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对肠缺血/再灌注(I/R)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38MAPK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方法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麦注射液组(SM+I/R组),每组8只。比较各组大鼠肺湿/干比(W/D)、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卵磷脂(PC)及总磷脂(TPL)含量的变化;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38MAPK、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肺组织W/D明显升高,而PC和TPL的含量显著降低,肺组织p38MAPK、Bcl-2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其中Bax的增强比Bcl-2的增强更为明显,Bcl-2/Bax比值降低(P<0.01);与I/R组比较,SM+I/R组大鼠肺组织W/D明显降低,PC和TPL的含量增加,肺组织p38MAPK和Bax蛋白表达下降(P均<0.01),Bcl-2的表达增强,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肠I/R时肺组织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与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功能成分PC含量及凋亡基因Bcl-2/Bax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7,-0.731,P均<0.01)。结论:SM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提高Bcl-2/Bax比值来阻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肠I/R时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木犀草素-泊洛沙姆纳米制剂对体内外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实验使用泊洛沙姆(F127)包裹木犀草素制备纳米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评价其体外释放行为。建立体外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各组细胞进行活性检测和细胞骨架染色。利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MAPK的磷酸化水平。通过中动脉线栓阻断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用于评价其体内氧化应激损伤,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血浆中氧化应激水平(SOD、MDA、GSH-Px)。最后对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多呈球形,粒径均一,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且木犀草素可以缓慢地从胶束中释放出来。体内外抗氧化应激作用表明,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p-JNK、p-p38、p-ERK表达(P<0.01),且细胞骨架清晰呈网状结构。同时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可显著降低大鼠脑梗死体积(P<0.05),上调SOD、GSH-Px水平(P<0.01),下调MDA水平(P<0.01),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其机制与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延长了其体内循环时间,提高了血药浓度,通过抑制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有效减少了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摘要: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CSKP)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患者28 d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按患者血培养标本采集后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Cox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28 d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APACHEⅡ评分、高Pitt菌血症评分、感染时入住ICU、感染前30 d内手术、有创操作、深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感染前3个月内入住ICU和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Ⅱ评分(OR=1.066,95% CI:1.027~1.107,P=0.001)、手术(OR=3.777,95% CI:1.816~7.855,P<0.001)、有创操作(OR=2.864,95% CI:1.303~6.295,P=0.009)、器官移植(OR=3.892,95% CI:1.553~9.752,P=0.004)、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OR=5.626,95% CI:2.740~11.553,P<0.001)是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28 d预后的相关因素有高APACHEⅡ评分、高Pitt菌血症评分、感染时入住ICU、感染前30 d内手术、有创操作、深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器官移植、感染前3个月内ICU入住史、使用抗菌药物、粒细胞缺乏、血液透析和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Cox回归分析发现高APACHEⅡ评分(HR=1.061,95% CI:1.039~1.084,P<0.001)、有创操作(HR=2.505,95% CI:1.239~5.063,P=0.011)、入住ICU(HR=1.589,95% CI:1.042~2.424,P=0.03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χ2=41.612,P<0.001)。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手术、有创操作、器官移植、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CSKP感染者,但CRKP感染并非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APACHEⅡ评分、有创操作、入住ICU则可显著增加患者短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抑制NADPH氧化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G低剂量组(3 mg/kg),TSG中剂量组(6 mg/kg),TSG高剂量组(12 mg/kg),每组20只。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小鼠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法对小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DHE染色法和ESR波谱仪检测脑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NOX4和cleaved caspase-3/9蛋白的表达。结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皮层脑组织出现严重的病理性损伤,其ROS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中NOX4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9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TSG可以显著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病理性损伤,抑制ROS的产生,显著下调氧化应激蛋白NOX4的表达,并显著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9蛋白的表达。结论 TSG可通过抑制脑组织氧化应激蛋白NOX4的表达,减少活性氧的生成,并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9过度表达,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肾脏上皮细胞死亡是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一种明显的病理现象,而最新研究发现调控性细胞死亡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程序性坏死、铁死亡和细胞焦亡等调控性细胞死亡的相关通路、调节剂和相互作用以及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正常培养和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差异微小RNA(microRNA,miRNA)。