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在共培养体系中单克隆抗体AH6对小鼠胚泡着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晓琦  朱正美 《动物学报》1998,44(4):443-449
以单克隆抗体AH6「特异结合Le^Y寡糖,Fuca1-2Galβ1-4(F痉-3)GlcNAc-」以及其它3种与Le^Y寡糖结构近似的寡糖特异结构的单克隆抗体aLe^a、aLe^b和FE-A5为工具,采用小鼠体外着床模型。研究细胞表面Le^Y寡糖抗原与着床的关系及其在着床过程中具体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82.
病原菌形成的生物被膜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显著增强了病原菌的耐药性,针对生物被膜的特效药物亟待研究。从虾、蟹壳等中提取得到的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碱性寡糖,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但其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仍有待提高。螺旋藻(Spirulina,SP)是一种表面带负电荷的微藻,其与壳寡糖形成的复合物可能发挥协同增效杀灭生物被膜深处病原菌的作用。针对提升壳寡糖的抑生物被膜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浊度法筛选得到了杀菌效果显著的壳寡糖,并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壳寡糖与螺旋藻结合,完成螺旋藻@壳寡糖(Spriulina@Chitooligosaccharides,SP@COS)复合物的制备。通过测定zeta电位、粒径和荧光标记等方法表征了壳寡糖和螺旋藻的结合情况,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absorbance spectroscopy,UV-Vis)结果显示出螺旋藻对壳寡糖的包封率达90%,负载率达16%。制备的SP@COS对细菌、真菌生物被膜都有明显的增效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效果主要是通过深入生物被膜内部、破坏细胞结构所实现。这些结果显示了螺旋藻-壳寡糖复合物具备作为生物被膜抑制剂的潜力,为提高壳寡糖的抑生物被膜作用、解决病原菌的危害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高产人参寡糖素培养细胞克隆系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参(PanaxginsengC.A.Mey.)培养细胞经细胞平板克隆,获得近300个克隆系。克隆系在细胞生长速率和寡糖素含量及产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寡糖素产率和细胞生长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经11代连续继代培养观察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特征分析,筛选到一株寡糖素产率高且稳定的克隆系PG-180,其平均生长速率是0.495g于重/L·天,为原始株系的1.39倍,平均寡糖素含量为14.69%干重,是亲本的1.65倍,平均寡糖素产率是2.183g/L,为原始株系的2.32倍。比较克隆系PG-180和原始株系细胞悬浮培养时间进程发现,由人参培养细胞生产寡糖素的最佳细胞收获期为3周左右。  相似文献   
84.
谈谈凝集素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糖蛋白的寡糖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册 《生命的化学》1994,14(2):36-37
  相似文献   
85.
红花菜豆凝集素与莫寡糖部分分子间的聚合施炜星,孙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红花菜豆凝集素;寡糖;分子间聚合凝集素是一类与糖结合并凝集细胞或沉淀含糖大分子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凝集素均由亚基组成,通常一个亚基具有一个结合糖...  相似文献   
86.
甘露寡糖具有润肠通便、降血脂、抗结肠炎症、增强免疫及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功能,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解法制得的甘露寡糖含有单糖、未分解聚糖、不同聚合度寡糖及盐离子等杂质,还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甘露寡糖的主要纯化方法包括柱层析法、膜分离法、乙醇沉淀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7.
固定化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连续合成半乳糖寡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固定了产β-半乳糖苷酶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以乳糖为底物,在纤维床反应器中连续合成半乳糖寡糖(GOS),最高得率为50.7%。在连续反应体系中,研究了底物浓度、pH、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半乳糖寡糖合成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450 g/L、反应温度55℃、pH7.0、停留时间100 min。在连续反应24h后,流加1.5%的D-半乳糖能提高合成GOS的能力,固定化细胞反应体系中连续稳定操作120 h。  相似文献   
88.
89.
透明质酸酶是能降解透明质酸及部分糖胺聚糖的一类糖苷酶,可应用于医疗和美容等领域。透明质酸酶也可用于制备小分子糖胺寡糖,许多研究发现小分子糖胺寡糖具有比大分子糖胺聚糖更高的生物免疫活性。为便于研究人员对透明质酸酶进行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本文介绍了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酶,梳理了透明质酸酶的分类、结构和催化机理,归纳总结了透明质酸酶的酶活力测定方法、重组表达、酶学性质和应用,展望了透明质酸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
【背景】生物丁醇是高效的液态燃料。丁醇发酵,也称丙酮-丁醇-乙醇(Acetone-Butanol-Ethanol,ABE)发酵,其发酵的产品是丁醇、丙酮和乙醇的混合物,主产物丁醇与主要副产物丙酮的质量比率(B/A比)约为2.0。【目的】丁酸是ABE发酵合成丁醇的重要前体物质,以丁酸/葡萄糖为双底物可以高效生产具有以高B/A比为特征的丁醇,提高ABE发酵产品的品质。【方法】7L厌氧发酵罐下,以玉米淀粉/废弃毕赤酵母处理液为原料得到的丁酸发酵上清液与葡萄糖溶液直接复配作为ABE发酵培养基,并按需要在发酵途中添加该上清液和浓缩葡萄糖溶液。【结果】与使用150 g/L玉米淀粉的传统ABE发酵相比,丁醇浓度保持在12.7-12.8 g/L的较高水平,B/A比从2.0大幅提高到4.4-5.0,丁醇对总碳源的得率从0.32-0.34提升至0.39-0.41 (摩尔基准),丁酸/葡萄糖质量消耗比高达37%-53%。【结论】ABE发酵性能的改善得益于丁酸发酵上清液中丁酸、寡糖和氨基酸等得到了有效利用,NADH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该发酵策略节省了ABE发酵的原料和操作成本,大幅降低了丁酸发酵上清液中残存的寡糖浓度,还可根据市场供需和产品价格变化的状况实现发酵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操作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