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爬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CP患儿134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则给予CST,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爬行能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爬行能力评分均分别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评分均分别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ST对SCP患儿的爬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应用此种训练措施强化患儿的运动功能,从而促进其获得更好的预后,值得给予推广。  相似文献   
102.
不同运动强度对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体长(6.75±0.03) cm, 体重(11.56±0.15) g]为研究对象, 设计对照组(0 bl/s、体长/秒)和训练组(1.0、2.0和4.0 bl/s)4个水流速度, 探讨2周游泳运动训练对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训练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都出现显著下降(P<0.05), 4.0 bl/s组存活率(SR)最低(P<0.05)。在2.0 bl/s强度下, 血糖(GLU)、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均显著下降(P<0.05), 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则显著升高(P<0.05)。随着强度的增加, 训练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过氧化氢(H2O2)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上升; 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差异不显著。2周的训练显著增强了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 对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影响。运动训练对黑鲷肝脏T-AOC和MDA没有显著性影响, GSH含量、AKP、ACP和CAT活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综合考虑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得出, 在游泳训练强度为2.0 bl/s时, 最有利于提升黑鲷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6周高原训练期间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变化特点的分析,探讨高原训练期间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与运动负荷、BU浓度、CK活性等指标的关系。方法:以8名轻量级男子单桨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6周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进行系统测试,同时测试运动员常规机能指标(BU浓度、CK活性),测试时间、次数与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测试的安排一致。测试时间为高原训练前1周、高原训练1、3、5周末以及下高原2周后;此外,训练期间对运动员的实际训练负荷进行统计。结果:①高原训练5周末,运动员外周血肾上腺素(E)浓度有降低趋势,而外周血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有升高趋势;下高原2周后,运动员外周血E和NE浓度均明显下降,其中E浓度明显低于高原前1周、高原训练1周末和3周末(P均<0.05),NE浓度明显小于上高原前1周、高原训练1周末、3周末及5周末(P均<0.05)。②BU浓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都保持较高的水平,高原训练第1周末、下高原后第2周BU浓度在6.5 mmol/L左右,其他各时间点测定数值均大于8 mmol/L;在整个训练期间CK活性的变化较大,与上高原前1周比较,高原训练第1周末CK活性显著下降(P<0.05),但第3周末明显升高(P<0.01),且在高原训练后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下高原后CK活性有所下降,与上高原前1周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外周血儿茶酚胺浓度的变化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运动负荷的大小以及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内在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详细记述了一头雄性白豚对一系列简单动作,包括听声音、碰手、接受抚摸、侧身和仰躺等的学习和掌握过程,分析了白豚学习这些动作的一般规律。讨论了学习过程中白豚的某些心理现象。初步评价了白豚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5.
游泳训练对儿童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步行机对91名8-11岁男女儿童进行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测试,其中训练组42人选自北京市海滨区业余游泳队的儿童,对照组49人(男24人,女25人)选自与训练组儿童条件相近的普通学校学生。观察9个月的游泳训练对儿童有氧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训练组儿童的身高,体重,瘦体重和肺活量在观察前及观察后的两次测试中均高于对照组。观察期间形态指标的增长值和两组值在两组间大都无明显差别,表明两组儿童  相似文献   
106.
葛慧华  刘婷  杨纯  张光亚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3252-3263
【目的】β-1,4-木聚糖酶是木聚糖降解的关键酶之一,嗜冷嗜酸木聚糖酶在功能性低聚木糖的制备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报道较少。【方法】从太平洋火色杆菌(Flammeovirga pacifica)菌株WPAGA1基因组发掘到一条新型的木聚糖酶序列,经基因合成、质粒构建和表达,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该木聚糖酶(Xyl4513)具有2个保守结构域,一个属于糖苷水解酶11家族(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11,GH11)催化模块(Xyl4513-T),另一个属于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CBM)60家族(CBM4513),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GH11家族木聚糖酶含有CBM的现象。纯化后的Xyl4513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3.0,这一特性说明Xyl4513为嗜冷嗜酸β-1,4-木聚糖酶;而截短的木聚糖酶Xyl4513-T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20℃、4.0,且催化效率(kcat/Km)较前者下降了20%,说明CBM4513对酶稳定性和催化效率有较大影响。Ca^(2+)、Mg2+和Ni2+对酶催化活性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Ca^(2+)效果更为明显。仅当含有Ca^(2+)时,CBM4513才对β-1,4-木聚糖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属于Ca^(2+)依赖型CBM,其最大结合量为9.13μmol/g。【结论】本文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嗜冷嗜酸木聚糖酶和相应的Ca^(2+)依赖型CBM,进一步丰富了它们的基因和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107.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原发性肝癌涉及多种基因、转录本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调控。从单个基因的角度来看,某个基因的表达量的改变只能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局部作出解释而无法从整体行为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索,无法满足高度复杂性的调控研究需要。筛选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基因芯片数据获取差异表达基因后,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算法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识别与肝癌发生相关的模块,利用可视化筛选枢纽基因,并针对枢纽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初步验证。富集分析和文献挖掘一致发现,某些枢纽基因确实与多种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存在显著的关联。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被证明是一个高效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应用该方法发现了新的HBV相关性肝癌枢纽基因。经实验验证,发现枢纽基因SHARPIN促进细胞迁移。该研究对肝癌发生的调控机制以及发现HBV慢性感染导致肝癌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或)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8.
服用“乳珍”后,实验动物的迷宫训练次数显著减少(p<0.05),腹腔巨噬细胞总数和吞噬指数明显提高(p<0.01)。人群试验显示,服“乳珍”者血浆游离牛磺酸和全血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上升(p<0.01),受试者体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9.
110.
《生物磁学》2009,(8):1439-1439
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仪器信息网论坛升级为全新社区,由”仪器论坛”、”圈子”、”iLog博客”、”积分商城”和”积分加油站”五个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