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5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61.
寄生蜂种群繁殖分布时间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10种寄生蜂的23张生殖力表资料,分析比较了这些种群繁殖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寄生蜂种群繁殖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种群繁殖集中分布在生殖头d天内,在生殖头d/2天内繁殖分布更为集中.在生殖头d天内种群繁殖对种群增长的贡献几乎均达到100%,其中大部分贡献是在生殖头d/2天内实现的.这种繁殖分布特征对于寄生蜂种群内禀增长率的测定和掌握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特性十分重要.本文结合Iwao零频率法和Gerrard阈限密度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种群密度估计方法──“综合阈限密度估计法”,并由此探讨了苹果树上山楂叶螨成螨的密度估计及其抽样技术.采用零样频率来估计成螨的平均密度,并得到用概率保证的理论抽样数模型.比较结果表明,零频率法所需的理论抽样数少于直接计数法.综合阈限密度估计法的拟合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2.
63.
牛背鹭的繁殖、生长和恒温能力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祯中  孙儒泳 《动物学报》1993,39(3):263-271
1990年4月—1991年5月在河南信阳南湾水库牌坊鸟岛观察了牛背鹭的15巢54只雏鸟的生长,恒温能力和食性;结果是:(1)巢离地平均13.99±0.71(13.2-15.6)米;(2)平均窝卵数3.60±0.74枚,与文献资料比较,窝卵数有显著地随纬度变化,卵平均重25.93±2.13g(3)幼鸟生长模型为Wt=305/1+e~(2.7620-0.2397t),R~2=0.99(4)恒温能力发育分三个时期,即迅速发育期、缓慢发育期和恒温期。(5)雏鸟食性组成主要有两栖类(64.18%)、昆虫(23.71%)、爬行类(8.29%)、植物(4.14%)和泥鳅(3.80%);各周龄不仅相同。  相似文献   
64.
暗腹雪鸡的繁殖及食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城  刘乃发 《动物学报》1993,39(1):107-108
暗腹雪鸡 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属国家保护动物,郑作新等(1978)、沈孝宙等(1963)对其生态仅有零星报道。1984年4月至 1989年 5月,我们在甘肃东大山(39°00′—39°04′N;100°45′—100°51′E.)、冷龙岭(39°34′—38°14′N;101°49′—102°22′E.)和野马山(39°40′—39°50′N;95°15′—95°45′E.)对暗腹雪鸡青海亚种 T.h.koslowi 的繁殖和食性进行了研究。 一、暗腹雪鸡繁殖期的生态分布 在东大山,暗腹雪鸡繁殖期主要分布于海拔 2 400—3 200m的亚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其中,山地草原是营巢区,余为觅食区。冷龙岭植被与东大山相似,暗腹雪鸡的生态分布也类似。野马山植被单调,暗腹雪鸡仅分布于山地草原。  相似文献   
65.
笼养间蜂猴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至今,对15只(10,5)成年间蜂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进行观察,结果为:1.间蜂猴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2.发情周期为49.67d(SD=1.25),在此期间,雌性外生殖器红肿,变大;雄性阴囊胀大;3.交配以背腹相贴为主;4.怀孕期为188d;5.哺乳期为108d(SD=4.12);6.均为一胎二仔。  相似文献   
66.
东方蝾螈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报道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的繁殖生态,内容有精巢分叶、精子形态、怀卵量、性征、性比、求偶、交配、纳精、产卵及孵化等,并对产卵场中性比的周年变化、精包形态、精子存活力及与蓝尾蝾螈的种间差异进行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67.
菊花离体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巍 《生物技术》1993,3(2):18-21
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菊花离体快速繁殖试验。以幼叶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生长素的培寿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后进行分化培养。结果表明,2.OppmNAA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0.5ppmBA上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用不同浓度NAA与BA的组合进行分化试验,其方差分析结果说明0.1ppmNAA+0.5ppmBA是分化培养的最佳激素组合。无根苗在MS无激素培寿基上诱导生根,28天后移栽成活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68.
稻螟赤眼蜂田间自然繁殖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调查表明,稻螟赤眼蜂是我省多择性卵寄生天敌的优势种.同时发现.稻螟蛉卵可认为是水稻上几种主要害虫天敌的天然优良寄主.由于它的被寄生率高.天敌繁殖量大.控制后继害虫的功效显,所以在水稻生产上稻螟蛉实是益大于害的.在早稻害虫防治实践中.应该减少农药使用,或避开天敌活动期和早稻前期用药.以使世代短的天敌,在近期内迅速形成庞大的种群数量。控制相继发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的为害.可减少早稻用药1-2次.上述方案.无须人工生产天敌,即以田间自然繁殖保护天敌的新技术,所能达到稻田以虫治虫的功效.不亚于以往工业生产天敌的举措.实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69.
从1985年开始,陆续从国外实验动物著名机构引进常用近交系小鼠共23个品系(亚系和亚群)。在多年来保种繁殖过程中,根据修饰平行线系统选择留种动物,同时对动物进行全兄妹近亲交配繁殖,保持完整的谱系记录,控制饲养环境条件,成功地保持了绝大多数品系。同时对多数品系的繁殖性能和体重增长进行了观察,为这些品系的实验应用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于2021年3~9月,采用目标观察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广西防城港市钦州湾八路水湿地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的繁殖习性进行全过程观察记录。黑翅长脚鹬的栖息生境主要在盐田、虾塘和鱼塘,而巢主要分布在盐田生境。共发现39巢,雌雄共同营巢,按照主要巢材将其巢分为干草巢、碎石巢、泥皮巢和牛毛毡草巢4种;巢材包括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以及碎石、贝壳等;巢外径为(23.3±10.7)cm,巢内径为(11.2±1.9)cm,巢深为(1.6±0.5)cm,巢高为(6.5±4.3)cm(n=39);筑巢需(3±2)d(n=6)。窝卵数2~4枚,1~2 d产1枚卵,7 d内产完满窝卵(n=6)。雌雄均参与孵卵,雄性孵卵时间比雌性长,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 0.05),雄性(8 550±245.9)min,雌性(7 530±263.3)min,孵卵期为(25±2)d(n=6)。育雏期(26±3)d(n=6),雌雄轮流育雏,育雏前、中期(雏鸟1~20d日龄),雌性育雏时间比雄性长,是雄性的2倍,育雏后期(雏鸟大于20 d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