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梅氏热厉螨Tropilaelapsmercedesae是亚洲地区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的重要害螨,给我国蜂产业造成巨大损失。该研究主要探究了梅氏热厉螨寄生对西方蜜蜂生存、糖水和花粉取食量及体内病毒变化的影响。【方法】从蜂群中收集被梅氏热厉螨寄生的和未被寄生的新出房蜂,并在室内饲养15 d,统计蜜蜂的存活率。统计蜜蜂每天对糖水和花粉取食量及对总的糖水和花粉取食量。检测7日龄幼虫、新出房蜜蜂和人工饲养15 d的蜜蜂体内BQCV、DWV、VDV-1、ABPV、CBPV、IAPV、SBV和CSBV8种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梅氏热厉螨寄生使蜜蜂对糖水和花粉取食量显著增加,并且寄生显著降低蜜蜂寿命。7日龄蜜蜂幼虫体内均检出DWV;新出房蜂体内均检测到DWV和IAPV;人工饲养15 d的蜜蜂,对照组蜜蜂体内检测到DWV,梅氏热厉螨寄生的蜜蜂体内检测到BQCV、DWV、IAPV和VDV-1病毒。【结论】研究发现,梅氏热厉螨寄生的蜜蜂随着存活时间的增加病毒种类增多。即使梅氏热厉螨寄生未引起某些蜜蜂形态变化,但寄生可能导致体内病毒增加,病毒的复制和免疫反应使蜜蜂能量消耗增多,从而致使蜜蜂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2.
狄斯瓦螨是一种严重危害西方蜜蜂的体外寄生螨,是世界养蜂业的最大威胁.人们广泛采用化学方法防治狄斯瓦螨,但易引起狄斯瓦螨的抗药性、蜜蜂中毒和蜂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为此,人们尝试了多种蜂螨绿色防控技术.其中利用蜜蜂信息素防治狄斯瓦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狄斯瓦螨能利用蜜蜂信息素识别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寄主,并对特定时期的寄主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近年来,多种能作用于狄斯瓦螨的蜜蜂信息素相继被报道.这些信息素包括成蜂、蛹和幼虫信息素.有的信息素对狄斯瓦螨表现出驱避作用,有的则表现出引诱作用.本文对这些信息素的种类、主要组成成分、对狄斯瓦螨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方元素”与早期人类文化进化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和分析中国旧石器研究史上有关"西方元素"即西方旧石器文化标志性技术和工具问题的争论,得出三点结论:1)"西方元素"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中是与西方同类技术和工具大体同步出现的客观现象,两者无本质差别;2)和西方一样,中国旧石器的"西方元素"也有重叠与穿时性.这使得旧大陆两侧的旧石器文化连成一体,难分东西;3)基于以上事实,本文作者倾向于认为:迄今已知的旧大陆旧石器文化是过去200多万年间早期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应对全球气候波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迁而反复进行的横贯大陆的双向迁移、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Apidermin (APD)蛋白家族是一个新的昆虫结构性表皮蛋白家族。本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和RT-PCR扩增, 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apd-1-like, apd-3-like和中华蜜蜂Apis cerena cerena(简称“中蜂”)的apd-2 等3个新的apd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表达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昆虫APD蛋白家族的序列特征。结果显示, 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简称“西蜂”)中, apd基因家族的6个成员串联排列在基因组序列第4号连锁群上, 它们在A. m. ligustica雄蜂头部中的转录水平差异明显, 且其启动子序列所含顺式元件也不同。中蜂apd-2和意蜂apd-1-like都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而意蜂apd-3-like则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目前已知的10条APD蛋白序列N末端均具有相似的信号肽序列, 其成熟蛋白分子量为6.0~37.0 kD, pI为6.2~10.8。其中西蜂的APD1-3、APD-like和东方蜜蜂Apis cerena的APD-2等5条较短的多肽中疏水氨基酸残基达52%~67%, 且Ala含量最为丰富(占25%~34%); 而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的APD 1-3和西蜂APD-1-like, APD-3-like等另外5条APD多肽富含Gly(21%~30%), 其序列中疏水氨基酸残基含量为35%~41%。多肽序列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APD家族可划分为2个亚家族。亚家族Ⅰ含有西蜂APD 1-3和东方蜜蜂APD-2等4条较短的多肽序列, 其N末端为一个长33 aa的保守基序; 亚家族Ⅱ由另外6条相对较长的多肽序列组成, 其N末端保守基序长50 aa, C末端保守基序长16 aa。本文所描述的APD蛋白家族序列特征有助于以后从其他昆虫中鉴定新的apd基因。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工作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学成归国的老一辈科学家,如朱冼、童弟周等。他们主要在细胞的形态学和发育生物学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像蛙类的孤雌生殖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厦门大学的汪德耀教授出版了《胚胎学与细胞学》专著,而这已比西方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出版细胞学专著晚了近一个世纪。更加让人遗憾的是,十年动乱,科学界、教育界元气大伤,闭关锁国却又自我陶醉,不仅国内许多高等院校没有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教材,更缺乏这一学科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西方生态学近况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董全 《生态学报》1996,16(3):314-324
本文对美英等西方英语国家的近期生态学研究的研究趋向、流行概念,研究方式、前沿领域及新方法、新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近期、西方英语国家的生态学理论研究中最受重视的问题是:在一定时空尺度上生物物种组成和各物种种群丰盛度的动态规律和特征,以及决定这种规律和特征的内在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个体发育、生理、行为和遗传过程对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反应及这些过程对自身所在的种群、种落和栖息地的影响;种内种间相似或相异个  相似文献   
17.
