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81.
高产人参寡糖素培养细胞克隆系的诱变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82.
283.
乃用 《工业微生物》2004,34(4):59-59
果寡糖消费能刺激人和动物胃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生长,对健康有利。果寡糖很难被消化酶水解,是糖尿病人的安全食品,也不会形成生龋齿的化合物。果寡糖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酸酯和磷脂的水平,以及降低血管舒张压有关。  相似文献   
284.
285.
286.
母乳中存在的人乳寡糖(HMOs)是一类结构高度复杂的低聚糖,对婴儿的肠道菌群、免疫屏障、大脑发育发挥积极作用。由于母乳中基质复杂,寡糖的种类繁多,丰度跨度大,存在众多异构体,这都使得检测面临诸多挑战。现已有多种技术用于HMOs的分析,发现了200多种HMOs,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在分离HMOs方面效果显著,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多光子解离光谱推动了对HMOs结构的全面解析。本文回顾了对HMOs实现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分析的多种技术方法,比较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还重点介绍了质谱以及不同技术联用在推动HMOs解析和测定方面的突破,为探究寡糖的结构-功能关系、深入理解HMO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87.
本研究以褐藻酸钠为唯一碳源,从广西茅尾海采集的海藻和海水样品中分离获得了10株高产褐藻胶裂解酶(Alginate lyase)的菌株,经过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这些菌株分别属于盐单胞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和弧菌属.为进一步了解褐藻胶裂解酶(ALG)功能基因的进化轨迹,本研究从GenBank收集了alg基因的同源序列.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和极大似然分析,运行位点模型和分支位点模型进行了计算,确定该基因存在正选择现象.正选择进化分析结果表明4Y、16I、40N、61L、91T、99S、149L和154S为alg基因的正选择位点,提示环境选择压力促进了alg基因的进化.本研究为后续褐藻胶裂解酶定向诱变或残基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作用机制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88.
【背景】以酵母为宿主生产的蛋白往往发生过糖基化,形成高甘露糖型的N-糖基化。高甘露糖型的结构易在人体中引起免疫反应,这是酵母不能用于绝大部分糖蛋白药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构建表达人源糖基化糖蛋白的酵母底盘细胞将为糖蛋白药物的生产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具有极强的抗逆性且生长迅速,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非典型性酵母,对其进行糖基化途径的改造将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的】对酵母N-糖基化途径的改造,首先要使其N-糖基化转变为Man5GlcNAc2核心结构,本研究对P. kudriavzevii的och1基因进行敲除并引入源自曲霉的msd S基因,以改变其分泌糖蛋白N-糖链的糖型结构。【方法】通过基因编辑对P. kudriavzevii的N-糖基化途径进行改造,获得P. kudriavzeviiΔura3Δoch1::msd S菌株,分析P. kudriavzeviiΔura3Δoch1::msd S菌株分泌糖蛋白上N-糖组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型P. kudriavzevii相...  相似文献   
289.
寡糖是多糖经过降解后得到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是功能食品开发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寡糖的分离和制备主要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渗透色谱以及两者联用的方法,分离时间长、制备成本高,难以实现寡糖的规模化分离和制备。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MST)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实现两组分或者多组分分离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高效节能等优点,特别是能够直接放大应用于规模化的分离工程,因此在寡糖等小分子的分离和制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系统总结了膜分离技术在寡糖分离与制备领域的最新进展,综述了用于分离和制备寡糖的膜分离技术分类、分离工艺及其应用现状,并对目前膜分离技术用于大规模分离和制备寡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