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8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323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实验采用光学滤波的方法,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对比敏感度曲线的生理数据,制作了一种模拟视觉系统空间调制传递特性的“人眼滤波器”.并用该滤波器对视错觉三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
用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表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间接免疫荧光与中和试验筛选出来的抗脊髓灰质炎2型与3型不同毒株的12个单克隆抗体,其中3个仅有免疫荧光活性,9个具有中和与免疫荧光活性。用免疫荧光活性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试验,发现它们在识别特异性抗原表位方面与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相似,显示出株特异的、几个毒株共同特异的或型特异的抗原表位。根据表位分布关系及特征,可以用来鉴别型内毒株的特征、毒株的抗原分析、抗原变异的研究以及疫苗相关病例的鉴别。所得结果与中和性单克抗隆抗体及T1-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一致。而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活性范围比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更广。另外还发现某些兼有荧光与中和两活性的同一个单克隆抗体,用不同方法(IF与NT)进行试验时,与相同毒株出现不同表位反应,这点是值得引起注意需待进一步证实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4.
去神经对快,慢肌纤维肌球蛋白ATPase影响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豚鼠比目鱼肌(SOL)和腓骨第三肌(PT)在去神经后其快、慢纤维肌球蛋白ATPase特性的变化。在正常肌肉中Ⅰ型(慢)纤维和Ⅱ型(快)纤维分别具有酸和碱稳定ATPase活性。慢纤维在去神经后出现了碱稳定ATPase活性,而快纤维则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只有慢纤维的肌球蛋白ATPase特性才与神经支配有关。  相似文献   
95.
鲍璇 《实验生物学报》1989,22(3):325-335
Our object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oated vesicles and synaptic membranes during synaptogenesis. Neurons from spinal cords of fetal mice were established as isolated cells in primary culture. After a few days in vitro, the neurons extended their neurites and started their interaction. At timed intervals thereafter, cultures were fixed for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Coated vesicles were prominent in the neuronal cytoplasm at the time of synaptogenesis (about 7-10 days in vitro). Similar vesicles were seen in continuity with some cisternae in the Golgi regions and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number during the synaptogenic period. Indeed it is not established whether the coated vesicles were exocytotic or pinocytotic in nature, but the cisternae which were in continuity with coated vesicles could be labelled by glucose-6-phosphatase (G6Pase) but not by thiamine pyrophosphatase (TPPase). Such vesicles were also seen in continuity with the neuronal plasmalemma near the closest contact site and contributed their undercoating to pre- and postsynaptic densities. The formation of bilateral membrane specialization was described as being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synaptic active zones and appeared to be the first definitive sign of synapseformation.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synaptic dense material may derive wholly or in part from the exocytic coated vesicles which apparently budding off from endoplasmic reticulum cisternae. This incorporation could provide the mechanism for confining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neuronal membrane to the synaptic region.  相似文献   
96.
潘敬运  潘文溪 《生理学报》1989,41(4):367-374
本文目的在于用小脑延髓池注射(Ict)受体阻断剂的方法,观察低位脑干阿片样受体与α肾上腺素受体对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和主动脉神经降压效应的影响。实验在戊巴比妥钠麻醉兔中进行。Ict人工脑脊液(CSF)对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和主动脉神经的降压反应均无明显影响。Ict 550nmol纳洛酮可显著抑制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的降压效应,但能明显增强刺激主动脉神经的降压效应。Ict酚妥拉明可显著抑制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和主动脉神经的降压效应。Ict纳洛酮可逆转酚妥拉明对刺激主动脉神经的降压效应的抑制,但不影响酚妥拉明对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的降压效应的抑制。Ict纳洛酮和酚妥拉明都不影响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降压反应与主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抑制性相互作用。Ict酚妥拉明使MAP显著下降;纳洛酮不影响MAP,但可逆转酚妥拉明降低MAP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激动低位脑干的阿片样受体可增强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的降压作用,减弱刺激主动脉神经的降压作用,激动α肾上腺素受体可增强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和主动脉神经的降压反应  相似文献   
97.
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诱发小脑皮层电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89,41(6):529-535
当弱刺激只引起隐神经A类纤维传入时,小脑皮层出现A-CEP,由潜伏期为11.8±3.5ms的早成分和312.1±17.5ms的晚成分组成;当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AC-CEP类似A-CEP;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断A类纤维传导后,只让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34.2±18.4ms的C-CEP。在Ⅵ小叶蚓部原裂附近C-CEP以正波为主,幅值最大,并在深层位相倒转。C-CEP的潜伏期较长,频率响应较低,幅值较小,随C类纤维传入量而变化,且对镇痛剂较敏感。结果表明C-CEP是由单纯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在小脑皮层内产生,是小脑皮层对慢痛信息传入的反应。提示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皮层,引起诱发电位。当A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C-CEP不出现,可能是被A类纤维传入所抑制。  相似文献   
98.
郑谦  东英穗 《生理学报》1989,41(6):543-554
用大鼠脑干脑片,给三叉神经中脑核79个神经元作了细胞内记录,测算了20个神经元膜的电学特性:静息电位-60.3±5.6mV;输入阻抗为10.5±5.4MΩ;时间常数1.3±0.5ms。电刺激可诱发动作电位,测算32个神经元的有关参数:阈电位-50—-55mV;波幅69.5±6.1mV;超射11.9±3.6mV;波宽0.8±0.2ms。TTX(0.3μmol/L)或无钠使之消失。通以长时程矩形波电流可引起200—250Hz的2—15个重复放电,但在通电停止前终止,TEA或4-AP可延长放电。膜电位-60—-55mV时在动作电位之后可看到阈下电位波动,它不受TTX的影响,无钙时消失,TEA或4-AP使波幅增大。静息电位去极化可使45个神经元中的40个发生外向整流作用,并被TEA,4-AP或无钙抑制,超极化则发生内向整流作用,Cs或无钠抑制之。灌流液中加入各种钾通道阻断药时神经元的稳态I-V曲线发生相应变化,提示I_(DR),l_A,I_(K(Ca))及I_Q可能都与静息时的膜电导有关。  相似文献   
99.
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已经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常规制片一系列操作中出现有各种溶液的取代更替,从而难以对一些水溶性放射性化合物在组织和细胞内的定位予以确切鉴定,同时放射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0.
根据各种膜颗粒表面电荷密度和疏水性的差异,通过适当的相分配系统,将一种膜颗粒从其它成份中分离出来,这便是相分配法。在相分配法应用之前,都是用离心法纯化膜颗粒的,但离心法纯化的膜颗粒纯度不够高。相分配法作为离心法的辅助技术,则能满足实验对分离纯化的膜颗粒的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