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正常组和OGD/R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的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到提取的外泌体呈典型囊泡状,包膜完整,含有低电子密度的物质;纳米颗粒追踪技术(NTA)检测到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大小为100.5±31.1 nm,占比为 96.8%;免疫印迹检测显示,提取物中有外泌体标志性蛋白肿瘤易感蛋白(tumour-susceptibility protein, TSG101)、热休克蛋白60 (heat shock proteins 60, Hsp60)、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 ALIX)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OGD/R组共有41个miRNA发生显著改变,其中20个miRNA显著升高,21个miRNA显著降低(P<0.05)。基因本体功能(GO)分析显示,差异靶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糖基化、脂质代谢过程、磷酸化作用、高尔基体、内质网、内吞体、细胞质囊泡和细胞突起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靶基因主要与丁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线粒体自噬和P53信号通路等代谢途径和信号通路有关。通过对正常组和OGD/R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测序并进一步施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为后续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灌注神经元发挥的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究盐诱导激酶2(SIK2)对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梗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SIK2抑制组(I/R+Bosutinib)(10 mg/kg处理24 h)。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腺苷三磷酸(ATP)、乳酸(LA)的含量;蛋白印迹法(WB)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IK2、p-DRP1(Ser616)、DRP1、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心肌细胞病理损伤加重且SIK2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I/R组相比,I/R+Bosutinib组SIK2表达降低且心肌病理损伤减轻。与Sham组相比,I/R组LVEF、FS降低(P<0.05);与I/R组相比,I/R+Bosutinib组LVEF、FS增高(P< 0.05),各组IVS、LVPW无明显差异(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ATP含量减少,LA含量增加(P<0.05),与I/R组相比,I/R+Bosutinib组ATP含量增加,LA含量减少(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p-DRP1(Ser616)表达增多,p-AKT、p-mTOR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I/R组相比,I/R+Bosutinib组p-DRP1(Ser616)蛋白表达减少,p-AKT、p-mTOR蛋白表达增多(P<0.05);各组mTOR、AKT、DRP1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IK2可能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及促进线粒体裂变抑制能量代谢,抑制SIK2可提高心肌能量代谢水平进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的作用并分析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高糖饮食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及瑞舒伐他汀联合缺血后处理组(RPO+IpostC组),每组10只。分析各组小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及血浆炎症因子、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观察各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构变化。结果:与I/R组、IPostC组相比,RPO+IpostC组HIF-1α,iNOS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IpostC 组相比,RPO+ IpostC组小鼠血清NO和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浆IL-10升高(P<0.05);经显微镜观察显示,sham组小鼠的心肌细胞HE染色结构正常,RPO+IpostC组小鼠心肌细胞HE染色后损伤相对较小;与I/R组相比,IpostC组和RPO+IpostC组小鼠缺血面积(AAR/LV)、梗死面积(IRR/AAR)均明显减小,且RPO+IpostC组小鼠AAR/LV、IRR/AAR最小(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缺血后处理可以通过对糖尿病小鼠HIF-1α-iNOS信号通路进行调节,进而上调HIF-1α、iNOS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14例的资料,根据麻醉方法分组:观察组(58例),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56例),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监测各时段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反应及躁动率。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言语应答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气管导管插入即刻(T1)、手术开始10 min(T2)、拔管后10 min(T3)时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较T0均有所降低(P<0.05),而观察组T1、T2、T3时的SpO2、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开始10 min、术后30 min、术后24 h后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含量较术前均有所升高(P<0.05),而观察组手术开始10 min、术后30 min、术后24 h后的NE、COR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但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更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镇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LC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七氟烷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和联合组(n=49,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Th1/Th2平衡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进镜时(T1)~撤镜时(T3)时间点,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先下降后升高,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术毕(T4)~术后24h(T5)时间点,两组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水平先升高后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T4~T5时间点,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先下降后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T4~T5时间点,对照组γ-干扰素(TFN-γ)水平、TFN-γ/白介素-4(IL-4)比值下降,IL-4水平升高(P<0.05);T4~T5时间点,联合组TFN-γ水平、TFN-γ/IL-4比值升高,IL-4水平下降(P<0.05);T4~T5时间点,联合组的TFN-γ水平、TFN-γ/IL-4比值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术后24 h,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先升高后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LC患者,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Th1/Th2平衡,镇痛效果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