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71.
目的:玻璃体切割术是眼科手术中比较复杂精细显手术,主要应用于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浑浊,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本文主要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总结作者所在科室多年来护理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经验,对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入院的75例(75只眼)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悉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的用药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特殊卧位的指导,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57例(76.0%),视力不变13(17.3%)例,视力下降5例(6.7%),28例眼内异物患者均经手术顺利取出异物。相关手术并发症经医护人员的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满意度达98%以上,医生满意度达100%。结论: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促进病人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2.
目的:研究混合效应模型(Mixed Effects Model)在肿瘤表达谱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中的检验效能,并探讨其分析效果。方法: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肿瘤实例基因芯片数据,并以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作为参照比较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探讨其检验效果。结果:通过混合效应模型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两种方法对肿瘤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达通路外,混合效应模型额外地筛选出来GSEA未能检验到的8条差异表达通路,且得到文献支持;混和效应模型筛选出的前10个差异表达通路中有6个已有生物学证明而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筛选出的前10个差异表达通路中仅有4个已有生物学证明。结论:混合效应模型作为top-down方法中的典型代表,其优势在于通过构建潜变量达到降维目的,可有效地减少多个复杂的变异来源从而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检验效能优于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筛选肿瘤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探讨去自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CPV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远期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04 例药物治疗无 效的、有临床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PVA 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后每3 个月复查一次动态心电。随访房颤消融成功率(术后3个月无房颤被定义为无复发);并记录动态心电心率变异性(HRV)以反映自 主神经功能。结果:本组研究共104 例患者完成了CPVA术,平均手术次数为(1.35术次数为。变次,成功率为77.9%,共随访(24.27 次数为。变异性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将患者分为成功组(81例)和复发组(23 例),所有患者CPVA术后的时域和频域各项 参数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术后心率变异性(HRV) 各项参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成功组患者的SNDD、SDANN、rMSSD、 PNN50、HF、TF、LF、VLF 较对照组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CPVA术可使心房出现去自主神经效应,进而增加去神经化 效应,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房颤的远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4.
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怀疑前列腺癌但穿刺阴性的病例,为了避免漏诊,多数患者必须接受重复穿刺。尽管部分患者经重复穿刺确诊为前列腺癌,而更多患者经过长期随访以及反复穿刺最终确诊为良性病变。近期研究证实,癌灶附近的组织学表现正常的组织中也可发生与癌灶相似的分子改变。因此,我们认为在前列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存在区域效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可反映前列腺癌区域效应的标记物,在穿刺阴性的标本中检出与癌灶相似的分子改变,就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常规病理诊断之前,提前预测前列腺癌的发生。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标记物,并在大规模的诊断试验中证实其可行性,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前列腺癌诊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不同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Narcotrend指数(NI)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麻患者,年龄40-60岁,体重指数30 kg/m2,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0.1 ng/m L(A组)、0.2 ng/m L(B组)、0.3 ng/m L(C组)、0.4 ng/m L(D组);各组舒芬太尼达效应室靶浓度5 min后给予丙泊酚1 mg/kg。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NI。所有患者在实验结束后,均调整至适宜的麻醉深度,给与阿曲库胺,进行气管插管。结果: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使各组的NI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靶控浓度的增加,降低幅度增大;单纯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时,其效应室浓度与N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6。结论:舒芬太尼能降低NI,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与NI呈负相关。而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4 ng/m L复合丙泊酚后,NI反而呈短暂的上升,随后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6.
本研究以28日龄的青春期雌性布氏田鼠作为亲代实验动物,每天分别暴露于蒸馏水、兔尿和猫尿60min,连续18d,成年后与正常雄鼠交配.随后检测其子代在28日龄(青春期)和90日龄(成年期)时暴露于这3种气味源的行为反应,以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酮的基础水平.结果显示:与母体青春期暴露...  相似文献   
177.
