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8 毫秒
281.
目的研究人工栽培的虫草对腺嘌呤致肾阳虚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阳虚模型组和虫草低、中、高剂量组(1.25 g·kg-1、2.5 g·kg-1、5 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用腺嘌呤(25 mg·kg-1)造模,给药组同时灌胃给予3个剂量的虫草子实体细粉悬液,连续处理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自主活动次数、低温游泳时间、脏器湿重、血清睾酮和皮质醇含量,并同时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肾阳虚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自主活动次数减少,低温游泳时间变短,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含量降低,睾丸组织发生了退行性变化。与肾阳虚模型组小鼠相比,给予适当剂量的虫草后,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自主活动次数增多,低温游泳时间延长,脏器湿重增加,血清睾酮和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睾丸组织损伤减轻。结论虫草对腺嘌呤致肾阳虚小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82.
详细记述了喇叭螺属Boysidia一新种,金平喇叭螺新种Boysidia(Bensonella)jinpingensis sp.nov.。对新种的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其近似种进行了对比和讨论。模式标本保存于昆明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283.
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点委夜蛾Athelis lepigone(Moschler)各虫态的外部结构和细微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区分了成虫、的雌雄特征,对成虫足、翅脉结构、幼虫头部、腹足等做了详细描述。该虫成虫和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翅灰褐色,前翅3条黑褐色的横线呈波浪状,中剑纹为黑色三角形或菱形斑,肾形斑由黑点组成边缘,外侧中凹有白点;幼虫颅侧区有倒"八"字形暗褐色斑纹。腹背具"V"字纹,亚背线深褐色具灰白色边缘。  相似文献   
284.
一种快速鉴别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一种快速准确区分甜菜夜蛾及成虫雌雄的方法。甜菜夜蛾雌、雄的主要区别是:雌第8腹节腹面有一较短的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雄第9腹节腹面有一长的纵裂缝,裂缝两侧有半圆形瘤状突起。成虫期雌、雄蛾主要区别是:雄蛾体色较浅,腹部狭长且末端有一圈黄色长毛簇;雌蛾体色较深,腹部末端浑圆,毛簇较短,生殖孔清晰可见。以此标准所建立的甜菜夜蛾雌雄及成虫的快速鉴定方法,对于田间性比、预测和种群动态以及人工饲养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5.
为了探寻准确迅速鉴别蒲氏钩蝠蛾性别的方法,采用标记法对其和成虫进行跟踪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雌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第8腹节腹面中央有一黑色纵裂,与肛裂缝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雄,两侧平坦,无突起;雄腹部末端分节较明显,第8腹节无裂缝,第9腹节中央有一黑色纵裂,裂缝较长,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瘤状突起。雌性成虫腹部末端呈圆筒状,雄性成虫腹部末端圆钳状,透过毛丛可见雄性外生殖器的部分结构。这对于了解蒲氏钩蝠蛾的野外性比,观察其生物学特征、种群动态及开展预测预报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86.
首次发现中国腹刺斑螟幼虫取食板栗叶片,描述了幼虫和的形态特征,拍摄了幼虫和的生活特征图和外形等结构特征图,初步描记了其在湖北省罗田县栗园的生活习性;对幼虫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提取、扩增、测序和分析,其5’端629 bp的DNA序列可以作为中国腹刺斑螟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87.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营养状况不同造成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雌、雄重量差异对其羽化的成虫产卵量、产卵期、寿命及下一代(F1)幼虫发育的影响。【方法】室内条件下,通过不同的饲养方法,获得个体重量不同的梨小食心虫雌、雄,待其羽化交配后,记录其产卵量、产卵时间和成虫寿命;卵孵化前后,分别测量卵和初孵幼虫大小,计算卵孵化率,统计幼虫发育历期。【结果】雌重量对梨小食心虫的成虫产卵量影响显著,其重量与产卵量呈正相关(y=15.505x-59.292);同一条件下,雌与雄重量也呈正相关(y=0.823x-0.538)。同时,雌重量对成虫产卵期影响也较大,重大的个体羽化的雌虫比重小的个体羽化的雌虫产卵高峰期提前1 d;较重、中等和较轻羽化出的雌虫个体每天产卵量高于10粒/雌的时间分别为9~10,7和5~6 d;产卵量高于5粒/雌的时间分别为12~13,9和6~7 d。而雄重量对产卵量、雄成虫寿命影响没有明显影响。较轻的羽化的雌成虫寿命比较重羽化的雌成虫短2~3 d;而雄重量对其羽化的雄成虫寿命影响没有明显规律。雌、雄重量对其羽化成虫的卵孵化率、卵和初孵幼虫的大小影响均不显著,对F_1幼虫发育历期影响也不显著。【结论】梨小食心虫雌重对羽化成虫的产卵量和产卵期等影响显著,田间防治时应注意在不同条件下完成发育的个体,尤其是雌虫,由于营养差异引起的个体大小对随后种群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8.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系统的构建与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柞蚕是一种野外饲养的经济昆虫,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山区。柞蚕以滞育越冬,其蚕个大、容易固定、保存时间长、无须饲养、容易运输等优点。利用柞蚕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来蛋白质,可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减少操作上的烦琐和劳动力。本文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peNPV)作为基因表达载体,在柞蚕培养细胞(AnPe细胞)和柞蚕中成功地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并利用AnPe细胞筛选、纯化获得了AnpeLacZ重组病毒。该重组病毒的β-半乳糖苷酶产量,在TC-100(含10%FBS)培养的AnPe细胞中最高酶活性为感染后第12天的40.9 units/ml,在SF-900Ⅱ培养的AnPe细胞中最高酶活性为感染后第18天的59.9 units/ml,后者表达量稍高,但时间滞后。AnpeLacZ在5℃保存了7个月的柞蚕中,感染后第15天酶活性达到最高,雌14.3 units/g,雄11.7 units/g,雌比雄略高。结果显示,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和柞蚕可以作为一个可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新型杆状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系统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89.
蛹虫草几个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虫草由于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 在医疗保健及食品开发中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本文重点评述了虫草研发中的(1)无性型菌种的分类地位, (2)有意义的培养研究方法, (3)菌种 “退化” 与遗传变异, 和(4)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理功能的新研究进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90.
低能离子束修饰蛹虫草菌株高产虫草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文  赵世光  陈宏伟  袁航  王陶  黄献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1):1725-1731
虫草素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等多种功效。为了更好地开发虫草资源,选择合适剂量的低能离子束注入虫草,优化虫草素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注入前后菌株中虫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注入剂量为2.60×1015ions/cm2,虫草素最佳的微波-超声波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功率200W,提取时间110s,料液比1:240。选育出虫草素含量较高的15株菌株,最高含量达(11.924±0.063)mg/g,比原始菌株增长了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