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植物的生命活动包括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种子萌发、生长、运动、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植物的生命活动十分复杂,各代谢间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993.
994.
微生物生理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精品核心课程,但由于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耗时长、过程不确定及不可逆等因素,难以开展“微生物生理学”综合性研究生专业课程实验。将先进的虚拟仿真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构建“微生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可以有效突破课程实验教学的时空障碍,推进微生物学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本文以“微生物絮凝剂合成机理研究及应用”为例,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逐渐展开,实验内容涵盖微生物絮凝剂合成机理和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探索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及应用的内在机理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科研热情。  相似文献   
995.
王德华  王祖望 《兽类学报》2022,42(5):482-489
本文回顾了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能量代谢特征与环境适应性、适应性产热与体温调节、能量平衡与体重调节、生理极限值和种群能流估算等,总结了近年一些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双标记水方法测定能量消耗、肠道菌群的功能、地理生理学、种群生理学、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理功能等。有些工作引领了中国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发展,如生态能量学、适应性产热和生理适应等。本文对未来需要发展的领域和深入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建立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996.
高等教育是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途径。研究结合“人体解剖与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特点,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优化,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应用解剖生理学知识与医学、药学、生活实践结合的创新能力及应用科研服务社会的创新意识,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奠定基础,实现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997.
以2年生连香树实生苗为材料,在田间通过黑色遮阳网设置全光照(L0)及透光率55%(L1)、25%(L2)和10%(L3)4种光环境,研究遮光对连香树幼苗光合作用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香树幼苗叶片Pn在全光和L1处理下呈非典型的“乁”形变化,未出现“午休”现象,中午14:00出现极值,而在L2和L3处理下变化相对缓和,极值出现在中午12:00;叶片Gs呈现与Pn类似的变化趋势,而Ci则呈基本一致的凹形变化。(2)各处理PnGsTr的日均值均表现为L0>L1>L2>L3,而Ci的日均值则呈相反的顺序;PnGsTr、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全光照连香树幼苗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均显著高于遮光处理,并维持较高的Pn而未出现明显的光抑制;遮光导致幼苗的LCP、LSP、Rd显著降低,有利于充分利用弱光,以满足低光环境下植株的正常生长。(4)与全光照相比,遮光下连香树叶片气孔密度显著变小,但气孔器长度、气孔器宽度、单个气孔器面积显著增加,气孔器面积百分比减少,影响幼苗细胞内外的水分和气体传递。(5)遮光条件下,连香树叶片明显变薄,表皮细胞厚度减小,栅栏组织(PT)厚度降低,排列变得疏松,海绵组织(ST)厚度增加,PT/ST相应减小。(6)与全光照相比,强度遮光下(L2和L3)连香树幼苗生长受阻,苗高(H)和基径(D)明显减小,生物量模型D2H下降;而轻度遮光(L1)下幼苗H和D、H/D和D2H均未出现显著变化。研究发现,连香树具有一定的光忍耐性和喜光性,对光照条件的生态幅较宽,轻度遮光影响较小,但强度遮光对连香树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合响应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影响了叶片的解剖结构和气孔分布特征,从而影响连香树幼苗的生长形态。在育苗生产中,适度遮光有利于降低气温、减小蒸腾,但遮光后田间有效辐射强度应保持在自然光强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998.
板栗扦插生根过程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和30年生板栗插穗以及30年生板栗母树不同月份(5、6、7月)插穗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0、200和500mg/L)吲哚丁酸(IBA)处理,观测各类处理材料的生根情况,并对扦插前插穗(初始茎)和扦插后插穗愈伤组织的碳氮代谢物质、褐化相关物质和解剖学结构进行分析观察,探讨不同年龄母树及不同月份插穗扦插生根能力,为板栗扦插生根技术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5年生板栗的初始茎和愈伤组织中碳氮代谢相关物质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30年生板栗,而其可溶性蛋白含量30年生高于5年生板栗,但其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在不同年龄母树间无明显变化;30年生板栗插穗初始茎中可溶性蛋白、GABA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月份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是在愈伤组织中GABA、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月份增加而逐渐升高。(2)板栗插穗初始茎和愈伤组织的褐化相关物质单宁、酚类和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30年生不同程度低于5年生;除类黄酮含量在7月份的愈伤组织中有显著升高外,不同月份板栗的单宁、酚类、类黄酮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3)生根状况及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5年生板栗插穗的愈伤率和生根率高于30年生的插穗,且30年生插穗6月份扦插的愈伤率最高;板栗插穗属于诱导生根类型,皮层中存在环状厚壁组织;5年生板栗插穗的木质素含量低于30年生板栗,但形成层细胞层数高于30年生。研究认为,板栗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褐化现象严重,生根率较低;不同年龄母树和不同月份的板栗插穗在扦插过程中的碳氮代谢相关化合物含量都有明显的差异,而褐化相关物质含量仅在不同年龄母树间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月份间大部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9,(1):I0006-I0007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系国家基础类和生物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一、本刊宗旨系面向应用和应用基础理论,促进科研学术交流,以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凡与应用有关的生理学研究及对应用生理学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均可在本刊发表。本刊以登载论文原著为主,选登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文献综述。还报道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学术活动与科技信息等。  相似文献   
1000.
闫小莉  王德炉 《生态学报》2019,39(19):7208-7217
研究苦丁茶树叶片生长与光合特性对不同类型土壤栽培的响应特征,确定最适苦丁茶栽培的土壤类型,可为高产优质化的苦丁茶种植业及其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土壤栽培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土壤栽培条件下,苦丁茶叶长和叶面积比其他6种土壤栽培下的显著提高了34%—57%和43%—68%,叶绿素总量显著增加9%—33%,叶片、上下表皮、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的厚度均显著高于其他6种土壤栽培。不同类型土壤栽培下苦丁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饱和蒸气压亏缺(Vpdl)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日均Pn和Tr值大小依次为:石灰岩石英砂岩玄武岩长石石英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变余砂岩煤系砂页岩,其中石灰岩土壤栽培下的日均Pn值相比其他6种土壤下的显著提高了13%—45%,且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也最大,而煤系砂页岩栽培时最低,其LSP和LCP较石灰岩栽培的分别显著下降了40%和46%。综上,在7种类型的土壤中,石灰岩土壤栽培最有利于苦丁茶树叶片的生长发育、并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和加强对光能的吸收利用,最终提高其叶片光合能力,其次为玄武岩土壤,而煤系砂页岩土壤是最不利于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建议在苦丁茶种植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建立时因选择由石灰岩性母岩发育的土壤进行栽培,从而提高苦丁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