Bt群体信号应答因子nprR基因的缺失对cry1Ac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壵  邓超  彭琦  陈榛  张杰  黄大昉  宋福平 《微生物学报》2010,50(11):1550-1555
摘要:【目的】研究群体信号应答蛋白编码基因nprR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HD-73菌株晶体蛋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HD-73 nprR基因缺失突变菌株HD73(ΔnprR )。利用启动子-lacZ融合、SDS-PAGE方法,测定不同培养基中nprR基因转录活性及nprR基因缺失对cry1Ac转录及表达的影响。【结果】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表明,在LB和SSM培养基中nprR基因从对数期结束(T0)开始表达,稳定期持续表达。在LB培养基中,nprR基因的缺失使cry1Ac基因在生长过渡期和稳定期前期转录活性显著提高,同时HD73(ΔnprR )菌株Cry蛋白生成量也明显高于出发菌株HD-73,但是在芽胞形成释放后,Cry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在丰富培养基中苏云金芽胞杆菌nprR基因的缺失在生长过渡期和稳定期前期能够提高cry1Ac基因转录和表达,从而缩短了cry基因表达时间,并且Cry蛋白总产量与出发菌株相当。  相似文献   
178.
研究表明, 在一些进化分支或有机体之间存在着核苷酸或氨基酸替代速率差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种群内的中性分子突变与物种多样化相关. 超过98%的陆生真菌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 而且前者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多于后者. 获得了地衣型真菌红脐鳞的21种蛋白编码基因序列, 并应用这些及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了随后的分析. 建立了3组矩阵: (1) 13种真菌, 包括105种蛋白编码基因; (2) 9种真菌, 包括21种蛋白编码基因; (3) 299种真菌的nu LSU rDNA序列. 应用这些数据, 检测了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以及子囊菌内部主要纲之间的基因替代速率. 蛋白质数据和nu LSU rDNA数据分析显示, 子囊菌的基因替代速率显著快于担子菌; 而且在子囊菌内部, 物种丰富的粪壳菌纲进化速率最快, 物种数量较少的锤舌菌纲进化最慢. 结果提示, 子囊菌的快速进化不是得益于互惠共生、生态条件、无性繁殖、代谢速率或者短世代时间, 而可能是由奠基者效应引起的. 这是物种数量与进化速率相关的又一证据, 与奠基者效应是导致物种丰富的分支进化速率较快的主要原因的假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9.
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同源加倍的生物学机理与构成纺锤体微管蛋白密切相关. 秋水仙碱作用于细胞的根本效应是改变细胞微管的状态,使微管解聚或停止组装;秋水仙碱作用于微管的方式是其分子结构中的 A 环与β微管蛋白354半胱氨酸结合、C环结合在239半胱氨酸和N末端氨基酸;不同植物种类微管蛋白的处理效应有明显的差异.秋水仙碱的处理效应影响到细胞一切与微管活动有关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改变细胞的发育进程、阻断染色体的分裂及细胞器不能正常运动,除此之外,秋水仙碱还可以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本文主要综述了秋水仙碱作用于微管蛋白的机制及秋水仙碱处理的细胞效应等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80.
山核桃外果皮黄酮提取液对小麦和绿豆幼苗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小麦和绿豆幼苗为材料,研究了7个浓度山核桃外果皮黄酮提取液(0.02~0.14 mg·L-1)处理对小麦和绿豆幼苗生长及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自由基(O2)、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各处理对小麦和绿豆生长具有促进作用;0.06~0.08 mg·L-1黄酮提取液对小麦苗高和根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0.06 mg·L-1时根长和苗高的化感效应指数(RI)分别为0.136和0.120;0.12 mg·L-1黄酮提取液对绿豆胚根和胚轴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对下胚轴和胚根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147和0.123;适宜浓度黄酮提取液能显著提高小麦和绿豆幼苗叶片SOD、POD的活性,同时显著降低其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黄酮提取液具有促使小麦和绿豆幼苗生长、提高其叶片保护酶活性和增强细胞膜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