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40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作物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良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3  
本文提出了利用作物亲本和F1预测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势的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运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双列杂交试验资料,用MINQUE(1)法估算方差分量以及预测遗传效应值。由加性和显笥效应预测值可进一步预测F1,F2,BC1,BC2,等不同世代的基因型值,在预测F1群体平均优势和 群丛超亲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其它各世代的杂种优势。提出了预测杂种后代保持超亲优热世代数的简单公式,根据杂交组合F1群体平均优势和双亲相对遗传差异,便可预测该组合能的生产上直接利用的世代数。以棉花六个品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资料为例,分析了各组合F1和F2的 基因型值、超亲优势和保持5%超亲优势的世代数。  相似文献   
72.
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是由抗毒素及其同源毒素组成的小遗传元件,毒素可以抑制细胞生长或诱导细胞死亡,抗毒素则可以中和毒素的毒性。根据TA系统的组成和抗毒素的作用方式,TA系统可分为Ⅰ~Ⅷ型共八类,其中Ⅱ型TA系统存在最广泛,调控机制研究得最清楚。TA系统可以维持质粒等遗传元件的稳定性,同时在压力应激、促进生物膜形成、维持细菌致病力、抗噬菌体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TA系统的调控与生理功能能丰富人们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对于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基于毒素和抗毒素的特点,TA系统被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本文综述了TA系统的分类、调控机制、生理功能和应用并简单描述了TA系统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73.
我们建立了测定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遗传表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应用这种方法对居住在成都地区的汉族群体进行了群体研究和家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汉族人群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具有遗传多态性,它有希望成为法医血液遗传学新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4.
云南黄牛和大额年听mt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兰宏  熊习昆 《遗传学报》1993,20(5):419-425
本文以mtDNA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分析南牛的mtDNA多态性。结果表明云南黄牛有两种类型的mtDNA分子,一种是普通黄牛类型,另一种是瘤牛类型,两者的频率分别为33%和67%。没有发现过渡型和重组型。昆明黑白花奶牛的mtDNA与云南黄牛的似。云南黄牛可能具有两种起源,即普通黄牛起源和瘤牛起源。今天的牛群这两种类型的混合。大额牛的限制性类型与瘤牛相同,表明大额牛的起源与瘤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C1q对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85例首发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无效组(32例)和有效组(153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5-HT、TNF-α、补体C1q水平,收集相关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5-HT、TNF-α、补体C1q预测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价值。结果:无效组治疗后血清5-HT、TNF-α、补体C1q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5-HT较治疗前增高(P<0.05),TNF-α、补体C1q较治疗前降低(P<0.05)。无效组治疗后血清5-HT低于有效组,血清TNF-α、补体C1q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高TNF-α、高补体C1q是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高5-HT是其保护因素(P<0.05)。联合5-HT、TNF-α、补体C1q三项指标预测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32、0.658、0.677。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抗抑郁治疗后无效患者血清5-HT偏低,TNF-α和补体C1q偏高,且与抗郁治疗无效有关,联合检测血清5-HT、TNF-α和补体C1q可预测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76.
东北虎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的筛选及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利用18个家猫微卫星基因座,在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sibilia)DNA中扩增结果有4个基因座没有产物,8个基因座为单态,6个基因座为多态性。同时利用苏门答腊虎的微卫星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在东北虎DNA中有4对具有多态性。微卫星基因座的多态性百分率为38.5%。在供试的27只东北虎中,发现等位基因间的变异均为偶数碱基长度变化,对有准确谱系记录的个体研究表明,这10个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所以这些微卫星DNA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东北虎的亲子鉴定。利用这10对多态性引物,我们成功地鉴定了7个父子关系不清的后代。收集的样品包括23只毛发样品和4只血液样品,实验结果表明,毛发和血液样品均可以得到清晰的微卫星条带[动物学报49(1):118—123.2003]。  相似文献   
77.
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57  
  相似文献   
78.
通过与事国春杂交,利用杂交后代F2和回交后代BC1P1及BC2P2,研究了三个小麦新矮杆品系和矮生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0004的矮生性受一对部分显性矮杆基因控制,5746和7539-各受两对部分显性矮杆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9.
云南松半同胞家系初期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尹擎  罗方书  舒筱武   《广西植物》1996,16(2):165-170
对收集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292个半同胞家系进行栽培试验,经方差分析知各家系子代间高生长有极显著差异,真正的优树占参试总数的29.7%(广西);树高广义遗传力为58.0%,遗传增益为38.89%;同一林分内家系间高生长变异幅度小于林分之间的变异幅度。  相似文献   
80.
采用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为主,花粉育性和田间目测整株育性为辅的综合性状,判定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以及它与明恢63的杂种F_1、F_2和BF_1的植株育性,并以野败型珍汕97A作对照,比较研究了其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马协A与珍汕97A不育性的遗传均由两对基因控制,但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两对基因的作用方式与珍汕97A不同。前者F_2群体的育性分离符合9:3:3:1的比例,BF_1符合1:2:1的比例;后者相应群体则符合12:3:1和2:1:1的比例,两对基因间表现为显性上位。斯米尔诺夫检验也表明马协A/明恢63和珍汕97A/明恢63的F_2群体的结实率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1)。并讨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及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