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9):I0003-I0004
本刊投稿方式:①网站投稿:http://biomed.cnjournals.com;http://www.shengwuyixue.com;http://swcx.periodicals.net.cn②E-mail:liudhui_21@126.com;biomagnetism@163.com;biomed_54@126.com基本要求:1.本刊重视论文的原创性,强调新颖性与创新点!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激性溃疡新生儿6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奥美拉唑0.6 mg/kg胃管注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奥美拉唑2 mg/kg持续24 h微泵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止血时间、胃肠喂养开始时间、p H值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喂养开始时间≤24 h的患儿比例高于对照组,喂养开始时间≥72 h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恶心、呕吐、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且肝肾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2 mg/kg奥美拉唑持续24 h微泵静脉滴注与0.6 mg/kg胃管注入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相当,但微泵静脉滴注可显著提高患儿的pH值,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止血时间和胃肠喂养开始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揭示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产科建卡并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30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妊娠妇女分为干预组(常规产检就医嘱+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 n=140)、对照组(常规产检就医嘱, n=142),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和分娩结局。研究显示,干预组的分娩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顺产率78.57%高于对照组的64.79%(p0.05);干预组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新生儿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分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8%(p0.05)。本研究表明,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初产妇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选择的受试者为12名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男性学生(年龄:(20.3±2.26)岁; BMI:(21±1.17) kg/m2),采用双盲、安慰剂控制及平衡次序法进行不同补充处理(NBC, UBE或安慰剂,剂量皆为200μg)各1次,每次间隔1周,补充后15 min依序进行最大有氧运动表现测试,以及自行车30 s无氧温盖特测验,旨在探讨氧协同多重烟碱酸铬复合物(NBC)与含铬能量糖(UBE)补充对有氧及无氧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者在补充NBC和补充UBE后最大摄氧量分别增加5.1%和5.5%,衰竭时间分别延迟2.1%和3.5%,平均动力输出分别增加3.3%和3.8%,最大动力输出提升9.4%和12%,且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补充UBE的衰竭时间也显著优于NBC,补充UBE在温盖特测验后血乳酸浓度显著高于补充NBC。本研究初步说明,补充NBC与UBE均能有效改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表现。若单就运动衰竭时间而言,由于UBE内含NBC及碳水化合物等其他成分,所以补充UBE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旨在探讨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上肢力量表现和肌肉损伤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时间诱发激活后增强效应后,对卧推(bench press throw, BPT)表现的影响。本研究招募30名大学生男性篮球运动员进行重复交叉实验。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组3 s卧推MVICs (3 MVICs)、3组5 s卧推MVICs (5 MVICs)、对照控制(CON)共3次干预,记录推掷高度与杠铃腾空时间,并分析推掷高度、力量与功率的峰值。研究表明:3 MVICs、5 MVICs、CON处理后,卧推高度在后测各时间点皆显著低于前测平均值,功率峰值在第4分钟、第8分钟及后测平均值上,皆显著低于前测平均值。但是,力量峰值在后测各时间点与前测平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初步认为给予较长的组间恢复时间,3 MVICs、5 MVICs产生肌肉疲劳的程度可能高于诱发PAP的程度,进而无法提升训练良好运动员的上肢爆发力表现。  相似文献   
56.
