体培养基洗涤3次(每次10 min),之后即可进行恢复培养.  相似文献   
949.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eNOS和nNOS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缺血再灌注早期eNOS与nNOS表达情况的观察,探讨NO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神经毒性作用时是否出现一氧化氮合酶(NOS)不同亚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多普勒灌流监测仪测血流来判断模型是否成功,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NOS与nNOS变化。结果血管内皮细胞内eNOS表达在缺血1h内升高,之后到再灌注2h内持续降低;而nNOS的表达在缺血到再灌注2h内持续上升。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eNOS与nNOS的变化趋势不同。表明NO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的发挥作用与NOS亚型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50.
单颗粒电镜结合其他方法能够在(近)原子水平提供结构模型,已经成为一种研究大蛋白复合物的有效方法。该文将以两个大的蛋白裂解复合物——tripeptidyl peptidaseII(6MDa)和26S蛋白酶体(2.5MDa)举例说明。低温电子层析能进行非重复的超分子结构分析,如多核糖体和全细胞;能够为超分子组织提供前所未有的信息(可视化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