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3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420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宫颈癌患者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RNH的突变分析,探讨RNH基因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针对RNH全基因序列设计21对引物,PCR扩增后采用SSCP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人和宫颈癌患者均扩增出相应的21个条带,未发现异常;经过SSCP分析未发现所收集的18例宫颈癌患者血液中的RNH基因有突变发生。结论尚不能肯定RNH基因的突变是否与肿瘤无关,也不能肯定其他肿瘤没有发生突变。需缩小检测片段进一步实验。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属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分析。方法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检测不动杆菌属产生的AmpC酶和ESBLs。结果169株不动杆菌,产ESBLs 43株(25.6%),产AmpC酶41株(24.4%),同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10株(5.8%);产AmpC酶的菌株耐药情况比产ESBLs的菌株严重。结论不动杆菌属产AmpC酶和ESBLs的比例较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属于蜗牛的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化方法,得到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品,从而为氨基酸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及工业菌制备奠定前期基础。方法建立检测蜗牛壳聚糖水解酶活性的手段并考察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比较现有层析方法纯化蜗牛壳聚糖水解酶的实际效果,确定纯化的最佳条件,从而设计出最合理的纯化方案。结果经苯基琼脂糖柱层析,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分离,得到高纯高活性蛋白质,在SDS-PAGE上用银染的方法呈单一蛋白质条带,比活性提高33.333倍,纯化倍数为18.272,得率为0.15。结论实验建立了1种从蜗牛中分离高效高纯度壳聚糖水解酶的方法,为壳寡糖的酶解工业生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验证了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TCC13525)香兰素脱氢酶基因(vanillin dehydrogenasegene,vdh)的功能。基因vdh表达产物(Vdh)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Vdh具有很高的活性,而且不经IPTG诱导的Vdh也具有同样高的活性。经过4 h的体外酶促反应,重组蛋白Vdh能把95%以上的香兰素转化为香兰素酸,从而验证了vdh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香兰素脱氢酶的功能。同时发现NAD 是从香兰素到香兰素酸体外转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培养上清经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初步筛选分泌鼠IgG的杂交瘤细胞,将此种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产生的腹水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BS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A5、3A3、3G6、4A8。鉴定结果显示,2A5细胞分泌IgG2a/κ,其余3株细胞分泌IgG1/κ;纯化后4株腹水单抗的纯度达90%以上,对BSA的ELISA滴度均可达到1∶100000以上;4株单抗均不与人以及马、猪、羊、兔、豚鼠等血清发生交叉反应;W estern B lotting试验证明4株单抗均识别分子量为68000的BSA;用间接ELISA法测定4株单抗相对亲和力及相对敏感度大小依次为3A3>2A5>3G6>4A8;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及冻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效价稳定。  相似文献   
996.
经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高温瞬时α化大米的蛋白质酶促水解条件为:pH3.0,温度30℃,液固质量比为15,水解时间3 h,加酶量为2.0SAPU.g-1米粉。在该水解条件下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大米的酶促水解α氨基氮含量,揭示了其在高温瞬时α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997.
碳源和氮源对彩绒革盖菌液体发酵合成漆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源、氮源对彩绒革盖菌液体发酵合成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几种碳、氮源中,麸皮为试验菌株合成漆酶的较好碳源;酵母浸膏、酒石酸铵、蛋白胨均是比较理想的氮源。不同的碳氮比对彩绒革盖菌漆酶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高碳高氮是其生产漆酶的最佳条件。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能合成高活力的漆酶,其酶活力可达298 U/mL以上,产酶周期为6~7 d。  相似文献   
998.
海参i型溶菌酶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RT-PCR 和 RACE PCR技术,从海参(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中克隆得到一种溶菌酶基因(GenBank:EF036468).生物信息软件分析表明,其中全长cDNA为 713 bp,5′非编码区(UTR)246 bp,3′UTR 29 bp,开放阅读框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包括溶菌酶成熟肽124个氨基酸和信号肽21个氨基酸.对海参溶菌酶与多种无脊椎动物的c、g和i型溶菌酶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它与i型溶菌酶有较高的同源性,并具有i型溶菌酶高度保守的2个活性位点,即Glu34和Ser50.活性位点附近具有i型溶菌酶的一段特有的氨基酸保守序列MDVGSLSCG(P/Y)(Y/F)QIK,所以推断克隆的海参溶菌酶为i型.另外,通过搜索蛋白保守结构域数据库,发现海参溶菌酶与医用水蛭失稳酶相似性最高,并且这2个酶的三级结构模型也极其相似.因此推测,海参i型溶菌酶具有双功能特性,既能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糖苷键使细胞裂解,又具有失稳酶的一些生化功能,能够水解纤维蛋白,这些特点在海参自溶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水生生物海绵的纳米结构的硅质骨针及其相关酶,在微电子、光纤及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硅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有望成为纳米生物技术的一个新亮点。简要综述了海绵骨针的结构、组成及其形态发生过程,骨针合成代谢相关酶——硅聚合酶、骨针分解代谢相关酶——硅分解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影响因子,海绵骨针硅材料及其相关酶的获得、体外催化活性及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芥子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芥子酶防御系统为白花菜目植物特有.由芥子酶及其底物硫代葡萄糖苷组成.芥子酶和硫代葡糖苷分别储藏在不同的细胞中,在受到病虫侵袭时,底物和酶相遇,硫代葡糖苷被降为有毒化合物,起防御作用.对植物芥子酶防御系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基因家族的结构、基因的表达调控、芥子酶的细胞定位、植物以外其它生物的芥子酶、硫代葡糖苷/芥子酶系统起源进化以及其可能功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