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0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2764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生态风险评价有效整合了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生态环境管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历经20多年发展历程,风险源从单一风险源扩展到多风险源,风险受体从单一受体发展到多受体,评价尺度也从种群、生态系统扩展到区域和景观水平。但已有研究中,风险受体大部分还停留在生物个体或种群水平,风险受体尺度有待扩展,定性或者半定量研究方法亦难以适应现有研究尺度以及综合性评价的要求,因此,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大尺度、综合性定量评价方法和模型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82.
黄土高原森林群落物种多度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萍  王孝安  郭华 《生态学杂志》2009,28(8):1449-1455
选用物种多度统计模型(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物种多度生态位模型(分割线段模型、生态位重叠模型、随机分配模型)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马栏林区不同演替阶段3种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物种分布统计模型拟合显示,演替初期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物种丰富,但分布不均匀;演替中期的天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油松优势地位明显,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数量少但分布集中;演替顶极的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物种分布均匀且集中,枯立木形成的林隙较多。(2)在物种多度生态位模型拟合中,3种群落均能被较好地拟合。说明在演替过程中,影响物种分布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较多,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生态位模型来解释。因此,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分布时,最好采用多个模型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983.
西双版纳橡胶林的生物量及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株不同年龄和径阶的橡胶树样木数据,建立了以胸径(D)和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D2H)为自变量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根据所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推算了15个1000 m2不同林龄橡胶林的生物量,并分析了其组成和分配特征及不同林龄生物量的变化趋势.林分的总生物量随林龄而增加,7、13、19、25和47年生橡胶林生物量分别为23.98、66.90、150.37、171.12和250.21 t·hm-2.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以干材所占的比例最大,占50%以上,并随林龄而递增;枝生物量所占比例也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叶和根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则随林龄呈下降趋势.橡胶林生物量远低于本地区的热带季节雨林和石灰山季雨林,但高于本地区的热带次生林及其他热带地区年龄相近的人工林.  相似文献   
984.
为探讨禁食与非禁食处理对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变化的影响,分别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3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5周,于第5周末采取禁食与非禁食处理,16 h后分别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100 mg/kg体重或相应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于第5周末(禁食前)和注射后3周测定非空腹血糖浓度.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注射STZ前禁食组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达到并超过糖尿病小鼠非空腹血糖成模标准(11mmol/L).高脂饲料注射STZ前非禁食组血糖水平表现为缓慢持续升高,其余各组血糖水平均低于糖尿病小鼠非空腹血糖成模标准.结果 表明,高脂饲料联合STZ诱导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变化是有效的,但注射STZ前的禁食处理不是必需的;单纯注射STZ同样可以诱导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但注射前的禁食处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85.
在7L生物反应器的分批发酵中,通过对无花果曲霉UV-29液态发酵茵丝体的生长、基质消耗(以总糖计)及β-葡萄糖苷酶产生的特性研究,发现总糖是无花果曲霉生长的限制性基质;β-葡萄糖苷酶的增长趋势明显滞后于细胞生长的增长趋势,其发酵过程属于部分相关模型,即Ga—den提出的Ⅱ型发酵;基于logistic方程,建立了发酵动力学模型,同时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验证比较,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在7L生物反应器的最大茵体生物量(干重)达到1.17g/100mL,β-葡萄糖苷酶最高酶活达到22.25IU/mL。  相似文献   
986.
基于NOAA PAL数据集的地表蒸散遥感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NOAA AVHRR气象卫星长时间序列10 d合成的PAL数据集(分辨率8 km×8 km)以及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和“VI-Ts”方法,建立了地表蒸散的遥感估算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支持,所需参数可直接从遥感数据反演或推算,并选择国际上著名的遥感蒸散模型——SEBS模型对新建模型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表明:新建模型和SEBS模型模拟的地表蒸散值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非常一致,说明新构建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可靠,能够反映地表蒸散的实际情况.新建地表蒸散遥感估算模型可操作性强,为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研究我国乃至全球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7.
《植物杂志》2009,(10):4-4
蝗虫的翅膀不但柔韧,而且其表面还有许多纹路和突起。—项新研究显示,正是这些特征使蝗虫具有很高的飞行效率。研究人员建立三维空气动力学模型,以模拟蝗虫的飞行特征,发现蝗虫翅膀上的纹路和突起,翅膀在扇动时出现的变形,都使空气能够平滑地从翅膀表面流过,有助于飞行。研究人员对该模型进行了两次改变,一次去掉翅膀表面的纹路和突起,第二次则假设翅膀处于飞机机翼那样平滑坚硬的状态,结果翅膀的飞行效率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988.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金萍  秦耀辰  张二勋 《生态学报》2009,29(12):6702-6711
基于CNKI中出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以来的核心期刊文献视角,对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继而从社会-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系统学方法、新兴方法4个方面透视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方法的变动过程及趋势.分析表明,伴随文献的逐年递增,定量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不断拓展;方法体系由单调走向丰富,但模型的作用有被夸大的趋势;研究内容以水平评价为主,其余评价内容较少涉及;多尺度及动态的时间序列研究全面铺开,但时空结合研究有待深入.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及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89.
基于GIS支持下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防治水土流失和维护景观整体生态优化为目标,选择我国滇西南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典型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和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利用格局整体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和生态格局组分,探讨山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途径.结果表明:(1)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成本距离加权"制图分析工具,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方法是可行的;(2)将水平生态过程作为一种对景观的控制过程来对待,以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为保护源,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MCR)模型,构建了对土地资源整体生态功能起维护作用,对源内物种的迁移或扩散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的廊道、辐射道和战略点等生态格局组分;(3)基于MCR阻力值建立的频率序列及拐点图,拐点两侧的土地利用类型异质性较大,可以作为划分土地功能分区的临界点,以此划分出有利于生态安全的核心源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农业耕作区和居民生活区等6类土地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0.
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谭秀娟  郑钦玉 《生态学报》2009,29(7):3559-3568
生态足迹模型的提出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对我国1949~2007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并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动趋势作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1949~2007年,我国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下降态势,而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则逐年上升,从而造成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逐渐增大,我国水资源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运用ARIMA(2,1,3)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2008~2012年,我国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将继续呈上升态势,水危机形势将日益严峻.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一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