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青海犹伊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犹伊螨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绘图描述了根田鼠犹伊螨新种Eviphis oeconomus sp.nov.,并讨论了与喜马拉雅犹伊螨E.himalayaensis Ma et Piao,1981的鉴别特征。模式标本采自青海久治县的根田鼠Microtus oeconmus Pallas体上,存放在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92.
厉螨科二新种(蜱螨亚纲:革螨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绘图描述了厉螨科二新种:拟单阳厉螨Androlaelaps singuloides sp.nov.与陇川下盾螨Hypoaspis longchuanensis sp.nov.,标本分别采自蟋蟀与独角仙体上,采集地同为云南陇川县,文中还列举了它们与相近种类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93.
下盾螨属二新种(蜱螨亚纲:厉螨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绘图描述了下盾螨属Hypoaspis二新种,订名为拟小下盾螨Hypoaspis subminor sp.nov.与邓氏下盾螨H.tengi sp.nov.。模式标本分别采自宁夏自治区中宁县的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 Pallas与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 Satunin体上,保存在宁夏自治区地方病防治所与贵阳医学院。  相似文献   
94.
统计分析表明两种叶螨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各自生态位宽度较大。两种叶螨的时动空间生态位与各自种群消长曲线相一致,显示了它们对资源有相似要求以及“逐步扩散整树危害”的取食危害方式。它们的生态位分离表现在叶片正、反面及叶片反面的某些小“领域”上。苹果全爪螨更喜欢分布在树冠上层和外层。统计和模糊分析都表明草蛉和小花螨与两种叶螨的时间同步和空间同域性较强,捕食螨与叶螨的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小,而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天敌与叶螨间的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天敌食谱生态位宽度结合分析有助于合理评价天敌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96.
在猎物卵不同密度下,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随其种群密度的增加(不超过10头/叶片),个体之间不存在干扰作用;捕食螨的搜寻活动和产卵分布对猎物分布的变动有一定的时滞性;聚集行为往往是由于某些生境中猎物被消耗殆尽后引起的,这与捕食螨在猎物卵不同密度下的扩散作用和干扰作用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97.
本文记述了植绥螨科伊绥螨属一个新种广东伊绥螨Iphiseius guangdongensis sp.nov.,对该种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并与它的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8.
黑龙江省东宁县山区蜱类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地区有的蜱种已证实是传播森林脑炎、北亚蜱传斑疹伤寒的媒介。近年来,国内文献又报导了从东北牡丹江林区发现了莱姆病(Lyme Disease)病人,病人都有被婢咬史,并从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的中  相似文献   
99.
100.
姚文炳  徐静安 《昆虫学报》1991,34(2):184-188
短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pumilio Schulze)在20℃、25℃、30℃、35℃各期发育的平均天数:卵期为62.35,29.15,19.98,15.04天;幼虫蜕化期为28.34,12.10,8.85,7.32天;雌性若虫蜕化期为40.46,20.45,13.84,10.58天;雄性若虫蜕化期为41.14,21.18,14.13,11.00天.各期发育的有效积温和温度低阈:卵期为297.67日度和115.11℃;幼虫蜕化期为141.01日度和14.12℃;雌、雄性若虫蜕化期分别为213.54日度、223.59日度和14.58℃、14.47℃.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 Neumann)在各等级温度中各期发育的平均日数:卵期为49.19,25.27,16.39,12.83天;幼虫蜕化期为13.47,7.85,5.43,4.27天;雌性若虫蜕化期为35.57,20.69,13.74,10.75天;雄性若虫蜕化期为36.50,21.81,14.29,11.44天.各期发育的有效积温和温度低阈:卵期为256.94日度和14.72℃;幼虫蜕化期为93.13日度和13.05℃;雌、雄性若虫蜕化期分别为225.95日度、244.12日度和13.98℃、13.42℃.两种蜱若虫蜕化期发育所需时间,雄虫若虫比雌性若虫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