付传明  冼康华  苏江  何金祥  黄宁珍 《广西植物》2019,39(12):1628-1635
该文以广西野生金线莲无菌播种离体茎段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植物激素(NAA、IBA、6-BA、GA_3、KT、ZT、TDZ、2-IP)以及接种方式(竖直接种和水平接种)对壮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长素有利于壮苗生根,NAA的效果优于IBA;细胞分裂素对壮苗生根的效果依次为6-BATDZKT=ZT 2-IPCK,其中6-BA诱导平均株高8.4 cm,3.6条根,茎粗为2.84 mm,植株生长健壮,诱导效果最好;赤霉素GA_3诱导出的植株高且直,但植株细弱,且抑制根系生长,不利于壮苗生根培养;在激素组合6-BA 0.5 mg·L~(-1)、NAA1.0 mg·L~(-1)处理中,组培苗生长健壮且根数量较多,效果最佳;水平接种能诱导出更多的根系,且便于接种操作,可以节省接种时间。因此,确定广西金线莲最适宜的壮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 0.5 mg·L~(-1)+NAA 1.0 mg·L~(-1)+香蕉汁100 g·L~(-1)+AC(活性炭) 1.0 g·L~(-1)+蔗糖20 g·L~(-1),最佳接种方式为水平接种。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特征,促进火龙果生长发育和品质改良,该研究采用套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与农药、地膜覆盖和无措施五种耕作方式,以每种方式土壤的22种矿质元素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耕作方式的矿质元素含量差异,阐明土壤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与无措施相比,其他耕作方式的Ca、Si、Mn等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Fe、Mg、Al等元素含量则降低,Na含量无显著差异。(2)施用有机肥的矿质元素含量最丰富,地膜覆盖次之,套种紫花苜蓿最低。(3)相关性分析表明,火龙果地土壤矿质元素间多存在显著相关性,Al、Si、S、Ni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较密切,其次为Fe、Mg、Na、Mn、Cu和Co,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 Ca、Fe、Mg、Mn、Cu、Zn和B之间多呈负相关,存在拮抗效应。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在火龙果栽培时,应首选有机肥作为养分添加方式,并及时补充不同耕作方式造成的土壤矿质养分亏缺,尤其是Fe、Mg、Al、Na、Cu、Zn等元素。  相似文献   
58.
刻槽盆是一种内壁遍布粗糙刻划纹的特殊陶器。目前,对其功能尚没有统一的认识,而淀粉粒分析无疑将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5500~5300 BP)发掘出土的18件刻槽盆残片开展淀粉粒分析,在陶片上发现种类丰富的淀粉粒,其中以薏苡(Coix lacryma-jobi L.)和未定禾本科(Poaceae)为主,其次是小麦族(Triticeae tribe)、壳斗科栎属(Quercus L.)和其他根茎类植物的淀粉粒,豇豆属(Vigna sp.)、莲藕(Nelumbo nucifera)和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淀粉粒相对较少。上述结果表明刻槽盆主要用于加工野生植物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在器物上发现了大量受到研磨/杵捣处理的破损淀粉粒或烹煮导致的糊化淀粉粒,这表明它们应该用于研磨/杵捣和烹煮食物。淀粉粒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先民的生业方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细微变化,薏苡和未定禾本科植物的比例虽仍占据着优势,但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这两类植物的依赖,逐渐加强了对小麦族、栎属、豇豆属和根茎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具有加工痕迹的淀粉粒进行分析,发现先民在加工各类型植物时,始终采用研磨为主、烹煮为辅的方式,刻槽盆的功能在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9.
Robot locomotion is an active research area.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locomotion of quadruped robots. An effective walking gait of quadruped robots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wo key aspects, namely speed and stability. The large search space of potential parameter settings for leg joints means that hand tuning is not feasible in general. As a result walking parameters are typically determined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A major shortcoming of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is the significant wear and tear of robots since many parameter combinations need to be evaluated before an optimal solution is found.This paper proposes a direct walking gait learning approach, which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reduce wear and tear of robot motors, joints and other hardware. In essence we provide an effective learning mechanism that leads to a solution in a faster convergence time than previous algorithm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learning algorithm obtains a faster convergence to the best solutions in a short run. This approach is significant in obtaining faster walking gaits which will be usefu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where speed and stability are important. Future work will extend our methods so that the faster convergence algorithm can be applied to a two legged humanoid and lead to less wear and tear whilst still developing a fast and stable gait.  相似文献   
60.
胡艳 《生命世界》2007,(6):54-57
他,北京大学教授,现任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7年被美国名人协会评为“世界500位最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之一, 2000年入选“2000中国十大经理人梦幻组合”, 2001年被《新财经》评为10位“21世纪新锐企业家”之一,并名列榜首。他经历过工人、军人、医生、大学教授,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他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被科技界、企业界称为“东方神奇小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