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犬脑干缺血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改变对BAEP影响的初步研究岳桂明邓志宽(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重庆630037)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s,EAAs)在脑缺血损伤中起重要病理作用。由于脑干内神经核...  相似文献   
72.
计算诱发电位波形第一至第六次谐波的幅度和相位,把这12个参数作为判别分析的自变量.用32只正常眼、31只弱视眼和30只球后视神经炎患眼的诱发电位波形数据建立判别分析系统,再用另外32只正常眼、35只弱视眼和30只球后视神经炎患眼的诱发电位波形数据检验该判别分析系统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73.
用计算机叠加平均和脑干神经核团立体定位技术记录10只豚鼠耳蜗核内听觉诱发电位(CN-AEP)。对CN-AEP时域波形中主波的潜伏期、振幅进行分析,并与豚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时域波形进行比较,认为CN-AEP是BAEPⅡ波的主要成分。用自回归模型谱(AR谱)估计及数字滤波技术对CN-AEP行频域分析,发现豚鼠CN-AEP的频谱成分主要在1000Hz以下,在AR谱图上有3个峰,F0、F1和F2,谱峰分别位于180、710、1200Hz左右,略高于豚鼠BAEP的相应谱峰频率,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赵树润  魏保龄 《生理学报》1989,41(3):308-312
将豚鼠大脑皮层划分为五个区,采用大脑皮层吸除破坏与海人酸局部浸润破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MLR的起源以及皮层各区域与MLR的关系。结果表明,破坏听区以外各区域,对MLR影响不大,一旦破坏听区皮层,MLR主波Pa立即消失,并且不再恢复。海人酸局部浸润破坏不仅进一步证明Pa波来源于听区皮层,而且还表明Pa波主要来源于听区皮层内神经无电活动,与皮层下听觉中枢及其向听区皮层投射的纤维无关。  相似文献   
75.
采取刺激后胫神经(PTN)诱发叠加技术,利用体表无创伤性双极记录方法观察了16例正常小儿和43例脑瘫小儿的脊髓诱发电位(SCEP)。正常小儿的SCEP自下而上潜伏时逐渐延长、电压减小。从椎体C6到T10表现为Pa-Na-Pb三相波,T10~T12为Pa-Na1-Na2-Pb波,T12~L4为多相复合波。左右侧SCEP波形相似,潜伏时、电压相同,它们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别;但不同节段之间SCEP差异显著;脊髓传导速度为57.14m/s。脑瘫小儿SCEP正常者占14%;全髓反应低下者占20%;左右侧反应不对称者占46%;节段性反应低下者占15%;其它异常约占5%。不但节段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全脊髓左右侧电压间以及颈、腰骶髓的潜伏时间出现显著差异。脊髓传导速度减低(患侧46.22m/s,对侧53.48m/s)。结果提示:(1)正常小儿脊髓活动左右对称,不同脊髓节段对PTN刺激反应不同。(2)脑瘫小儿脊髓活动左右不对称,一侧功能下降时对侧有一定代偿力,脊髓传导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76.
C类纤维传入诱发体感皮层电反应的脊髓上传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汉荣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88,40(4):374-378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和三碘季铵酚处理下进行。以强电脉冲刺激腓浅神经,结合极化电流阻滞A类纤维的传入后,选择性引起C类纤维传入时,在对侧大脑皮层体感Ⅰ区记录到特异的C类纤维皮层诱发电位(G-CEP)。观察到损毁脊髓胸11节段对侧腹外侧索后,C-CEP的幅值明显衰减;损毁同侧背索后,G-CEP的幅值也明显衰减;保留同侧背索,损毁脊髓其他部份后,C-CEP仍出现,但幅值变小;同时损毁上述两索后,C-CEP完全消失。提示C类纤维传入诱发C-CEP的脊髓上传通路位于同侧背索和对侧腹外侧索。  相似文献   
77.
豚鼠脑干听觉中枢的立体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邵殿华  钱学斌 《生理学报》1988,40(4):386-389
用常规组织学、声诱发电位、HRP逆行追踪等方法确定了豚鼠耳蜗核、上橄榄复合体、外侧丘系核及下丘的定位坐标值。对320—700g的豚鼠,耳蜗核中心位置的模坐标值为P 2.3,LL/RL 3.0,H1.5;上橄榄复合体为P2.3,LL/RL1.6,H-1.5;外侧丘系核为P0.8,LL/RL 2.0,H-1.5;下丘为A2.0,LL/RL 2.2,H5.5。对每一脑干中枢,当记录电极插至中心位置时短声诱发电位的振幅最大,主波为负。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恐惧条件反射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190~200 g)随机分成两组(n=13):对照组和模型组。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模型组大鼠,用恐惧条件反射实验检测两组大鼠的恐惧反应,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大鼠脑电活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恐惧记忆阶段不动时间百分比减小(56.64%±13.78%vs69.72%±18.10%,P<0.05),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第二个正向波(P2)潜伏期也明显缩短(70.54±10.13 msvs78.46±7.80 ms,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恐惧条件反射的不动时间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存在正相关(r=0.507,P<0.05)。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制大鼠恐惧反应,并缩短体表感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恐惧反应行为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存在正相关,提示大鼠恐惧反应与体表感觉诱发电位可能有共同的神经递质机制。  相似文献   
79.
用脑干电位的互相关函数客观估计听力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陈俊强 《生理学报》1989,41(2):196-202
将脑干诱发电位记录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子集均,求其互相关函数。互相关函数在原点附近的平均幅度作为估计听力阈值的参数,并通过实验得出表达该参数与阈上刺激强度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从而求出听力阈值的估计公式。把三种阈上刺激强度下的参数值分别代入估计公式,平均结果作为听力阈值的估计。对8个有不同听力损失的病耳进行了估计,其结果与主观阈值平均相差4.6dB。  相似文献   
80.
翁瑛霞  陈宜张 《生理学报》1986,38(4):437-444
形态学已证实下丘脑-脊髓直接投射。本实验试对这一投射的电刺激反应作一些探讨。在刺激下丘脑时可在脊髓记录到一些尖锋样平均诱发电位(AEPs)。这些AEPs可以跟随200Hz 以上的高频双刺激,对窒息的耐受性较强。有效刺激点主要分布在下丘脑中部穹窿周围以及不定带。我们认为这些 AEPs可能代表沿下丘脑-脊髓直接投射通路传导的兴奋。对不定带-脊髓投射所作同样的实验,结果与前者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