胡伏莲 《生命世界》2005,(11):53-53
世界上超过半数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更有一些有趣的数字表明,在西方国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是和年龄是大致平行的,也就是说在20岁的人中大约有20%的人感染,60岁的人中大约有60%的人感染。2001~2004年,中华医学会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在我国自然人群中组织了一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此次调查的自然人群涉及到全国19个省、10个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地大范围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群损失现象已引起科学界和公众的持续关注。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和蜜蜂残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DWV)是西方蜜蜂群中最主要的两大生物威胁。尽管二者侵害蜜蜂均已有较长历史,但直至近十年来的研究才发现两者间的协同效应对蜂群健康的影响远超过其单独作用时所造成的危害:(1)蜜蜂残翅病毒可在狄斯瓦螨体内大量复制,继而进一步传播;(2)狄斯瓦螨的刺吸行为使病毒粒子跨越寄主的生理屏障而直接进入蜜蜂血淋巴;(3)狄斯瓦螨的寄生促使蜜蜂残翅病毒的高毒力毒株在蜂群中优势扩增和盛行;(4)狄斯瓦螨影响蜜蜂个体发育与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以致降低了蜂群对病毒的抵抗力;(5)蜜蜂残翅病毒对宿主造成的免疫抑制有利于狄斯瓦螨的寄生与繁殖。狄斯瓦螨、蜜蜂残翅病毒和西方蜜蜂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昆虫外寄生物、病原体与寄主相互作用研究的一个典型模型。本文对近十年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蜂群损失的原因调查以及昆虫寄生虫、病原微生物与寄主间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方高温热浪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温热浪不仅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冲击,也对人类经济社会与健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西方学者历来重视高温热浪相关研究,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梳理了西方高温热浪研究的脉络,即从指标测度上明析其内涵;从对比模拟角度分析其产生的机理;从空间格局上总结其分布与规律;从复合系统层面探讨其影响;从流行病学角度解析其对健康的危害。其次,指出了趋势判断、机理解析、影响评估、脆弱性评估、风险感知、适应分析等未来关注的矛盾与焦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高温热浪研究对中国的启示,包括:拓展典型区域的实证研究;关注脆弱群体与欠发达地区;重视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影响;注重研究领域拓展;尝试多学科视角融合等。  相似文献   
20.
刘之光  陈超  郭海坤  吕丽萍  石巍 《生态学报》2016,36(10):3005-3012
近年,欧洲和北美地区相继出现蜜蜂蜂群崩溃(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现象,蜂业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蜜蜂蜂群损失情况调查与分析。基于此,探讨近4年我国主要西方蜜蜂饲养省份蜂群损失情况,并对损失量、损失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欧盟政府间合作框架(COST)下项目- CoLoss (Prevention of honey bee COlony LOSSes)项目组提供的国际统一的标准调查表格,利用R语言在RStudio环境下开展全部的统计分析工作,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调查数据的相关性及因变量为非正态分布的非独立数据。调查我国12 个主要西方蜜蜂饲养省份的蜂群越冬死亡损失情况。2009-2013 年蜂群平均损失率为8.9%,损失比例同比低于欧洲和北美国家和地区的蜂群损失率,在可接受范围内。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显著影响蜜蜂蜂群损失的因素有:巢脾使用时间及蜂王因素。我国蜂群损失率较低,大部分损失症状不属于CCD。CCD现象在我国尚未确认发生。加强蜂螨及其他病害的防治工作,增加更新巢脾频率,监控蜂王在蜂群中的表现及增加换王次数等可以有效控制蜂群越冬损失率。结果对明确我国蜂群是否受蜜蜂蜂群崩溃症状现象影响提出了明确的解释,对蜂群损失的防控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